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博物馆是承载社会记忆的时空胶囊,是文化交流的最佳窗口。博物馆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保护文化遗产的整体性,还可以培养观众的美感素养及文化品位。通过博物馆艺术教育,观众可以汲取知识,激发好奇心,增进审美能力。通过归纳博物馆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其类别,分析博物馆艺术教育的教学理念,提出三种博物馆艺术教育的活动规划方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博物馆除了担负一般博物馆的职能,如收藏展品,举办展览,还兼有大学教育的文化和精神,通过互动活动和教育计划传承,丰富大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教育内涵. 然而,中国高校博物馆却只有"物",没有"魂".本文从高校博物馆自身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入手,试图归纳和总结中国高校博物馆的文化内核及其职能.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场景中的美育应当纳入对展览文化语境的考量,尤其是其中所涉及的人与物、人与人的伦理关系。通过在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的教学案例,可探讨青少年美育实践中的困境与出路。在少数民族服饰展厅的课堂中,通过"衣橱"这一形象的比喻,提示学员思考博物馆展陈的片面性,同时通过深入浅出地引入"身体美学"的伦理问题,启发学员思考"美"的社会性与文化性和审美选择的多样性。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社会美"这一维度,不仅能拓宽基于"观看"这一视觉层面的单一审美模式,启发学员对"美"的多元性的理解与包容,甚至有助于突破博物馆现有展陈条件与环境所带来的局限,从而培养青少更全面更具批判性的审美能力,引发层次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第十八届国际美学大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是"艺术教育"。本文以第十八届国际美学大会为契机,以广义"艺术教育"为主要探讨内容,探寻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可借鉴的资源;并结合当代艺术教育的最新成果,从政府支持、专业学者、学校教育工作者三方面探讨中国艺术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藏品。博物馆将藏品展览的方式体现了内容和展览形式的良好结合,文字是一种简单的书面语言,其在运用的过程中有很多种形式,不同形式产生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分析了国内部分博物馆的陈列状况,从博物馆陈列的标题、标题说明和展览物品的说明等几方面来深入分析文字的运用在博物馆藏品展示中的作用,并浅析当前时代背景下说明文字发展的"以人为本"新理念与新技术手段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在沉浸式交互展览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总结其实现手段,实现将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应用于沉浸式交互展览中的目的。沉浸式交互展览为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的表达形式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让传统的皮影艺术突破了原有的屏幕和场地限制,让观众全身心地沉浸于中国传统皮影艺术魅力中,让中国传统皮影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也应该不断更新科技手段,提升博物馆收藏与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的关联度。黄河博物馆顺应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在呈现中华母亲河——黄河的"自然史"文化特色上,不断创新服务。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引入二维码、详解服务等,使博物馆成为人们增长科学知识、了解中华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随着85'新潮艺术的开展,"陌生化"出现在了中国当代艺术之中,并成为架上绘画 艺术追求"现代性"的一种有效语境方式。其具体方式主要有个体化"私人语言"的语境方式、经验 化的语境方式、观念化的语境方式和本士化的语境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热无法遮掩当代国际艺术体系西方化的实质,西方化国际艺术体系使得中国当代艺术遭遇很多潜在的发展性危机。在国际文化历史背景中出现的中国化,以三大模式改写了中国当代艺术,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体现出了非现象性中国化的征兆。如何让中国化与西方化相结合为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精神的生命联系。在中国崛起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当代艺术将从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标签化走向关注中国现实和体现艺术精神的再中国化的精神历程。中国当代艺术标签化的深拓将引向再世界化的文化实践,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的人类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具象艺术处在向抽象艺术持续转向的范式危机之中,作为新旧范式转换的一个过渡形态,当代前卫艺术(后现代艺术)自身也充满了表征的和审美的危机,并对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提出了挑战。传统美学模式面对当代艺术的观念化倾向无法展开恰当的批评,因而也导致艺术审美阐释的危机。当代艺术的审美危机既涉及艺术概念本身,也涉及大众对艺术的期待。以显现美学、气氛美学等为代表的当代新美学突破了分析美学之藩篱,重回审美的“感性学”传统,以“显现”“气氛”“通感”等感性概念为解释框架,建构以身体为中心的感知经验,重新发现和阐释了当代先锋派艺术作品的诸感性特征,针对当代艺术的审美危机提出了合理的感性救赎方案,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审美回归。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独特方式,它将音乐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完成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标志着新中国开启了现代审美生活,进入到社会大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中。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诸位开创者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兼顾精英艺术的形而上与实用艺术的形而下的融合发展模式,并且对社会性审美教育,以及促进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审美趣味的提升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风靡的审美回归思潮,是对高度概念化的艺术生产、极端理论化的艺术批评以及精英化艺术体制的反弹性反应。作为这一思潮的发起者和引领者,艺术批评家迪夫·希基既抨击由博物馆、学院、艺术基金会和艺术专业人士所构成的现代艺术体制,又批判以格林伯格、弗雷德和斯特拉的理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批评和"排外性"艺术自律观念,他将审美与市场、民主关联起来,提出自己的审美政治学观点,呼吁重建一个基于个人审美判断、共通感和自由交换为基础的、人人享有审美权利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4.
解放色彩,让色彩发挥其主观性和自律性,这是马蒂斯对现代艺术在色彩审美方面的重要贡献。通过融入世界诸多地区的视觉资源和艺术形式的实验,马蒂斯开创了光与色的全新领域,引导当时的西方艺术界进入“形式主义流派”的阶段,奠定了马蒂斯在印象派之后的大师地位。马蒂斯的绘画思想和风格充分展现在其经典美术作品《舞蹈》中,通过色彩、线条、构图上的探索创新,突破西方传统绘画的思维模式,将色彩作为绘画的核心要素加以实验和创造,利用线条、构图等方式,引导参与绘画情感的共建,革新了当代艺术的审美意识,并对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妙悟"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从"应目"(审美对象的获得)到"会心"(审美体验的展开),最后是"理得"(审美的超越)呈现出完整的审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中国的认知方式与接受方式.它通过直接、整体的观照与对象物我交融,达到忘我境界,从而进入一个超越自身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6.
面对社会发展,结合教学实践,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就艺术教育中如何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学生心理需求,将审美教育融入社会教育大潮流所做的深入探究。本文探讨目的是:一、在职业教育与社会日益紧密关系的前提下,为艺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使之在进入就业之前,兼备一种认识人生,理解社会,投入生活的精神素质。二、促进艺术教育思想的改革与教学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7.
科技、经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感受城市前所未有繁华的同时,传统人文精神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滋生土壤却在不断消退,当代艺术思想对城市硬件和人文建设的审美标准产生积极或消极方面的影响,多元化艺术样式的审美标准在促进当代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文价值制度产生影响,如何将当代的城市人文精神、地域文化特色、大众审美、高雅审美、外来当代文化的影响五种要素切实作为城市人文建设的操作基石,探寻城市审美标准尺度的树立与城市人文精神的共建路径,是当下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利用艺术审美构建的多种形式提升城市人文的必然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竞技篮球运动的艺术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艺术角度看,竞技篮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以经过组织、美化了的运动员技术动作和战术行为作为艺术表现手段,运用运动员在场上的创造性活动为画面,来满足观众欣赏需求以及表达一定情感的艺术。其中,"艺术家"就是比赛场上的运动员,"艺术作品"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种技战术表现,"欣赏者"则是观看比赛的观众。同时作为艺术,现代竞技篮球运动具备特殊的形象性、审美性和情感性的特征,在审美形式上表现出新的特点,而且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其艺术化审美形式将朝着"快"、"狠"、比赛悬殊缩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傅谨 《美育学刊》2021,(2):7-12
美育全面进入公共教育领域,是中国当代教育理念的重大跃迁,让教育的内涵远远超出了知识传播和技能传授的范畴。审美鉴赏和艺术实践是美育相辅相成又截然不同的两条途径,都应包括戏剧教育。戏剧教育侧重于培养合作精神、相互理解和自我控制,因而在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它主要不是为实现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目标,尤其是戏曲教育,更应重在通过审美鉴赏实现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健美操艺术素质教育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美操是教育部"体育、艺术 2 1项目"中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容和手段之一.从健美操多方面的艺术审美内容,论述了其艺术审美价值与艺术素质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健美操这一体育项目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推行与促进艺术素质教育从思想上拓宽途径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