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兴西北高等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式发展为借鉴,提出建立西北高等教育“特区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其面临的区域性国家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投入有限、区域内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耦合度不高、外部环境对西部高校人才建设的冲击等不利因素进行了回应与分析,提出优化顶层政策设计和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增强产业升级贡献度和构建人才共享机制等对策,以期为振兴西北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西北地区共同富裕提供“靶向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3、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2004年将全面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对“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进行中期评估;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校科技创新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等,形成全方位促进高水平大学和重  相似文献   

3.
今年,教育部将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启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的重点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工程实施中,中央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高校将充分利用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契机,整合资源,加大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大学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组建高校国家实验室,加强学科交叉,完善区域布局,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今年,教育部还将启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计划”,把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吸引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作为高校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省部共建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民族团结,教育部自2004年起以中西部地区为主,选择部分历史悠久、基础较好、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签订共建协议,形成一批“省部共建高校”。这是教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促进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旨在逐步形成中西部高层次专门人才、知识与科技的相对高地,一定程度地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实现全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支撑。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研究、探讨、交流高校科研工作者如何更有效地申请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规范管理,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同相关科研项目的政府主管部门,于6月17日—20日在京举办了“2004年中国高校科研项目论坛”。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有关同志分别就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则、973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支持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近几年优先资助领域…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对区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下,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输送上,积极主动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努力推进“人才战略一体化”、“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时期,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举措。从宏观发展使命来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指向能够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和先进技术的需求。从中观发展战略来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多元协同共享”,指向形成由政府宏观指导、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监督等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的发展机制。从内部发展核心来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其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以职业性、高等性、地方性为主的发展定位,以“协同共享”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以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从国家、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来推动并实现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技工作回望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期。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点,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一、过去五年高校科技工作成绩斐然“十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解决地方经济、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要从体制、政策、制度等方面营建有利于技术创新为导向的环境与氛围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正确把握时代背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应将其职能的发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紧密结合起来,做好教师培训推动乡村教育健康发展,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助力乡村脱贫攻坚,依托学历继续教育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还面临价值不明、契合度不高、投入不足等挑战.今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明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凸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功能,加大对服务乡村振兴的投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点大学须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重点大学,既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良性发展的要求。所谓重点大学,是指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科发展、国家建设及科技与社会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处于前沿,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学术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的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大学。建设一批重点大学,并使其中一部分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展望21世纪,我国重点大学所要面对的突出背景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所谓…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中亚一流大学"建设和"中亚教育经济圈"这一区位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与发展策略,西部地方高校在国家对外战略中充分发挥大学的科技文化辐射作用;在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方面的政治影响力和睦邻友好的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交往中拓展国家发展空间和安全空间,实现国家利益与教育安全。西部地方高校由此进入以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为办学目标、以国家战略目标为办学目标、构建和谐中亚的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邝健平 《教育导刊》2003,(12):11-12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是市委“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科教兴市”战略表明,经济社会发展要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轨道上。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最集中地体现在教育。积极推动“科教兴市”战略,适度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提升市民素质,是我市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条件保障。因此,为适应从化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升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对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分析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当前我国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存在未能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力量分散、整体力量不足以及未能形成面对重大需求、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体系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与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一核-三维-五力”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层面、高等教育系统层面以及高校层面就如何重构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提出策略建议,指出要立足于高校战略科技力量之源、之基、之重等核心构成要素,构建国家需求传导机制、高校分层分类定位机制、学科会聚协同机制以及战略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校领导者的创新与高校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年江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教育部制定、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步署: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上述引证的讲话和文献,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本质,指明了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笔者认为,高校领导者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之间的尖锐矛盾.独立学院的诞生实现了公办高校品牌与社会资金资源的有机结合,迅速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资源总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8.
高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评论》2007,(5):23-25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是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始终坚持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将教育教学质量作为  相似文献   

19.
理工科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理工科高校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是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源泉。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成为理工科高校一项重要的发展课题,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理工科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凝练大学精神,在继承和创新中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呈现出多方面的“悬浮”特征,成为阻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主人翁”地位,建设和优化“四重机制”,有效解决了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所出现的制度、价值、能力等方面的“悬浮”问题,激发了高层次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和行动积极性,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个体与学校、国家三者价值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