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拿破仑法典》又名《法国民法典》,拿破仑十分重视法典的制定工作.法律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统治者在制定法律时总是首先考虑该法律的效用与价值取向问题.《拿破仑法典》就是在新的资产阶级法制原则指导下,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法典.《拿破仑法典》全面地体现出经济价值取向.第一,法典的整体凸显发展工商业思想.第二,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法理原则.第三,“人本主义”中含有经济因子.第四,法律条款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拿破仑法典》不仅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而且对资产阶级的法理原则、法制建设也起开创作用.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事法律制度.《拿破仑法典》被奉为时代的“骄子”而著名于世.  相似文献   

2.
一“天赋人权”论的物质根源 人权就其字义来说,指的是人作为个人所具有的权利。这种权利通常是由国家通过法律确认或赋予的。 人权来自何处?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总的观点是:人权来自天赋。因此在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又把人权称为“自然权利”。天赋人权与人的“自然权利”是一个意思,都是说人的权利不是来自“神”(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虽然说,人权是“从他们  相似文献   

3.
诞生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它以法国启蒙思想为基础,借鉴美国《独立宣言》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精华,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原则,如人权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它们是反封建的锐利武器,同时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有力武器。随着资严阶级逐步上升为统治者,《宣言》反人民的阶级局限性日渐突出,加上资产阶级不断颁布新法来阉割其革命灵魂,终于使《宣言》成为国际资产阶级用来干涉别国内政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4.
法律体系中设置民法的国家很多,但据说只有法国人在自己的民法典之前冠以一个皇帝的名字:拿破仑,这就是《拿破仑法典》,又称《民法典》。拿破仑在其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回忆道“: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后,就下令组建民法典的起草班子,由四位法学家承担主要工作。起草班子工作效率很高,不到半年,就完成了草案并提交给国家参事院讨论。在随后近三年的时间里,国家参事院召开了107次会议对草案进行讨论,拿破仑亲自主持了其中的55次会议。虽然拿破仑没有受过任何法律教育,那些法律…  相似文献   

5.
人权的法律地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繁感话题。重视人权、促进人权是国际社会所共同关心的。但如何正视人权的法律地位,以便更好地维护人权、促进人权的发展,值得研究。本文从人权问题的历史发展,人权问题的国内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人道主义干涉与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人权的法律地位。 人权是指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是个发展的概念,最初是17、18世纪欧美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了反神权、反封建而提出的。最初的人权只是作为国家内部政治生活和立法原则而存在,只涉及国内法问题,即一国政府如何对待它的国民是一国的内政,同国际法无关,国际法著作中也未提及人权问题。如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法国1789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利直言》,以及1789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等涉及人权问题的法律文件都是国内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侵略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特别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义愤,人们  相似文献   

6.
《拿破仑法典》对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改革,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统一和完善了欧洲法典特别是民法典;成为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法典的蓝本,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塔列朗一生经历了路易十六时期的波旁王朝、法国大革命、督政府时期、拿破仑时代、复辟的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并且在这些急遮动荡的政权变革中屡屡出任高官,是为六朝重臣,被称为“不倒翁”和“政治变色龙”。拿破仑曾大骂这个不忠实的臣子:“只要有人肯买,他可以把他任何可以出卖的人卖掉。”“他无耻之极,是穿丝袜的狗。”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至1830年七月革命,  相似文献   

8.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在大银行家大资产阶级资助下,用武力废除督政府,组成了执政府,拿破仑任第一执政。从此开始了十五年之久的拿破仑统治时期。拿破仑这位资产阶级共和国时期提拔起来的法国将军,他不仅是位有韬略的军事家,而且也是位有谋略的外交家,他为巩固和发展胜利了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统治,曾先  相似文献   

9.
浅析拿破仑在埃及的文化思想政策和措施孙国志18世纪末的欧洲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的剧烈震动中。拿破仑以资产阶级领袖的恢宏气度和胆识,在法国、在欧洲、在非洲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原则加以推行,并用他辉煌的军事胜利来巩固这些思想原则的传播和实行,从而开辟了一个资本...  相似文献   

10.
教育平等原则是法国《教育法典》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一,具有四重内涵:保障受教育机会平等,通过援助等手段促进实质平等,确保包容性的学校教育,学生参与及社会参与。教育平等能够成为法国《教育法典》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具有历史依据,有利于法典保持基本原则和制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具有宪法依据,从而使这一原则具有充分的民主基础。教育平等原则在法国《教育法典》编纂中发挥了建立基本制度和产生具体规则的功能,真正贯穿于法典,支撑起法典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人权,同民主、自由一样是一个政治概念。近代意义上的人权概念,是资产阶级学者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倡导的。他们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这就是所谓“天赋人权说”的主要含义和内容。“天赋人权说”带有极大的先验性、唯心性和形而上学性,但它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学说。它是反对神权、教权,批判封建等级特权和封建旧秩序的锐利思想武器,在反对封建和教会的统治中,曾发挥了相当大的历史进步作用。“天赋人权”作为革命的政治纲领的基本原则和革命的重要成果被规定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宣言及宪法之中。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1789年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拿破仑法典》是近代最重要的一部民法典,其历史背景是:统一法国民法的需要与欧洲法典化运动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产物与巩固大革命成果的需要;法兰西民族文化与革命激进主义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向往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去,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授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世界法治发展历程,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开启了人类法治时代的新篇章。作为世界第一部成文民法典也是19世纪资本主义早期民法典的代表,以其先进的思想和立法成果对近代各国民法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提出了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和法治思想,并确立了契约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过错责任三大民法根本原则。这些对我国当下正在讨论的民法典的制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54页学习延伸第一小题“百家争鸣”里面,把拿破仑在埃及弃军而逃的时间写成1789年.实际应为1799年。  相似文献   

16.
《拿破仑法典》对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改革的成果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统一和完善了欧洲法律特别是民法典 ;成为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民法典的蓝本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第三册第23页在叙述法国《人权宣言》时说:“1789年8月20日至26日,《人权宣言》由国民议会通过,经局部修改作为1791年宪法的序言成为制定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本书第56页又写道:“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废除封建特权的八月法令和树立资本主义原则的《人权宣言》。”  相似文献   

18.
★1405年7月11日,郑和始下西洋。★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89年8月26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人权宣言》)。该宣言后来被用作1791年宪法的前言。★1794年  相似文献   

19.
《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它诞生在法国大革命中。十八世纪晚期,法国资本主义势力获得迅猛发展,但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1774年路易十六登上王位后,国内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日益成熟。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首先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巴士底狱。之后,各地人民也纷纷起义,法国资产阶级从路易十六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  相似文献   

20.
在法国近现代史上,政权更迭十分频繁,头绪复杂、性质多样,为便于掌握和运用,现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性质等方面略述如下: 1.波旁王朝(1589~1789)。由波旁·亨利建立,故称波旁王朝。它是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权。 2.大资产阶级当权(1789~1792)。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银行家等大财主的大资产阶级夺取了法国的政权。他们为了实现君主立宪的政体,与封建势力进行了妥协,保留了国王路易十六。 3.吉伦特派掌权(1792.8~1793.5)。1792年8月,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制度。在瓦尔密大捷的后一天即9月21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开幕,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掌握了法国的政权。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制的议案,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于17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