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濮阳市的"龙文化"品牌建设带来历史机遇,本文就濮阳市"龙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可能性进行了认真分析,同时对建设濮阳"龙文化"城市品牌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濮阳市拥有内涵深厚、得天独厚的龙文化资源,为确保龙文化得以系统保护、合理利用、有效传承与不断弘扬,从濮阳市已有的经济社会、政治法制、历史文化三大立法基础看,濮阳市已经具备针对龙文化立法保护的可行性。濮阳市可以尝试制定《濮阳市龙文化保护条例》这一地方性法规,为龙文化保护进行地方立法,进一步保护好濮阳龙文化资源,提升濮阳龙文化的地位,助力濮阳和全国龙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1987年濮阳市西水坡出土了距今6400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这是我国出土的关于龙的最具价值、距今较早的考古资料,濮阳因此被称为"中华龙乡""华夏龙都",但濮阳龙文化的传播还相对薄弱,龙文化元素尚未充分融入濮阳城市形象,可尝试利用戏曲、话剧、小剧场戏剧以及杂技剧等多种戏剧形式传播濮阳龙文化,使濮阳龙文化为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正>1987年,距今6400多年的"中华第一龙虎"蚌图惊世出土,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龙年。期间,围绕这一重大发现展开了一系列不断深化的龙文化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有4次全国性龙文化研讨会,其中有1次"龙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术讨论会"是在上海召开的,其他3次都是在濮阳召开的。历次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学者都以"龙"为主题,对濮阳市进行文化定位和文化产业展望,期盼龙文化研究与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互为推进。一、中华第一龙,无愧第一  相似文献   

5.
濮阳素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又是"中国杂技之乡",是河南省的东北"出海口",区位条件优越,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濮阳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龙文化,将旅游经济作为该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规划以来,濮阳市政府部门在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发濮阳龙文化内涵,发挥本市特色优势,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对濮阳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濮阳市实际情况,提出濮阳市旅游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及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晓天 《少年月刊》2012,(Z2):15-18
"龙",是我国十二生肖之一。然而,龙与其它生肖不同的是,别的都是生活中存在着的动物,而龙的形象是虚(xu)构的。但它神通广大,能腾云驾雾,生风布雨。所以尽管龙并不存在,人们还是让许多动物和龙"攀(pan)亲",好沾上龙的"仙气"。  相似文献   

7.
10道龙考题     
今年是农历龙年,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8的年份,都是龙年。因此,从2012年1月23日开始,我们已经正式进入壬辰龙年。中国被称为龙的故乡,中国人一直把自己看成龙的传人,中国的历史也就是一部龙的历史……关于龙,不知道您究竟知道多少?1.中国最早的龙形象始于何时?  相似文献   

8.
濮阳市在大力发展龙文化的同时,各方面的保护措施也应当与其发展齐头并进。但迄今为止,当地对龙文化的法律保障这一关键环节始终处于“缺场”状态。基于濮阳市现行的法律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濮阳市显然已经具备地方性立法的土壤条件。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职责规定不明确、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仍阻碍立法工作的开展。面向未来,完善濮阳市龙文化法律保护需坚持“软硬兼施”的双重路径。即从国家法层面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以及从软法层面制定村规民约、内部规定和行业规章等,并形成“软硬共治”的基本保障格局。  相似文献   

9.
易水 《高中生》2012,(21):59
龙,是中国人心目中特有的一种神物。无论身处何方,一句"龙的传人",会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生自豪;一句"龙的子孙",会让所有的中国人倍感亲切……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龙当做昭示吉祥幸福的瑞兆。古代统治者甚至还把龙的出现当做国泰民安的象征。世界上虽然并没有龙这种生物,然而有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是濮阳西水坡"中华第一龙"出土25周年,是1987年以来的第三个龙年。农历二月初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被称为"龙抬头节"。这天,濮阳市举行了盛大集会,数万名群众和省市领导、专家学者汇聚濮阳,共襄盛举。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继1995年命名濮阳为"中华龙乡"之后,又命名濮阳为"华夏龙都"。  相似文献   

11.
龙,并非虚构     
千百年来,龙始终在中华文化里上下飞舞。但让人莫名其妙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里始终不能直接触摸到活生生的龙,好像它并不真正存在。然而种种事实表明——6400年前,虎“真”而龙“假”吗?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里的第M445号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三组用蚌壳材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在西方国家文化,龙总是和一些不好的寓意联系上,在西方文化中,dragon象征着死亡恐怖,战争和杀戮,与中国文化大不相同,可以说是邪恶的象征。反观中文的"龙",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中国人因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骄傲。中国"龙"在神话当中,常常与繁荣昌盛,富贵荣华联系在一起。本文将介绍从文化起源,文化象征和文化含义等方面来介绍中西文化中"龙"的不同寓意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文化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濮阳龙文化研究在关于龙的起源、演变、性质问题。龙形遗存的天文学、地理气候学研究,龙与中华民族起源和历史,龙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龙文化在当前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达成了许多共识。目前濮阳市应该开展对龙文化资源整体开发与利用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将龙文化及其精神融入濮阳城市形象设计,开发龙文化旅游,对内提升濮阳人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文化自豪感,对外提升濮阳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龙文化"一般是指围绕龙所衍生的图像符号、礼俗信仰、历史传说、工艺美术及其精神内涵和科学蕴含等。本文所谓"濮阳龙文化研究"主要是指有关学者在濮阳发表的、对濮阳西水坡龙文化遗存及其他有关龙文化现象为主要对象的学术探讨,个别情况下也涉及在濮阳市外发表的关于濮阳龙文化遗存的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门冬梅、王一龙在其论文《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分析"龙"的英译》中指出,英语中的dragon与中国的"龙"无论从外形、本领还是象征意义看,都完全不同。因此,无论将"龙"译为dragon,还是将dragon译为"龙",都掩盖了中西文化差异,扭曲了中华"龙"文化本来的面目。在此种翻译之外,曾出现过其他多种翻译。  相似文献   

16.
元宵节舞"板凳龙"是福建尤溪县老少皆知的文化习俗。为促进幼儿对家乡"板凳龙"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教师通过寻访民间艺人、挖掘家庭资源、创设文化环境、开展主题区域等多元活动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板凳龙"的文化内涵,学习制作简单的"板凳龙",体验舞板凳龙的乐趣,从而感受并热爱家乡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从上古文献考察,上古至春秋时期"龙"是黄河流域一种真实的动物,习见而能驯养,古人因其习性将其与求雨相联.自然环境变迁,"龙"在中原日渐稀少以至绝迹.秦汉以后神圣化,成为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春秋以后八百年,中原人于长江流域再见到同种野生动物时,不知其为上古之"龙",而以当地土著人之语称之为"鳄".  相似文献   

18.
蹦蹦龙     
"呼"的一声,蹦蹦龙一下子就跳过了那棵最高的大树。"嘿,你们都看见了吧,我是不是很厉害!"蹦蹦龙得意地向另外几条龙叫道。"哼,这算什么呀,你有本事的话就去找跳跳龙比试。比赢他,那才叫本事呢!"听了这些话,蹦蹦龙很生气,他马上找跳跳龙去了。跳跳龙住在山那边,蹦蹦龙很快就找到了他。  相似文献   

19.
龙之性德的意义在于承载乾道之变化,彰显"万物资始"乾元之伟大。作为个体,成"龙"的本质在于"具备龙德",而"龙"之性德在承载乾道变化中均不离"至诚之心,忠信之意",因此,成"龙"之路在于"修炼至诚之德"。而修炼至诚之德,非"扩大心胸,长养宏志"不能入圣境。  相似文献   

20.
西方的"龙",英文是"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西方龙在《圣经》里是一种脖子很长、有两翼而性格凶猛的可怕动物,往往与"魔鬼"、"撒旦"同体,被认为是迷惑普天下的典型不良怪物,就是邪恶和暴力的象征。于是,在西方历史神话的典籍中,恶龙往往成为英雄勇士们功成名就的牺牲祭奠品,屠龙故事一再为他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