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书鹏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6):82-84,90
探讨贫困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45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贫困大学生在大五人格各因素上和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F<0.01);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外倾性、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指标相关显著,而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其子女人格特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和卡特尔16项人格特质问卷(16PF)两种方式对146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与被试的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良性教养方式,如温暖、理解、平等,与被试兴奋性、稳定性、敢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敏感性、世故性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父母养育方式对其子女人格特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性态度问卷和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对45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了解大学生性态度的基本状况及其与大七人格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性态度的开放倾向、情感倾向、需求倾向和回避倾向4个维度上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一和大二年级大学生开放倾向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专业、城乡类别、父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和母亲职业对大学生的性态度无明显影响。大学生"大七"人格结构的人际关系、处世态度、行事风格、才干和情绪性与性态度具有相关关系;大学生"大七"人格的人际关系、处世态度和情绪性因素对性态度具有正向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省某普通高校950个样本为例,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满意度处于基本满意状态;课余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性别、年级、专业和学习成绩等个人基本属性,以及父母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家庭基本属性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高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运用了《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针对3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情绪智力在年级、性别、专业和生源地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大学生的友谊满意度得分率较低,而学业满意度较高,情绪智力的各因素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宁夏大学201名大学生采用问卷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偏相关分析法进行的大学生职业倾向和人格特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受大学生的性别、专业类型和父母职业类型的影响,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职业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维吾尔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特点及与文化认同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认同问卷对20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宗教、语言和国家认同对生活满意度的解释率是14.2%。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呈中等水平并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宗教认同、国家认同和语言认同对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LS)对368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析表明,性别在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要素上存在主效应;性别和专业在家庭支持上存在交互效应;专业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主效应。(2)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其他支持均呈显著正相关。(3)生活满意度对领悟社会支持及各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是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察了429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SCL-90十个因子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主要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焦虑;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和“其他”四个雏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其他雏度上差异不显著;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生创新性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创新性人格的概念及特质作了阐释,并从大学生创新性人格形成的个体内部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性人格培养作了论述,即:营造自由、民主、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和创新氛围;加强创新意识、创新动机的培养;加强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学费的日益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之势。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国家、社会、学校纷纷展开帮贫助困工作。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亦注意到了对其心灵进行关怀,可以说在这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对此给予的关注程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本文从人格这一角度着手,通过对中山大学受资助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实证调查,得出受资助大学生总体的人格状况。并以此为依据,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视角提出塑造受资助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尊、应对方式的调查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扬州四所高校4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社会人口特征对大学生的学生生活满意度、自尊及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自尊、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正相关;高自尊、积极应对方式是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保护因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自尊和积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探索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SCL-90和EPQ—A对256名高职生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个别访谈。结果:高职生心理健康检出率为27.13%,高于国内大学生的平均心理障碍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最大。建议: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注重情绪稳定性的培养、外向人格的塑造,以及同理心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4.
采用NEO—PI—R人格测试和自编手机短信(SMS)问卷,以28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大五人格特质及其子维度与SMS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神经质与使用SMS的担心时间、幻觉经验、作息时间有显著负相关,外倾性与SMS使用数量和作息时间显著正相关,宜人性与SMS使用时间有显著负相关,认真性与总费比例有显著负相关;2)除焦虑(N1)、刺激性(E5)、想象力(O1)、谦虚(A5)、条理性(C2)等八个子维度外,大五人格特质的其他子维度与SMS使用情况均有显著相关;3)SMS使用情况中没有任何一个因素可以对开放性人格特质做出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和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人格特征和性别差异,为民族个性心理研究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16PF对来自全国48个少数民族2891名大学生进行统一心理测试。得出①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全国常模比较,在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忧郁性方面普遍高于常模,而在聪慧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世故性、实验性方面低于常模,差异性很显著。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格因素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稳定、怀疑、独立,女性则比男性更乐群、兴奋、敏感、幻想、忧郁。③在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人格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的单行线使得学生在人格形成过程中不够完善,进入高校后暴露出来的种种现象,让我们感到必须重视这一现实,因此,探究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成为我们高校管理者与教师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最关键阶段,完善他们的人格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和卡特尔16PF量表,对随机整群选取的W市三所大学的2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24名大学生为网络成瘾者(IAD),IAD发生率为8.4%;在IAD者中,男生比女生要多,且存在显著性差异;IAD组和非IAD组在人格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人格特质中的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四个特质纬度对网络成瘾具有较好的预测力.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4%;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专业、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人格因子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分析高校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人格特质,通过自编《高校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调查》问卷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208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自编问卷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可以用于鉴别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数据显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比例为7.69%;2)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中存在性别、学科类别差异,年级、城乡间无差异;3)无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在神经质量表中差异显著,在精神质量表与外倾性量表中无差异.得出如下结论:高校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人格特质可以概括为焦虑急切、沮丧、负罪感强、自尊心低、紧张、郁郁寡欢、抑郁、自控能力弱,强迫倾向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高职生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99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的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程度以上,专业满意程度对总体幸福感具有很大的影响;学习负担重、家庭施加学习压力、与老师关系紧张、生活习惯明显变化和不喜欢上学这五项生活事件对总体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高职生的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大学生生命质量进行调查,旨在为改善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采用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与常模在生命质量多个维度差异显著,男生在生理健康多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提示大学生生命质量状况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