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发现有些报纸上刊登的广告与文章自相矛盾,这里仅举一例。近来,在一些城市的市场上,“有奖销售”、“有奖展销”、“有奖购买”之风盛行,对于这种并非利国利民的奖售办法,群众议论纷纷,反对者不少。4月21日,长沙晚报第一版刊登了该报记者和通讯员合写的《“有奖销售”之风必须制止》的文章,我很赞成。然而,就在这期报纸的第二版上,却刊登了《长沙市纺  相似文献   

2.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1):49-51
时下,“脚板底下出新闻”,“脚板底下出精品”这样一句被新闻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一个朴实无华的道理,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冷遇。这些人认为,在网络、通讯设备高度发达的时代,再提“脚板底下出新闻”已经不合时宜了。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一些记者靠从网上扒新闻,从别家报纸上摘新闻,从通讯员的来稿上窃新闻,从新闻发布会上“剪”新闻。  相似文献   

3.
不知多少记者碰到过“记者的尴尬”,唯有光明日报写评论的刚建诚实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先是刊登在新闻出版报上(今年3月12日),后又被拥有350万读者之众的前《读者文摘》杂志转载。在如今这个年月当记者,磕磕绊绊沉淀了多少与以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新闻没了轰动效应”—一从前“写篇稍微像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者》的“一得录”中刊登了赵维先生的文章《一方水土一方记者么》,读后令人深思。 说句心里话,綦江的彩虹桥坍塌,事后要不要责备《綦江报》放弃了舆论监督,我有点犹疑。因为在一个县城里,政府花数百万元建一座桥,这“一方水土”的新闻媒体当然要予以歌颂,所以刊出诸如《长虹卧波 綦城一景》这样的文章不足为怪;至于县报没有披露彩虹桥的质量问题,似乎也属情有可原。从明摆着的情况来看,即使报社想报,他那个县的领导也不会让他们报。 赵维先生把地方报的编辑记者称为“一方记者”,认为他们在“一方水土”的滋养下,报道必然有明显的地方倾向性。这种情况可能确实存在,但是“一方记者”们并不是不想写出真实的新闻来,在许多情况下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某些  相似文献   

5.
搞清记者的主要任务———“参考新闻稿”现象大家谈本刊记者曾几何时,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领一份“千篇一律”的新闻稿,即回去发稿,似已习以为常。对此有人调侃:如今当记者可真是省事到家了,笔也不用拿,本也不用掏,点个“卯”,拎了“好处”,便尽可飘然离去。“任...  相似文献   

6.
说署名     
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然后署上作者的大名,如今似没有什么忌讳的,一则表示“文责自负”,二则证明此文是我的“专利”,三则在某些人心目中这是一种“资本”“荣耀”。是故,一般都十分计较署名权。可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上,往往能看到在署名上出现的不怎么正常的现象:有的在文章上只署“本报记者”,没有实姓名;有的在“本报记者”后面虽有名有姓,却是个假名字,或者只署个“笔名”;有的记者编辑从发表报道时起,就不用自己的真名而用“笔名”。 在报刊上出现这类现象,我以为有两个原由: 其一,记者编辑自有“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7.
《传媒》1999,(2):41-42
2月8日,有一家报纸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称:最近在国内众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杂志“创思燃情岁月”上刊登的一篇关于”GS100网站,孩子网上反黑客”的文章,是受到了作者的欺骗。这个被描述得活灵活现的14岁男孩和境外黑客的离奇故事,隐藏了许多不可告人的东西。在一个孩子被“炒成”新闻人物的同时,也露出了背后操纵的手。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决定就此深入调查,把事件弄个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8.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两篇文字:一篇是<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另一篇是<评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先后刊于<中国记者>今年第二、三期上.文章一出,赞同的不少,可也颇有不同的声音,那就是"我们要吃饭".做广告的商家这么说,刊登广告的媒体也这么说.  相似文献   

9.
《新闻战线》第九期《读者论坛》专栏,刊登了署名孙力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记者同志莫贪杯》。文章批评了有的记者下去采访,在“采访结束后,特别是一些时效性比较强的活动,不是想着怎样趁热打铁,迅速把稿件拿出来,而是过于客随主便,甚至是喝得不酩酊大醉不回头,玩得不痛快淋漓不罢休,使得刚刚发生的新闻在见诸报端的过程中,常常姗姗来迟。”作者觉得如此处理写稿、就餐与游玩的关系,“并不妥当”。在对这种现象进行批评时,作者表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宽容。“民以食为天,新闻记者也不例外。对热情接待记者,给他们提供较好的食宿条…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愈来愈多的告记者现象,在新闻界引起震动、困惑、忧虑。总编和记者面对这种打官司的新情况,感到难以招架。有的报纸总编叹息:一个月里报社就收到4张法院传票,我现在得把三分之一的精力用在打官司上。有的记者也感到:写一篇批评稿,比写十篇其他稿件费事得多,给领导和自己都添了麻烦,还是少写或不写为好。这些思想反映了新闻界在告记者“热”这种现象面前的一种复杂心态,说穿了也是一种畏难情绪。这种情绪在新闻界正在无形地产生着一种消极作用,抑制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我认为,产生这种畏难情绪根本在于我们只从消极的一面去认识告记者“热”这一现象,而没有透过这一现象捕捉它的本质所在。首先,我们应正视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这样才能用清醒的头脑去观察,分析、认识告记者“热”现象,这时我们就会发现舆论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11日,湖北日报双休特刊刊登了由该报记者江作苏等三位同志采写的反映一位被拐卖女孩的遭遇和心声的长篇通讯《阿桂渴盼重圆大学梦》。一周后,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的三家较有影响的周末报上也竞相出现了关于此事件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均由浙江某报一记者主要依据湖北日报的文章改编而成。这种现象引起了—些读者的非议和批评。其实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给每个人分配若干元稿费的任务,完成此数额者即算过关。文章上来,不是“街谈巷议”之类的“三分钟文章”,就是“据报载”之类的续尾之作,领导摇头,却也无可奈何。 时下常闻一种高论,信息时代了,通讯手段先进,记者不出门,可知天下事。殊不知事物亦有两面,如果依赖电话采访之类,惰性也由此而生,渐而养成坐而论道,甚至于“编”新闻的习气。或许有人以为,反正如今报纸如此之众,只要你“编”得合情合理,有头有尾,头头是道,谁理会其真伪与否? 这些年来,条件好了,有的记者却懒于动腿了。好一点的也只是坐一下会场等喝茶嗑瓜子的轻松地方,回来后三五笔轻松来一篇“本报讯”,然后再无下文。有的人文章发了确实不少,但回首看看,则轻轻如也。其实,做记者还是多动动腿为好。有一句话叫“到新闻中去”,也就是要求记者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生活,因为这些地方才是滋生新闻的土壤,记者到了这些地方,也就到了新闻中了。有人讥笑一些经常带着本子跑基层的同志,说他  相似文献   

13.
经常读报,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本版责任编辑”是某某,那块版的头条并且作了重头处理的文章署名也是某某,不过通常换成了“本报记者某某”。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不是说自己的文章就不能发头条,如果真的是好文章,当然要“敢为天下先”,“不避嫌”。问题是有的文章一般,真的不值得上头条,在二条位置就已经很破格了。另一种情况则是整个版面上没有一篇文章能“出其右者”,自然“矬子里头拔将军”,理所当然地上了头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为自己谋名声,自个拍自个的马屁。细分析起来却觉得这种看法有失…  相似文献   

14.
第一,三种错误现象 (一)电头标注不规范。宁夏某企业报和宁夏某政协报2005年1月31日头版头条报道自治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的消息,电头分别是“本报讯宁夏日报记者某某某报道”,“本报讯(宁夏日报记者某某)”:宁夏某党报2005年2月19日,3月11日分别在头版刊发了消息《求真务实/不尚空谈/我区大兴开短会之风》,  相似文献   

15.
春节前,四川省内江市一份报纸刊登社区慰问困难户的新闻,新闻导语中写道:“这新被子好暖和,晚上盖着一定很舒服!”可是紧接着写道,这位新闻事件当事人“是一名聋哑人”. 报道发出后,公众一片哗然.当地社区工作人员打圆场,称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位聋哑人是用笔在纸上写的.这种说法看起来似乎言之成理,但仍然令人感到可疑.如果是聋哑人通过书写交流,将书写字条刊登出来不就行了?  相似文献   

16.
在报刊如林的我国舆论界,刊龄只有十年的《半月谈》是一个谜一样的刊物。在北京各邮局“花团锦簇”的橱窗里、期刊架上,难得发现它的存在,即使有时摆上一两本,也难得引人注目。然而,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机关报新闻出版报头版头条位置,却刊登出介绍《半月谈》魅力的文章;在全国新闻界有影响的杂志《中国记者》上,有人专文谈论“半月谈现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  相似文献   

17.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一次采访活动,成为一次生动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采访张云泉,记者们都被张云泉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采访背后的故事,也同样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本刊上期已刊登了新华日报记者的采访体会,这期继续刊登人民日报记者程少华的体会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孙世恺 《新闻界》2001,(2):16-18
新闻文体写作创新之四:体验式报道。 这种体验式报道用主观感受反映客观事实,是记者亲身体验采写的。一般地说,这种体验式报道有两类:一类是记者为了验证报道事实的真伪、优劣、是非等情况去进行体验的;另一类是为了对报道的事实增强感性认识去进行体验的。前一类如《北京日报》2000年8月7日刊登的《分币能不能花出去?》体验式报道。这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某些经营者和服务行业人员拒绝收分币的情况,记者为了验证这个现象是否属实,亲自到北京市一些超市、商店买东西。有的售货员以别的顾客“不乐意要”为由拒收分币,有的勉强收下也表现出“情不…  相似文献   

19.
一字之差 造成失实 某晚报上曾刊登过一则消息,某村村民因烧山不慎引发山林大火,不仅造成山林损失,自己也不幸遇难。事发后,记者很快赶到现场采访,文章也是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为主题,发稿前还请当地乡政府领导审稿把关,应该说不会有问题。可是稿子见报后,当事人却来报社反映报道失实了。报纸上的死者名字是“廖石仁”,可真的“廖石仁”是死者的哥哥,死者叫“廖石人”。哥哥廖石仁几年前就与子女一起住到县城去了,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我经常阅读《中国记者》,我认为这本刊物不失为新闻工作者的好帮手。但最近读了贵刊今年第3期后,对其中出现的一些差错不得不直言。如“顾问快语”一栏中刊登的几篇“再论编校质量”的文章,内容很好,但“纠正‘无错不成报’的现象”误印成了“纠正‘无错不成根’的现象”;“差错”误印成“差钷”。窃以为,一个国家通讯社主办的业务刊物出现差错理不应该。在这样的文章中出现差错就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