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正规就业被称为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目前,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非正规就业的“不正规”决定了它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应当采取各种措施规范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师范生就业必将由国家“计划分配”逐步转变为“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师范生就业必将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於莉 《辽宁教育研究》2011,(11):107-110
大学生就业认知与社会环境、就业制度环境紧密相关。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认知生成的经济社会背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择业”则是其制度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形塑理性化就业认知凸显重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确立,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积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确立面向市场的理性化的就业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学生的灵活就业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应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入手,探讨了就业质量、就业教育、就业率;提出了“灵活就业是实现大学生从拥有知识向提升能力转化的过渡形式和弥补形式”,同时也提出“灵活就业是大学生应该适应的一个过程,也是大学应关注的一种就业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状况下衍生出的“慢就业”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关注。目前关于“慢就业”的概念尚未形成定论,但其特征较为明显,“慢就业”的形成有高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原因,而深层原因是就业供需双方的诸多不匹配,因此提出以精准就业的方式破解“慢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产”、“销”对路的“产品”;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更加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根据“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全面开展就业训练工作,是贯彻“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和提高职工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连市劳动服务公司在就业训练中,把就业指导纳入就业训练的教育序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其就业形势呈现如下特点:技术类专业学生抢手,文科类专业竞争激烈;非国有企业成为就业主渠道;社会认可“双证“,持证上岗就业顺利;产学通畅,“订单“培养成为趋势;就业才市趋于理智,需求方主动降低门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阻碍学生顺利就业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办学条件差、就业途径不通畅、毕业生择业心态不适应等,因此需要全面推进就业导向机制,实施“无障碍就业“,完善院校就业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9.
刘悦 《华章》2012,(19)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包含就业指导这一重要模块,而就业指导又涵盖了就业教育、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三个方面.“就业教育”贯穿从大一到大四的整个大学周期,而“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需在大四得到集中的应用.因此,对于毕业班辅导员而言,在就业工作中充分发挥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的职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毕业班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了充分做好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就业促进法》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劳动保障部协同有关部门将在全国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四项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型,如“双重嵌入”、“运作空间”、“差序格局”,以解释社会资本影响的运作机理,厘清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机会获得、就业选择的关系,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就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愿景而言,应重在营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就政策措施而言,应重在开发和利用公共就业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2.
加强职业指导的三个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为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职业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十分乐观的情况下,加强职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指导,应注意抓好“就业指导、就业能力、就业服务”这三个环节,以使广大学生能够“高高兴兴上学、安安心心谋职、踏踏实实工作”,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一、就业指导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环节开展就业指导,就是要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步入社会、转换角色、顺利就业做好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迈向大众化。分析了在“大众化”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要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找准办学定位,加强就业教育,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一、就业能力缺乏: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当前,大学生数量的剧增和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大学教育不断摆脱“精英教育”的光环,毕业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就业市场在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同时,所形成的就业资源闲置更是惊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局面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长三角”地区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就业渠道、相关就业政策和跟踪服务保障情况。进一步拓展笔者所在学校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的就业市场我们于暑期赴该地区进行了就业宣传和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就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高质量就业”的意义,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质量就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的现状,进一步探究了影响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的因素,最后提出提升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就业+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高校就业工作的现状以及“就业+思政”融入高校工作的路径进行阐述,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工作举措、创建精品项目,加快构建高校“就业+思政”工作体系,促进“就业+思政”与学生发展、学生需求、就业工作和学校特色相融合,建立完善“就业+思政”的育人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秀率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优秀率成为各个学校的重要工作.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建立“面向专业优化和课程改革,适应市场发展”、“面向学生,提高就业能力”、“面向企业,促使其改变用人理念”的就业服务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和就业优秀率不断攀升,取得了招生就业进出两旺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4届代表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了我国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就业去向分布、就业单位分布、就业地域分布及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除个别高校外,我国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普遍很高,艺术类和师范类高校灵活就业率普遍高于工科类高校;在就业去向上呈现东部研究型大学升学和出国“双高”态势;在就业单位上呈现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集聚态势;在就业地域上具有明显的“属地就业”和东部就业特征等“溢出”效应;在就业行业选择上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等综合特征。建议未来应重视做大做好中西部地区博士后工作,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质量保障体系和治理体系,省级政府应继续增加对省域内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0.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提升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新的思路,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应是一个系统的、连贯性的教育,而不应该独立于学科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全员育人”的体系不完善、“全过程育人”的设计不全面、“全方位育人”的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对此,高校应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进行顶层设计与系统布局,聚焦教师,开展全员就业服务育人体系;聚焦学生,体现学生就业育人的全过程;聚焦环境,塑造全方位就业育人环境,探索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全员化、全过程化、全方位性”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新路径,从而促进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