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说明文是介绍、说明事物的文 章,它以说明事物或剖析事理为主 要内容。因此,从内容分,说明文可 以分为实体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 种。不管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不管采 用何种顺序、何种方法,说明文的关 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 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  相似文献   

2.
余俊 《同学少年》2012,(4):12-13
在各种文章体裁中,说明文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在日常生活中,说明文也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文体。不过,一提起说明文,大家一般会认为:说明文天生就是一副呆板无趣的面孔,无非就是把说明对象说清楚,不像记叙文那样跌宕起伏,不像散文那样语言华丽,不像议论文那样有理有力,因此很难有文采可言。而绝大多数同学笔下的说明文也都循规蹈矩,毫无新意。其实,只要善于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学写表现事物特点的说明文。一写说明文,首先需要给文章"搭架子",这是说明文写作构思的第一步。所谓"搭架子",就是规划出文章大致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等等。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说明文一样烙上作者的"我"的色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进入课文佳境。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的说明顺序、准确的说明语言,一定不能忽视说明文"有情"本质。  相似文献   

5.
<正>【考点阐释】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形体特征的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介绍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二、如何分清说明的对象1.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事理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不能只看题目,而应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经思考分析后才能明确对象。事理说明文的对象一般找开头的总括句和结尾的总结句。  相似文献   

6.
[写作指引] 本次作文训练是指导大家写好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其训练重点是"说明顺序",要求学生或选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介绍其功能和使用方式,或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事理说明文.无论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需要我们认真观察,抓住说明对象特征,选择好科学、合理的说明顺序.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的语文教学,很多学生都喜欢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文,讨厌枯燥乏味的说明文、议论文,其中尤以说明文为甚。深追问题的症结,在于说明文本身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再加上教师上课时总爱紧扣考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特征",学生自然就兴趣无几了。面对这种现状,笔者在说明文教学中做了几点尝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一、明确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知识性,对某些已得到公认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众多环节中,阅读教学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教给学生一点一滴的语文知识,不如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一、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于说明事物,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就是要将“说明对象”向大家“说清楚,讲明白”。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作文前对“说明对象”进行细致观察。不同的观察方法会成就不同的说明文,掌握以下几种特殊的说明文观察法,有助于你写出不同凡响的说明文。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训练中,说明文的练习相对其他文体少,但说明文的阅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阅读说明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是如此。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二、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  相似文献   

11.
<正>说明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古代并无"说明"一词,但不少题名为"说""记""疏""解""注"的文章应是说明文的源头。夏丐尊曾对说明文做过界定:"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以便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意象的知识的文字,称为说明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解说,阐明其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相关知识。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通常可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一、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点不管写哪类文章,作者总有自己的主旨。记叙文重在记事,议论文重在讲理,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或事理,而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就是作者要说明的对象。教学说明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明确说明的对象,进而探讨其特点。绝大部分说明文,标题即揭示了说明的对象。如要掌握其特点则要在认真阅读和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归纳出。如《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标题就揭示了课文所要说明的事物。文中写假山和池沼,树木的栽种和修剪,花墙、廊子和角落,门窗的设计和雕镂等等,都是具体体现了事物特点的。二、理清说明的层次明确说明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问疑解难〕 1、说明文有没有关于“要素”的提法? 所谓“要素”,就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说明文能够独立成为一种体裁,也有构成其存在的因素,只是目前暂时没有“说明的要素”这样提罢了,那么在写作和阅读说明文时要着重注意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三个方面;说明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这三方面将在下文分别说明。 2、怎样分析作者抓取的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能否达到说明的目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分析作者如何抓取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分析说明的过程入手。事物的特征是受事物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4.
文字是一种符号,它记录了语言;说明文也是一种符号,它隐藏着实物,蕴含着事理。任何说明文必须解决两个问题:说明什么和如何说明。“说明什么”其实是文章的内容,它是实物的符号,它通常包括着说明对象和对象的特征。说明对象似乎是比较容易弄清楚的。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就是说明对象或包  相似文献   

15.
【借鉴与提示】 说明文往往以平实、简明见长,但也并不尽然,有些说明文寓说明于描写之中,把描写作为说明的一种手段,既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感染力,又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晋祠》一文就是典型的实例。我们不妨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不要只用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也要运用其他表达方式恰当配合,如议论、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以此完美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而从学习写说明文的角度来说,若能确切的了解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准确使用议论、叙述等方式辅助说明,就能把说明文写得文采斐然,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7.
说明文是实用性很强的一种文体。它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能、演化以及关于事物的道理,在学习、生产、科技、文化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必须掌握此种文体的写法。但很多同学却常常为此"食不甘味","谈之色变"。这首先是因为学生对此文体不感兴趣,觉得它索然无味;其次是因为找不准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合理运用说明方法,安排说明顺序。写起来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杂乱无章,不得其法。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说明文呢?  相似文献   

18.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那么,说明文究竟有几要素呢? 我认为,说明文的要素是: 一、事物,事理。说明文主要是介绍、说明客观事物,事理的。事物或事理是说明文要说明的对象。因此,写作说明文,首先要指出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事理,并对其内涵进行揭示和说明。二、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特点的征  相似文献   

19.
<正>纵观中考试题,历来说明文阅读题都是中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那么,如何提高说明文答题的有效性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说明文的作用是介绍事物,阐述事理,给人以认识,它的客观性特别强。所以在说明文阅读试题中,答案大都能从文中找出,难度相对而言较小。关于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常常是介绍某一事物或这一事物的某一现象或某一特征。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该事物或现象区别于其他事物或现象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系统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本文对此作一检索和指要。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其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二、说明文的种类及其特点说明文从说明对象上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客观事物。其中心内容是介绍该事物状态、性质或功能等特点。本册的事物说明文有:《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蜘蛛》《漫话小行星》。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道理(包括科学原理、事物规律、方式方法、知识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心内容是向人们阐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