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由此可见,做人、做事、做学问,此三者中,做人是最低保障,也是最高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阳。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为此感到很骄傲。我也一直在努力,在探索。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学习,如何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感受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种媒体频频报道了中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这种沉重的现象启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把“生命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主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关注生命,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更要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营造生命课堂,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徐琴 《天津教育》2002,(4):29-31
我下学期就要到外地去读书了,今天是我给这个班上的最后一课,也是当该班班主任的最后一天。看着班里那几十个可爱的学生,告别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无奈中我还是委婉地与孩子们道别了。谁知话一出口,学生齐声说:“老师不要走!”紧接着从教室后面传来一阵低沉的哭泣声。我吃了一惊,原来是坐在后排的男生刘波为我走的事哭了。我望着同学们充满信赖、留恋和感伤的表情,尤其是刘波的表现,我的眼眶湿润了。面对此情此景,我百感交集。为了这个班的每个学生,我不知操了多少心,牺牲了多少节假日,走过了多少夜晚和晨曦。望着刘波那饱含泪…  相似文献   

5.
这是我在批阅学生作业时遇到的一篇随笔,现摘录如下: 老师,谢谢您  相似文献   

6.
李黎红 《成才之路》2012,(20):81-81
“老师,老师,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是快乐呀!”这是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慨。看着孩子们幸福的笑脸,我也感动了。虽然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副课,但我发现孩子们渐渐喜欢上这门课程了,他们说:“老师上你的课,就像是我们在和知心大姐姐交流,好多心里的烦恼都跑了。”我知道,这是体验教学的功劳,是学生用身心感受产生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走进学生的心灵。特别是单亲学生,能否走进他们的心灵,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师,每天都感到教学工作具有挑战,每天都要迎接具有挑战性的学生,每天都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智慧与艺术显现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创造性的开展上,最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生命性得到提升,学生生命性得到唤醒,人文精神在课堂和管理中得到提升、共鸣.  相似文献   

9.
在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通过共同探讨、交流和学习,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以下就是山东省胶州市大同小学的李倩老师对于这次论坛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0.
近期笔者参加了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班主任远程培训",收获颇多,先就感触最深的"沟通方式"谈一谈。在学习"如何和学生沟通这一板块"时,笔者不  相似文献   

11.
雷琴华 《成才之路》2012,(23):34-34
某日在教学《明天我们毕业》时与学生一起聊到了一个话题:小学六年,你最喜欢的班主任是哪一位?"目的是想和学生们一起回忆一下曾经教育过他们,并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借机激发他们对老师的感恩之心。没想到学生们竟异口同声地回答到没有!复问,答案还是一样。那一刻,我沉默了,甚至有点气愤。是呀,六年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六年里,哪一位班主任不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冯德鸿 《中国教师》2009,(Z1):506-506
<正>教育是复杂的、艰巨的,教育的对象更复杂、更艰巨。现代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转型的关键时期,他们性格各异,个性兀立,一个个激情飞扬,又有些桀骜不驯的样子。在教学中,如果不关注这些个体的实际情况,也就难以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多年的教育教学,我渐渐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同样也会走近你,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彩凤 《儿童音乐》2008,(11):48-49
[背景分析]北京时间5月12日14:28分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汶川县是震中,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原本我的课是按计划给学生正常上音乐课的,可是地震后第一个星期一的早上到了学校后,我突然改变了主意,要让学生感受一堂别样的音乐课。给他  相似文献   

15.
李霞、徐吉志在《中国教师》上发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反思》,反思之一是“课堂上你真的关注学生了吗?”中说,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性行为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6.
翟少斌 《师道》2006,(2):40-40
传统教育的弊端,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通过实践验证得到个人学习的成功感、满足感的情感体验。综合实践课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有真情、有真趣、自立、自信、自强,从而充满了个体生命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动起来,使学习成为自主活动。我们都认同这样一句话“听了,我知道;看了,我理解;做了,我记得”,但是我们给学生“做”的机会了吗?有的是简单地象征性地组织学生去“做”,有的则完全由老师代“做”了,然后把这些理论强加给学生,让他们去背、去记。学生对这些结果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们没有了自主,缺…  相似文献   

17.
马继红 《快乐阅读》2013,(11):101-101
从教十多年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上好每一节课的法宝。那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吐真言,说真情,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益呢?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学校为了学生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而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培育生命意识、学习生存技能、提升生命品质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只有课程化,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但要课程化,必须找到生命教育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9.
董永飞 《教师》2011,(36):13-13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离开了人性,离开了爱,就根本谈不上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师生共同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