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三昧》2008,(1):28-28
一份表达几十家国字头行业报意见的报告,摆放在中国产业报协会会长曹恒武的案头,并同时呈送到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在对国务院“19号文件”表示赞成和拥护以后,这些产业报希望管理部门能够把征订推荐与强行摊派区分开,企业自有资金订报应当视同自费订阅。曹恒武说:“行业报们早一天走向市场,就会早一天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很多报纸,既是行业报协会员,也是产业报协会员.中国产业报协会成立于1986年,现有会员单位84家,是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领导的新闻一级协会,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协会.其会长曹恒武先生多年来对产业报的发展研究颇深,让我们来看看曹会长对产业报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韩冰 《新闻传播》2012,(2):160-161
产业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类报纸"(中国产业报协会会长曹恒武)。据中国产业报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有120多家产业报,其中近百家由中央机关和各部委主管主办,20多家为地方厅局创办,产业报在我国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几年,随着报业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加上都市报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产业报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产业报如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站稳脚跟,谋求生存与发展呢?本文试图通过对产业报历史沿革、自身缺点等方面的分析,对产业报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顺增 《传媒》2007,(11):30-31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行业报也从衣食无忧的"甜蜜岁月"走上了自谋生路的"艰辛旅程".在新形势下,行业报既要高水平服务于所在行业和产业,又要向市场求生存,怎么办?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努力搞好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常云 《青年记者》2007,(20):84-84
行业报是中国经济类报纸的主要存在方式,曾长期担负着中央各大部委机关报的角色,并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走入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行业报通常被称为"产业报",或者叫"部委机关报"、"专业报"或"产业经济报"。1998年中国报协产业报委员会正式提出了"行业报"这一称谓,即专指中央部委所属的全国性的经济类专业报纸,服务行业领域涵盖工矿、交通、运输、建筑、信息、商贸、金融、工商管  相似文献   

6.
提起"档案报",人们就会联想到国家档案局主办的《中国档案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档案行业报.而今天我要谈及的"档案报",却是一份由铁路基层车站办公室主办的、由档案员主编的"档案报",它很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由基层档案员编辑出版的"档案报".  相似文献   

7.
肖景辉 《传媒》2005,(11):27-27
10月26日,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的"中国产业行业类报纸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以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25年发展历程为典型案例,与会的30余位产业行业报的负责人通过"解剖麻雀",共同探讨中国产业行业类报纸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意义上的行业报做法将‘穷途末路',唯有能够服务于产业和市场,能够成为产业经济的促进因素,行业报才能成为产业价值链的一环,才会有生存的可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业报与产业报虽一字之差,内涵却大相径庭。当下,各行各业正面临深化改革,努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有的已步入"深水区"。传统媒体受新媒体冲击、挤压以及同质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举步维艰。作为媒体大军中一个重要方面军的行业报更是面临挑战,同时又是机遇,唯有变革才能重获生机,转型发展是唯一路径,由行业报向产业报转型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金字塔报》的影响力来源于其所拥有的人才宝库,被称为"智慧能源"和"思想库"。埃及《金字塔报》创办于1875年,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很高,早在1988年就被"世界报纸指南组织"列入"最佳国际报纸"。现已从单一的报纸经营产业向多产业拓展,  相似文献   

11.
程金明 《传媒》2007,(6):34-36
如果说,在行业报处在一个强弱分明、起伏不定的时期,谁能提供一副"灵丹妙药",来驱动所有行业报向高端发展,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本文提出的观点,丝毫没有指点迷津的意思.只是从个人的角度、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对目前一些行业报的处境和现象做些探讨.其核心不是说目前的行业报"无路可走"或日"办不下去"了,更不针对那些"如雷贯耳"、"火"得让人眼红的报纸.而是以一孔之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彭波 《传媒》2012,(5):27-30
正关于李庆文,曾有人尊称他为"行业报"先锋,原因是在中国行业报的大家庭中,他主政的《中国汽车报》一直以来都堪称翘楚,更因为2011年12月27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成立的第一家国有产业经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的小报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4年11月1日开始,英国<泰晤士报>全部改成"小报"的形式出版.在此之前,另一份著名的英国大报<独立报>也早巳在2003年9月就开始同时发行大开张和小开张报纸.这种改革被称为"小报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电视读报节目的生存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报摘、报评引入电视,用声画语言来解读报章,这种新型的电视读报节目,这两年可谓异军突起,成绩不俗.凤凰卫视于2003年初开播"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起,就推出一档全新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湖南经视综合频道的"T2区",则主攻晚间9点时间段,主持人王燕以另类读报走俏三湘大地.  相似文献   

15.
左志新 《传媒》2018,(11):8-10,12
6月5日,本刊记者应邀来到中国行业报协会的办公地点,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读报栏,有《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人民铁道报》《中国改革报》等100多种行业报,在办公区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国行业报协会创办于1986年,32年风雨兼程,始终坚持"政治强会、服务兴会、依法治会"的宗旨,始终坚持"政治引领、业务引领、创新引领"的理念,为行业报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注入了强大动力.那么,中国行业报协会是如何推动行业媒体转型发展的?开展了哪些活动?又有哪些行业报极具代表性?其亮点何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姚军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行业报是我国报业中一支独特的力量,在为行业服务中不断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在报业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多年来,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在行业报改革发展中做出了许多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更深入了解全国性行业报的未来走势与当前热点之一的报刊改革状况,记者采访了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先生.  相似文献   

17.
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1985年创刊的《中国化工报》,由于较早开始了市场化运作,不断深入行业,贴近企业,日渐成为业界公认的行业权威媒体。在行业深度报道上的独特优势与社会综合类报纸相比,产业报在行业深度报道方面有其独有的竞争优势。产业报拥有一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编辑记者,具有做好产业深度报道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8.
"内容为王"是平面媒体立足传媒业界的不二利器.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业报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变化,加之先天存在的不足以及报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报遭遇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为寻求报道内容上的突破,很多行业报走出传统报道领域,广泛借鉴综合性媒体的成功经验,增加民生内容,体现人文关怀,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行业报报道民生,为行业报的发展注入活力,不仅迎合了媒体发展潮流,也是其自身"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双向服务"办报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行业报:“要行业”还是“甩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省行业报系统,山西工人报是惟一蝉联7年"山西省一级报纸"的行业报。在全国工人报刊系统,山西工人报是获得国家最高新闻奖和本省最高新闻奖数量最多的工人报。作为一张行业报,山西工人报为何能在竞争激  相似文献   

20.
谢耘耕  倪握瑜 《传媒》2006,(12):18-23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 作为最能引导潮流的创意产业,中国传媒业在这一年注定风生水起. 从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急流勇进,到新兴媒体开始向传统媒体与产业伸出和平之手的善意之举2006年,中国传媒业在经历了2005年的惊醒、迷茫、元奈后,无一不开始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各种调整与创新,新老媒体正经历一次涉及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