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先在线脑端点处打一个结,再用连接钓竿一端约20厘米长的钓线,返折后打一个结,形成一较大线环,再于线环的端点处打一个小结,留一个很小的线环尾(图1)。2.将较大线环绕成(图2)形,再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O点,再把线环1、线环2向内自相对方向旋转各270°(如图箭头所示),然后两个线环相合,穿入线脑(图3),用左手捏住线脑结,右手拉住钓线稍向后用力,线即被收紧,连接完成。3.拆线时,用左手拇、食指捏住线脑结,右手拇、食指捏住钓线线环尾或小结,向后轻轻一拉,连线即松动解开。本连接法的优点:①钓线与手竿连接简便…  相似文献   

2.
李益 《钓鱼》2005,(19)
1.过去我们在使用传统钓时,往往都是用主线在竿稍上打个死结,每次收竿或打窝子时都感到十分地麻烦。后来笔者考虑到在主线的一端打一个结,再用连接竿一端约20厘米长的钓线,返折后打一个结,形成一较大线环,再于线环的端点处打一个小结,留一个很小的线环尾。2.将主线一半绕成环形,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交点,再把形成的线环向内旋转各360!,使两个线环相合,穿入主线,左手捏住线结,右手拉住钓线稍,套住竿稍向后用力,线即被抽紧,完成线组与竿稍的连接。3.收竿拆线时,用拇指、食指捏住钓线线环尾或小结,向后轻轻一拉,连线即松动解开。这样连接的优…  相似文献   

3.
线脑 线脑是溪流竿、鲤鱼竿、鲫鱼竿等手竿竿尖端部粘接的空心软线套。它是专门为钓线与钓竿的连接所设置的。其长度一般为3~4cm,是采用化纤材料编织所成的。使用时,先将线脑的前端结一个死节,然后将钓线的母线一端对折结一个活“猪蹄节”,套于线脑上拉紧,即完成了钓线的母线与钓竿的连接组合。 如要结下母线时,只要拉动“猪蹄节”  相似文献   

4.
一、钓具的选择。3.6米或4.5米硬调手竿一支。也可以用3.6米或4.5米的手海两用竿当手竿用。手海两用竿用起来虽然不像手竿那样灵便,但在绕线轮曳力的作用下,它可以有效地控制鱼的冲撞,大大降低跑鱼的几率。二、钓组的搭配。1.钓线。如果用手竿,钓线可适当粗一些。但并非越粗越好,应该是同样拉力的线能细则细。一般选择2.5~3.5号  相似文献   

5.
一、串钩钓法1.钓组制作:①取钓线一根为绑钩线,两端绑钩后长度约15厘米(此为一对钩,要求钩要锋利)。②取相同号数一根60厘米钓线为脑线,在距其下端20厘米处与绑钩线中点,将二者并行打一普通结,拉紧(如图1)。③将绑钩线两端对凋,在打结处再打一普通结,将各股线拉紧(如图2)。④在脑线上按上述方法向上在距此结15厘米处再系另一对钩(可  相似文献   

6.
这种脑线扣结的新打法是:将已拴好双钩的脑线定好钩距、找准折点(A点)。在距折点约3—4厘米处将双线再对折(B点),形成双线圈环。把双线圈折点穿过连接环约一半长度,再把双线圈穿过单线圈环。接着抽紧单线圈环,使对折点(A点)对准定位在连接环上。然后把双钩线穿过双线圈中间,并用食指、拇指捏住结点,再徐徐抽拉双脑线,拉紧即可(见图1~4).  相似文献   

7.
转环越做越小,要想与钓线连接牢固,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如何处理这一情况呢?在最近几年,转环和钓线的直径都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辫线),这就使得钓手想要将钓线打成线结与转环牢固连接成了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我想我并非是唯一一个对此头痛的钓手。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1.硬塑管(废圆珠笔心一段)l根,长度按绕线量多少自定。2.弹性胶管(用橡胶管或医院用的硅胶管均可,内径以能紧密地套在硬塑管上为宜)两小段,每小段的长度6-10毫米为好。3.太空豆1枚。4.钓线若干米。二、制作:①将两小段弹性胶管依次穿在钓线上。②在硬塑管的一端,离顶端约5毫米处钻一小孔(能穿过钓线即可),将钓线穿过小孔后,折成双线打一死结,形成一个线环。③线环穿过太空豆,前端保留线环形状,再将线环死结抽进硬塑管孔内。④把一段弹性胶管套在硬塑管上压住钓线,使其不能滑动。⑤将钓线缠绕在硬塑管的中部…  相似文献   

9.
拉晃     
拉晃,由于地区不同,有多种叫法,有的称“抬钓”、“抬线钓”和“骑河钓”等,这是一种一线多钩的垂钓方法。它的基本结构是在钓手跟前设两只大小相等的绕线轮,一只轮装钓线,并在线上另接带钩的子线垂钓。另一只轮装同样粗的线,作牵引钓线的拉线。在水的对岸──可以是河的对岸,或山塘水库一角的对岸,总之可以将两线引渡过去的地方均可施钓──坚一木棍,在棍的顶端平装一只能自由转动的线轴,将双线越河牵过,连接后置于线槽内,使两线均可往复收放。下钩时摇动收放线轮,将钓线牵引到设想的钓点,鱼咬钩时摇动钓线收线上鱼。现将它…  相似文献   

10.
一、钓线直径 1.工具:铅笔一只(或用一节钓竿),带有毫米刻度的直尺一把。2.方法:从钓线盘上拉出约15厘米长钓线,左手持铅笔,拇指按住线头3~4厘米处,右手握线盘拉直钓线,在铅笔上并排单层密绕10圈(细线可  相似文献   

11.
一、竿、线、钩、坠的选择 钓竿采用手竿或海竿。手竿宜选用4~6米长的中硬调竿,配3.5号的主钓线,钓钩用无锡产绿波317~318或相似的长柄鱼钩。海竿垂钓用串钩较好,它便于夜间抛投,脑线与主线不容易缠绕,还能提高上鱼率。组装串钩如用4号线为主线,宜用3号线为脑  相似文献   

12.
手竿底钓     
底钓是将饵钩投于选定的钓点,使其落入水底,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的鱼类。现介绍一下手竿底钓的方法。(1)带浮漂钓法: ①配长线钓法:在竿尖连接一根与竿等长或略长于竿的钓线,线的另一端连接饵钩,配置坠子和单体浮漂。垂钓前,先依钓点的水深调定浮漂的位置。饵钩沉落水底后,浮漂应呈直立状态,上端露出水面2厘米左右。下钩前,可在选定的钓点投撒诱饵,然后挥竿将钩、坠投甩于钓点。每次投甩时,要尽量使钩、坠较准确地落于选定的同一钓点,以便提高垂钓效果。投甩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或双手握竿,先慢慢向后悠竿,将钩、坠带到身后,随即适当用力向选定的钓点方面挥竿,借助竿的弹力,将钩、坠甩到钓点。另一种是右手握竿柄,柄端紧贴肘部、竿体略向下倾斜,竿尖指向钓点,左手捏住坠子上方的钓线,然后右手迅速扬竿,左手同时松开钓线,使钩、坠在扬竿的瞬间悠去。悠出后,右手随钩、坠的下落,同步将竿放平。  相似文献   

13.
加贝 《中国钓鱼》2004,(11):8-8
一、钓具的配置 1.竿、线。我所使用的是5.4米和6.3米两支硬调手竿。5.4米手竿配上过线圈和手轮。主线都是直径0.28毫米的强力线。脑线为直径0.26毫米。  相似文献   

14.
垂钓多年,在钩线系法与竿线连接方面摸索出几点做法,自认灵活方便,垂钓效果不错。其他钓友也觉得我开竿收线比较快,有的还加以效仿。现将我的做法介绍如下: 1.鱼竿与钓线、主线与脑线皆用卡子或转环连接,开竿、收竿、换线与更换鱼钩都较为方便迅速。  相似文献   

15.
李寒停 《钓鱼》2004,(8):15-15
不论手竿或是海竿,在线组的最前端,一般细于主线的一段钓线或连接鱼钩与返捻环的一段短线称之为子线(也称脑线)。子线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鱼获量的多少。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得到一些体会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绑钓一法     
方法很简单,唯一的工具就是一段(5~8厘米长)吸食口服液用的细塑管,绑钩时将塑管与钩柄平行,用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另一只手将渔线从里向钩柄端顺序绕线,绕4~5圈之后,捏钩的手指把绕好的线圈同时捏住,防止散开。然后将线从塑管中穿过去,从另一端抽出,顺势也将塑管从绕线的环中抽出,捏钩的拇指、食指不要过早地松开,免得绕的线环错乱重叠。拉紧两端线头,使其缠紧钩柄,剪去底端多余的线头,一只钩就绑完了(如图)。绑钓一法@畅惠泉!黑龙江齐齐哈尔  相似文献   

17.
①取20厘米长钓线数段,先绑几只单钩备用。 ②取一枚缝衣针,针尖儿向下,针鼻儿朝上。左手的拇指、食指捏住主线、针及绑好钩的脑线。注意:脑线的钩在上,留出钩至捏住的部位的脑线长度约为6厘米。 ③以针和主线为轴心,右手捏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钓点水域的深浅不同,对垂钓时脑线的长度要求也有所不同,造成我们每次出钓往往要准备几套钓线或脑线,以备不同的水域垂钓。能不能用一套钓线,经过调整而适用于不同的水域(也就是说可根据水的深浅情况任意调整脑线长度)?笔者有一法,如下:用一根70厘米长的脑线,在二分之一处对折,然后,套入太空豆和通心活坠。于对折处的一端系结在连接环上。线的另外两端系结上所需的鱼钩。这样,一个可调性脑线的钓线就做好了。它可根据你的需要,在35厘米的范围内,只要移动太空豆,就可调到你所需的脑线长度,这样就省去了临时换线(…  相似文献   

19.
海洋 《钓鱼》2006,(23):14-15
造成断线的的主要原因钓线偏细。碰上大鱼咬钩,钓线太细承受不了鱼的强大冲击而被拉断。钓手在出门垂钓时,一定要先了解所钓水域里的鱼情,向塘主或周围的居住户了解鱼种及鱼的大小,根据鱼情选用相应规格的钓线,要明确钓什么鱼,用什么线,这点非常重要。不要只求灵敏,忽略实效。例如;钓鲫、鳊,可用稍细一点的钓线,而钓鲤、草、青、鲢鳙鱼则要使用线径较大一点的钓线,确保上鱼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7日晚,我在伊犁河中哈交界处用直径1毫米的“华表”牌钓线做主线,以直径0.8毫米的“华表”牌钓线做脑线,拴伊势尼15号钩两只,钩上穿数条大蚯蚓,用200克左右的石块做坠子,将钩饵投入较深的稳水处,钓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