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皇太极与火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太极是清朝开国一位杰出的有为之君,他善于发现和揭露面临的问题,采取改革手段,学习新事物,使后金政权自我完善,不断向前发展。当他看到八旗劲旅对明军作战中,长于野战,却无制远摧坚之具,往往受挫,因此开始制造和使用火炮,从而促进后金军队的发展和壮大,这对清王朝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此略作探讨。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后金汗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兴兵反明。后金兵在随后战斗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明军则闻风丧胆,屡遭惨败,退守辽西宁锦一线。此时,明朝一些有识廷臣,提出凭坚城、设重炮固…  相似文献   

2.
浅论佟养性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元天命。经过十余年征战,他把分散的女真诸部统一起来,建立了以女真族为主的后金政权。1627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即位,改女真为满洲,改“后金”为“清”。他继承其父开创的事业,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进一步除旧立新、加速改革、创立新制,促进了满族社会的进一步封建化,使其成为直接威胁明政权对中原地区统治的强大的势力。  相似文献   

3.
《满文老档》是以满文书记的记事性档册。它是研究清入关前满洲社会、后金汗国的兴建、扩张以及满族语言文字发生、变化的第一手材料 ,具有重大的价值。《满文老档》有原本与重抄本之别。原本成于清入关前。明万历二十七年 (1595年 ) ,额尔德尼等奉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命创制满文 ,此即无圈点的老满文。满文创制以后 ,后金汗国的记注官遂以该种满文来记注当时的各种活动。这些记录作为后金政权的官方文献保存下来 ,形成记事性的满文档册。这些档册以记事为主同时也选录公文、案牍的内容和抄载其它档案的资料 ,内容宽泛 ,载记全面。但由于这…  相似文献   

4.
薛宁 《新闻三昧》2004,(11):22-23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人,于明朝万历年间考取进士。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国力衰退。北方的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率八旗军向清政府宣战。当时朝廷派军队出关应战,官兵们却不战而逃,1622年,明13万大军战败,40多座城池失守,边关岌岌可危。袁崇焕挺身而出,带兵驻守宁远。宁远守军只有1万,袁崇焕刺破手指写成血书,还向士兵下拜,并将远方的母亲和妻子接到城中,以示全家与宁远共存亡。在他的带领下,宁远将士血战三日击退13万敌兵。梁启超曾撰称袁崇焕为“千古军人之模范”。  相似文献   

5.
《满文老档》是用满文编修的档册。记载了清初有关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外交乃至宫廷生活、民情、风俗、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努尔哈赤、皇太极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和八旗兵制,夺取了明朝的辽东地方,统一了东北地区,进而率军破明北部边界进入内地,在山东、河北境内与明兵作战,骚扰京师周围各城镇屯堡,以  相似文献   

6.
《剑川赵土官宗图亲供册》和《紫溪龙迹传》这两部古籍,是研究明代云南七官十分珍贵的民族文献。两部古籍历史上均未曾刊印过,因此流传稀少,目前仅云南省图书馆有收藏。一《剑川赵土官宗图亲供册》,一册,系抄本,据方国瑜考证,"此为录存之档册","所录者悉为原文"。是册记录了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私家抄书,以毛氏汲古阁为最,其数量有六百余种.这些抄本中又以影宋抄本价值最高,约有百余种,为世所珍.南朝鲍照的<鲍氏集>即是.该集之宋本早已散佚,今存毛氏影宋抄本就成为校勘诸家刻本的最佳之本.如明正德五年(1510年)朱应登刻本为现存最早刻本,影响颇大,<四库全书>用作底本,然以影宋抄本校之,讹误累累."毛抄"中类是者极多,故而毛氏抄本亟待整理与研究,以期在还原典籍原貌,尤其是在当代点校本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段乐民 《档案》2023,(6):38-45
以《满文老档》和《满洲实录》为代表的满文史料,不仅详细记录了努尔哈赤“以战定天下”,建立后金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其个人从部落权威到国家权威的嬗变过程。通过以满文史料为中心的考察,可以得知努尔哈赤个人权威嬗变历经“淑勒贝勒”——“淑勒昆都仑汗”——“天命金国汗”三级跳跃,同时伴随统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满族社会阶级的分化而加速了后金的开国。  相似文献   

9.
黄天禄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0):143-146,128
沈约的《四声韵谱》约于唐初亡佚,但清康熙间,杨锡震称得其古本,将其集注并抄赴内阁。因抄本系世上的唯一存本,见者极少,除《(光绪)香山县志》和王士祯的“居易录》有所记载外,未见其他有记载、了解、评介或涉及该书的文献资料。由此,特对沈约《四声韵谱》及亡佚,杨锡震及集注抄本、抄本与吴械《韵补》和毛奇龄《古今通韵》的异同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给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架新书     
正《努尔哈赤全传》本书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  相似文献   

11.
醉茶消客所辑关于茶的诗文,没有序跋,首页已失,不知原来是什么书名。南京图书馆早先将其标作“《茶书》抄本”,《茶书总目提要》按照清代《茶书》加以收录,其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改定为“《茶书七种》七卷,明抄本”。《茶书七种》七卷现存二份抄本,旧抄本藏在南京图书馆,转抄本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本在《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中题作“《石鼎联句》抄本”,副题为“历代咏茶诗汇编”。这些书名不同的抄本,实质上是同一部茶书。  相似文献   

12.
乔治忠先生编纂的《清文前编》历经寒暑,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对清朝入关前文献搜集整理的一项重要成果。一、清朝入关前文献概况清朝于17世纪初兴起于辽东半岛,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沈阳称"天命汗",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36年,其子清太宗皇太极改汗称帝,又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入关以前,历经太祖、太宗两朝,在几十年的军政活动中,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文献资料。保存至今的主要有满、汉文档案和太祖、太宗实录。  相似文献   

13.
元代政书《经世大典》明中叶散亡,仅有少量清儒辑本流传于世。今于辽宁省图书馆发现有清抄本《经世大典》,与传世本颇有不同,可作《经世大典》辑佚之资。  相似文献   

14.
翟艳芳 《图书馆学刊》2014,(11):104-107
明朝遗民文人顾苓在明亡后隐居苏州塔影园,其著述所存不多,且多以稿本、抄本形式流传。大连图书馆藏《塔影园集》抄本二种:一为陈乾题跋本,一为章钰题跋本,这两种版本的《塔影园集》均不见于各家书目著录。  相似文献   

15.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雍、乾二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编纂、修订、刊刻、度藏文献的鼎盛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纂修于乾隆年间,被人们称为“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与乾隆三十七年始修,到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历时十几个春秋,它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一)清朝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一样,都有过自己堪称盛世的时期。1644年,清朝统治者利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举兵南下,攻占北京,建立了清朝统治政权,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相似文献   

16.
四库进呈本《秘阁元龟政要》为四库存目之书,现存两种,一种为藏书家孙仰曾呈献之明抄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一种为近年新发现的两淮盐政李质颖采进之清抄本,现藏于河北大学图书馆。文章对四库进呈本《秘阁元龟政要》的版本、源流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秘阁元龟政要》中关于该书的撰者、撰写时间、阙佚等进行了考证。经考证,四库进呈本《秘阁元龟政要》不但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而且内容丰富,可以补《明太祖实录》《东潜文稿》等历史文献之不足,还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博藏《后金覆育列国英明汗努尔哈赤委任靖安堡住民孟安邦为一堡千总管理新旧人民敕谕》《后金天聪四年七月十一日金国汗黄太吉与海岛刘兴治等告天盟书》《后金天聪四年金国汗致朝鲜国王书》《后金天聪十年二月初二日金国外藩各蒙古贝勒奉朝鲜国王书》等,原藏盛京皇宫崇谟阁,极可能是《汉文旧档》原件。其中前两件,清末锡良跋认为分别是清太祖、太宗手书。笔者考证认为:二者系1900年沙俄军侵驻盛京皇宫两年间流出,金梁"以重金得之外人手"。《勅谕》为天聪八年三月初一日颁,与太祖无关。它们作为乾隆三十二年"奉旨交出由内阁查进旧档案一匣"中旧物,当时乾隆帝并不认为是太祖、太宗手泽。140多年后的锡良不谙清初档案文书,题跋不具文物鉴定意义;应为时任文馆官范文程及其属下"撰拟"汉文底本,蕴含明清兴替之际重要历史信息,依然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8.
朱锡庚抄本《章氏遗著》是章学诚生前将自己的著作抄寄友人朱锡庚保存,而由朱氏装订成册者,这一抄本因具备章学诚著作稿本的性质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朱氏抄本《章氏遗著》现分藏于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章  相似文献   

19.
曾景忠 《历史档案》2005,(2):132-132
中央电视台科技·学术频道举办的清朝十二帝系列讲座,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教授主讲。阎教授在讲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简历后,说到清朝历史上有两个历史现象的巧合:一是清(原称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于抚顺,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曾被关押在抚顺;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皇后是叶赫那拉氏,而清朝最后一位皇后——光绪帝(载)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但细想起来,清朝历史巧合之事尚不止此。最显著的是,清王朝开始和结束的两代均曾经历皇帝为孤儿,靠寡母扶持、摄政王临朝主政的情况。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清王朝之初,由皇太极的遗孀孝庄…  相似文献   

20.
《千顷堂书目》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编撰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总目》编撰过程中,其首先对《千顷堂书目》的部类设置进行评判,而后从图书撰者问题、成书年代、版刻情形进行批判式吸纳。或以之判断图书的撰者姓氏、履历、成书与版刻的重要依据,或据以考查某一图书的编纂及流传,或据以判断某作者著述的存佚。且《总目》对《千顷堂书目》失当之处,多能客观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