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原子和分子混合共振四能级系统的量子干涉增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在单模强激光场作用下发生碰撞能量转移,使粒子在相应的能级上产生重新布局.并在一定条件下导致缀饰态能级交叠.结论与实验观测一致。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振能级结构模型,研究了外加场的反旋项对能级系统的影响。并利用缀加态理论给出合理的解释.结果表明,在双能级系统中反旋项主要引起Bloch-Siegert频移,在V-型三能级系统中反旋项将导致Autler-Townes双峰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3.
依据量子理论,计算了Ce∶YAG晶体中三价铈离子的晶场能级和波函数.从理论上阐明了一些文献报导的该晶体中Ce3+离子。4f°5d1组态的第4条晶场能级.并非来自4f°5d1组态劈裂.是更高激发组态的一条晶场能级  相似文献   

4.
核外电子能级高低次序是确定电子填充方式的首要依据。目前,无机化学教材一般都用鲍林(Pauling)近似能级图来作为电子填充和原子轨道能级次序图。但是,鲍林图(图1)并没有全面反映出原子轨道能量变化的规律。(一)原子轨道能级图根据原子光谱,可求得原子外层轨道能量值,从原子的 X 射线谱则可测知原子内层轨道能量。考兹曼(Kauzman)把两者归纳起来,得出各元素的原子轨道能量与原子序数关系图。图2中虚线以上为原子外层(或空)轨道能量,虚线以下为原子内层轨道能量,图中未标出轨道能量具体数值,示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二维模型体系,采用WKB近似方法计算了金属层中电子在晶格场和Aharonov-Bohm势场(以下简称A-B势场)中的能级。得出的束缚态能级表达式中,包含了与A-B势的磁通有关的量,表明层状模型中金属层厚度很小时,能级中存在量子边界和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量子理论计算了PrY2Fe5O12(Pr:YIG)晶体中Pr3+离子的基态磁矩及其温度特性,结果表明,Pr3+离子的4f2组态的晶场能级中最低两个能级相差很小,在超交换作用下,这两个能级的波函数发生较强的混合,从而导致基态磁矩。温度在40K-300K范围内,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较好。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简并态微扰理论,计算了弱外电场中氢原子n=4能级的一级和二级Stark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外电场中,对于一级Stark效应,原来是16重简并的能级分裂成了7个能级;对于二级Stark效应,氢原子的16个态所形成16维子空间,且同一子空间的能级下移相同的量值,而不同子空间的能级下移量值不同.计算结果对弱电场作用下氢原子的光谱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峰 《中等数学》2005,(1):21-22
文 [1 ]介绍了亚历山大学派的学者丢番图 (Diophantus)的发现 :分数组11 6 ,331 6 ,6 81 6 ,1 0 51 6 中任意两数之积再加 1 ,皆为某个有理数的平方 .仔细考察后面的三个分数 ,不难发现它们与第一个分数 11 6 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它们是这样求得的 :1 721 6 2 - 1 ÷11 6 =331  相似文献   

9.
关于原子吸收能量后由低能级向高能级的跃迁问题 ,高中《物理》(试验本 )第五册第二十三章“玻尔的原子模型”中“能级”一节里是这样叙述的 :“原子在吸收了光子或者由于碰撞从别的粒子得到能量后从较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 .如果原子得到的能量大于跃迁前后的能级差 ,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跃迁后原子的动能或其它形式的能 .”而现行高中《物理》(必修本 )中是这样叙述的 :“原子无论吸收能量或辐射能量 ,这个能量都不是任意的 ,而是等于原子发生跃迁的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 .”比较这两种教材的讲述可以看出 ,试验本教材扩大了知识面 ,给出了原子获得能量的两种方式 .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绝大多数学生对试验本教材的这段叙述不能很好地理解 ,他们将这段话中的“原子得到的能量”与原子吸收的能量等同 ,所以错误地认为 :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 ,可以吸收等于或大于两能级差的任意值的能量 .那么 ,原子是如何吸收能量而发生跃迁呢 ?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一简单分析 .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获得能量的方式有两种 :场致激发 (也叫做光致激发 )和碰撞激发 .一、场致激发当原子处在电磁辐射场中时 ,原子和辐射场发生相互作用 .如果电磁辐射场...  相似文献   

10.
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下GaⅡ离子Rydberg态能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框架下,将Martin关于单价原子量子亏损的公式推广到了多价原子(离子)系统.本文依此计算了GaⅡ离子的4sns^3 S1和4sns^1 S0的两个类光谱能级系列的几个Rydberg态.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静电场的能量是由外力做功建立电荷系统 ,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于电场之中 ,电场能在参考点确定的情形下 ,数值是唯一的 ,不因讨论方法的改变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3df,3pd)基组水平上,优化了不同外电场下BF3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偶极矩、电荷分布、分子的总能量、HOMO能级和LUMO能级,在此基础上利用杂化CIS方法研究了外电场下BF3分子的前9个激发态的激发能、波长和振子强度受外电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子结构、电荷分布与外电场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分子总能量随外电场增大而减小,偶极矩随外电场增大而增大;LUMO能级受外场影响较大,HOMO能级受外电场影响较小;分子UV-Vis光谱随外场增加发生红移,激发能、振子强度也受外电场影响,但随电场的变化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3.
带电系统的静电势能是在系统的形成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转换而来的,其总静电能应等于诸电荷元的自能和电荷元之间的互能之和,在电场中没有电荷的地方也有能量,亦即能量定域于电场之中。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计算了极化作用下的极化电场能.将极化电场能与介质形变相应的弹性位能对比,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电极化场能是介质体内的一种"弹性能",与介质形变相应的弹性位能可以转化为动能,与介质极化相联系的弹性电位能可以转化为极化电场能.  相似文献   

15.
电势和电势能是静电学部分的重要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电势和电势能的物理意义,需要将一些容易模糊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电势能的理论分析,对于理解电势的概念,明确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解释电势能、电势、静电力功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讨论解释安培力的两种机制:一是霍尔电场对离子的作用,以及晶格对霍尔电场的反作用机制。二是电流元等效为磁偶极子与外磁场相互作用的磁矩势能机制。两种机制都能正确推导出安培力公式。其结果与电磁学理论经典著作相一致。对洛仑兹力作功进行讨论。说明在磁场中运动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洛仑兹力充当传递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电场线性质、电场力做功、电势能高低三个方面可对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 Since some experi ments made by Yacoby,et al.[1],and Schuster ,et al.[2],that first measured electrontransmission phase through a quantum dot ( QD) ,phase sensitive transports in open mesoscopic ringwith a QD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  相似文献   

19.
静电场的能量与能量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出了静电场在真空和电介质中的能量与能量密度公式,并讨论了电场能与能量密度的物理涵义,同时阐明了电势能、静电能、电场能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了电介质对静电场能量密度的影响,确定了静电场能量的分布规律,表明静电场的能量定域在电场中,电场是电场能量的承载。  相似文献   

20.
电势能、静电能与电场能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了电势能、静电能和电场能的内涵及它们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