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是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之前,担任黄河报道的记者周君谦同志,接受任务去报道沿黄农民抢种小麦的事情。当时沿黄河滩播种小麦较早的濮阳、范县广大农民已经摇耧播种,进入生产高潮。老周骑着一辆嘎吱嘎吱响的自行车,踏着黄河滩中的泥泞,深入到现场开始采访。当他来到寿张县七张际阳村时,看到区政府正领导20余个村庄的500多名农民堵一条串沟(被黄河水冲刷成的水沟)。这条串沟堵住与否关系到84个村900余顷滩地,在黄河水退去后能否抢种上麦子。于是老周一边采访,一边和群众一起参加堵串沟工程来。群众看见  相似文献   

2.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响彻全球的颂歌至今已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它的作者,陕北佳县农民李有源,离开我们也有40年了。歌曲作者的后代如今活得怎么样?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不久前,记者来到陕西省佳县佳芦镇张家庄村,采访了李有源的儿子李增堂一家。佳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东邻黄河,南接山西。张家庄村,位于佳县城北约两公里处。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着这里经济的发展,全村459人守着516亩山地靠天吃饭,年  相似文献   

3.
段续创制兰州水车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市西固区新城乡下川的黄河水车,建于清代,至今仍在提水灌园。而黄河风情线上水车园里的两辆水车,则建自1994年,用于旅游观光。100多公里长的兰州市区黄河段上,五六十年代有100多辆水车,安置在南北两岸,夹河滩上,倒挽河水灌田浇园,蔚为壮观。而今惟有3辆水车,凤毛麟角,倍受中外游客青睐。作为西北重镇的兰州,昔日何以有这样多的水车呢,水车是谁引进的?且听在下徐徐表来。  相似文献   

4.
一位老编辑为培养一个业余作者,前前后后曾给对方写去100多封信。一位中年编辑以这位编辑前辈为榜样,同样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去扶植和引导着文学新人。在飞鸿的往返和稿件的传递中,双方的事业与友谊俱增。这,就是《真情尽在信稿中——“我与作者”之一》所要告诉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书架     
《出版广角》2015,(2):121-122
文学艺术《老农民》作者:高满堂李洲著版本:作家出版社2015年1月版定价:38.00元提要:1948年,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引发了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故事。黄河北岸的麦香村,生活着一群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的农民。长工家的儿子牛大胆,地主少爷马仁礼,在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一夜之间颠倒了位置。牛大胆和马仁礼明里暗里互不低头,相互斗法。  相似文献   

6.
1978年,李锦从部队跨进了新华社山东分社的大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6年间,他先后30多次深入鲁西北农村,足迹遍布黄河两岸的800多个村庄,在庄户人家的炕头上度过了6个春节。这期间,仅《人民日报》便采用了他的照片100多幅。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连续3年有他的4幅摄影作品获奖,堪称“三连冠”。他写的通讯、散文、报告文学,不少受到读者的好评;他发表过有关哲学、人才学、政治经济学的论文,他还写了一系列新闻业务方面的探讨性  相似文献   

7.
一 宣统元年六月初四,也就是1909年8月19日,对于地处黄河上游的兰州人和西部游历者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一座长达233米的钢桁架公路桥横跨于黄河南北两岸,取代了此处存在500多年的"控扼冲要.通道西域"的浮桥.其意义,用铁桥竣工后设在南北两端的牌厦上所书"三边利济"、"九曲安澜"八个字形容,是最合适不过的.  相似文献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孕育了古老的华夏农耕文明,诞生了体现先民勤劳智慧和精神的水车文化。闲来翻阅报纸,得知兰州市有关部门决定,拟在兰州南河一带重新建造20架水车,为兰州40公里黄河风情线再添一道新的人文景观。这无疑是一条令人为之振奋的消息。 说“重建”,是因为曾几何时,黄河两岸水车林立,景象壮观,这不仅留在老年人的记忆之中,而且从历史传说和档案文献记载当中均可得  相似文献   

9.
我为农民读者服务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四光 《中国编辑》2012,(2):66-67,82
作者在直接服务"三农"的《新农业》期刊做了30年的科普编辑。竭力为农民解答来自生产一线的疑难问题成为他的职业习惯和每天工作的重要内容,他因此收获了千百万农民读者的信赖,也有了《"三农"热点问题真问实答》这本书的出版。作者因此悟出:一位编辑,能把工作当成事业,把事业当成生命,他就会全身心投入和奋斗,这其中自有殚精竭虑、"曲肱而枕"之乐。  相似文献   

10.
编后     
《图书馆》1991,(1)
当我们怀着既有激动,又多少有些不安的心情编完了这一期——本刊的第100期之时,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时,我们感受到的既有旅途跋涉后驻足小憩的惬意,又有秋后收获一颗果实的喜悦,然而更强烈地感受到的是广大读者、作者给予我们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如果没有图书馆界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没有我们编辑桌上一摞摞的浸透着作者心血的稿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办好刊物,时刻与读者与作者保持密切的联系,是何等重要!今后,在这方面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争取结交更多的图书馆各条战线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知识型劳动者;二是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知识,将知识信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农村图书事业肩负着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一颗永不停息的心脏,为逝去的生命而跳动; 一个高尚的灵魂,注释着生命的真正价值; 一腔滚烫的鲜血,书写了共产党员的道德尊严。 这就是一名普通档案工作者与他挚爱的工作岗位的故事,这就是一名共和国军人与他坚定的事业信仰的故事。这就是刘义权同志的平凡人生与他创造的非凡业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历史再现光辉夺目——读《黄河风涛》□李德明《黄河风涛》这部历史性、纪实性文学作品,写的是1946—1947年黄河归故前后,我刘邓大军一年中在黄河两岸进行九次战役的详细经过。书中不仅真实地展现了陇海、豫北、巨野、鲁西南等一次又一次战役的壮观气势和感人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大潮汹涌澎湃,市场经济空前繁荣,在时代呼唤着好新闻,好新闻祈盼着新闻写作理论面世的时候,李文朝推出了力作《花果与根须》(黄河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这不是仓促的急就章,更不是追逐时尚的泛论集纳,而是作者长期新闻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晶。李文朝,从年轻时候就和新闻采写结下了不解之缘,由《解放军报》一名通讯员成长为军区新闻处处长和军区宣传部副部长,20多年没有离开过他所热爱的这个事业。他把20多年的采访体会、写作甘苦升华为理性认识和规律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黄河岸边长大,回报母亲河,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是他的终身志愿“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吃黄河水长大,回报人民,天经地义!”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年56岁的杨文宪,从小生长在黄河岸边山西省芮城县学张乡上夭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节衣缩食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进行的省市广播电视系统好新闻评选中,舞阳县广播电视局曾先后将消息《农民王富仓设立家庭守法奖》推荐到漯河市和省里参评,骗取了市、省好新闻一等奖。其实,这是一篇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胡编乱造出来的稿件。农民王富仓是舞阳县太尉乡善德王村人。他有3个儿子,其中二儿三儿因为打架和赌博,曾先后被拘留和罚款。王富仓为了鼓励儿子上进,曾表示过:“你们好好干有好处”。作者(县广播站招聘记者)郭继周却据此编造出一个所谓“家庭守法奖”,叙述几个儿子变化突出,一个曾帮助乡亲做了100多件质量好、式样新的家具;一个被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还煞有介事地说:他家邀请村  相似文献   

17.
对中共农民革命问题的研究成为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经久不衰的话题。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我们期望看到的是透过底层农民的视角来解读革命与农民的关系,这一点正是作者张宏卿所致力的研究方向,也是张著的可贵之处,溢美之词不再多言。农民的研究绕不开对农民性格的刻画,中国农民性格的复杂性使得对此问题的阐述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拉开帷幕,载着档案工作惠农利农精神的首颗种子在湖北宜都生根、发芽。三年来,从华中到华东,从东北到西南,无数颗种子在祖国广袤的农村大地结出累累硕果,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档案无声,却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数字诠释着这项基础性工作的实用价值,谱写着一曲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乐章。直投三农示范先行  相似文献   

19.
人民治黄是黄河治理新的历史阶段,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毛泽东视察黄河作为人民治黄事业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媒体报道的反复言说中形塑着人民治黄的国家记忆,并将黄河治理与国家治理和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治黄成功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以下简称第二版)是中国科学文化事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和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第二版世界地理学科的作者队伍由10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共收录世界地理条目4000多个,约占总条目数的1/15,总字数约计200万字,其中含有地图约1000幅,彩色插图2000多幅。第二版的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学范畴,强调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