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翠 《新疆教育》2013,(3):190-190
课程资源概述。 所谓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本文所谈为广义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功能,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空间的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课内资源、课外资源和信息技术。主要有三个来源:学生、社会、知识。  相似文献   

2.
郑翠 《新疆教育》2013,(7):103-103
1课程资源概述 所谓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本文所谈为广义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功能,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空间的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课内资源、课外资源和信息技术。主有三个来源:学生、社会、知识。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理念的拓展研究,有助于课程资源从"存量"转向"增量";从单一的课程资源"投入"转向"开发"和"发现";从课程资源的"占有"转向"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利用",准确认识和了解课程资源构成要素。职业教育课程资源构成要素包括课程思想资源、课程知识资源、课程经验资源、课程人力资源等四大资源。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理念拓展,有助于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避免低层次重复和"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意识是指人们在课程实施活动过程中,以专门的课程资源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课程资源的实质和类型、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筛选与生成课程资源的意向和能力。合格教师应具有课程资源观念意识、课程资源的主体开发意识、课程资源的生成意识。行动学习、实践反思、对话交流是合格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培植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开发能力较弱、课程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课程资源短缺、通识课程资源结构有待优化、通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和通识课程资源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地方高校应准确定位通识课程的目标,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结构,鼓励院系和教师参与通识课程建设,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6.
课程资源呈现二元对立:城市课程资源成为显性课程资源,而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成为隐性课程资源。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具有城市取向,开发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势在必行。明确界限,区别于城市课程资源,我们要认识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功能与分类;超越界限,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是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课程资源建设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其崭新的性质并不能否决它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增大,课程资源的重要地位也就日益显现。毋庸置疑,就当前我国课程资源建设来说,仍然存在课程资源意识淡薄、课程资源开发障碍、课程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实现课程资源建设优化的路径有构筑课程资源的思维导图、打造课程资源上下一体的开发模式、建立课程资源协调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程以课程资源为依托,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和课程目标达成的保障。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体育课程资源的定义入手,分析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应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实用性等原则,并指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重点探讨了农村学校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从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即文字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活动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论述了农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课程资源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仍存在课程设置"路径依赖"现象、网络课程资源运行效果较差、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淡薄和校长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合理开发和利用高职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校长的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力,将是高职课程资源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学生、教师和课程资源是构成教学的3个基本要素。其中课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要素、内容的基本来源和必要的实施条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个崭新课题。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资源与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的开设要依赖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而农村中学各方面条件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丰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灵活的课程资源生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课程资源是学生美术学习、鉴赏、创造的重要媒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开发并应用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地域性课程资源、民间性课程资源以及网络化课程资源。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美术学习、乐于美术学习,更善于美术学习。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应用,能让学生的美术学习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地方课程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具有地方特点的课程。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建设地方课程的前提条件。从课程资源本身性质角度分为自然环境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三类。开发地方课程资源需遵循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贴近生活、资源共享、教师主体、边教学边开发六原则。地方课程的三种组织形式是:开发实体文本、实践活动课程、组织校内外活动,营造氛围。  相似文献   

15.
课程资源研究概述及发展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课程理论界正式探讨课程资源问题至今,对课程理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框架:在课程资源的基本性质方面探讨了课程资源的含义及来源、课程资源的层次结构、特点;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主要分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价值取向、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的发展、开发的原则、途径及模式、实践开发的主要领域等。在此基础上,课程资源研究的发展路径应立足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地区和学校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上的统筹与协调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的市场化研究;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整体性思维和生态思维;对学科教学开发研究的深入、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分析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肖伊娜 《文教资料》2010,(23):135-136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是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理念贯彻的前提条件。为了更好地为新课程实施服务,教师不仅要利用好显性的课程资源,而且要充分挖掘隐形的课程资源。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程教学中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分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即开发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学生课程资源、开发本土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7.
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是一线教师,应主动吸纳成员,保证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全员参与指导,实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团队化;分层开展培训,促进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专业化。地方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地方自然环境资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地方民俗文化资源、职业技能体验资源、校园特色文化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找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起点;以省、市推荐教材为基础,把握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生长点;多元融合,抓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正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素材。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课程资源,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一、确定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一)从学生出发开发课程资源无论是课内课程资源还是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这个主体上。学生对哪些课程感兴趣,能够并乐意接受哪些课程资源,这是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首  相似文献   

19.
从2001年课程理论界正式探讨课程资源问题至今,对课程理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框架:在课程资源的基本性质方面探讨了课程资源的含义及来源、课程资源的层次结构、特点;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主要分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价值取向、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的发展、开发的原则、途径及模式、实践开发的主要领域等。在此基础上,课程资源研究的发展路径应立足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地区和学校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上的统筹与协调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的市场化研究;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整体性思维和生态思维;对学科教学开发研究的深入、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分析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才、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是课程发展过程中要利用的条件。课程资源的这一定义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课程资源按来源划分,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等。从这样分类来看,我们可知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笔者力图把信息技术和具体学科的课程资源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