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是设一个规模庞大的的信息部门还是借助更多资源外包?设立CIO还是不设立CIO?在当今中国企业充分认识到了信息重要的时候,信息化建设的机制问题被提上了议事化日程,因为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信息化越是深化它与企业管理体制的关联度就越高。尤其在今天的企事业单位中,信息部门还是一个成本部门,它需要低投入,高产出。因此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对企业的运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问题性报道,采写难,在企业报采写问题性报道就更难。然而它的生命力,影响力和作用力却远远胜于一般性报道,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索。[编按]  相似文献   

3.
做大做强是很多企业创业时的理想,但当一个企业的规模真正壮大起来,涉及市场、技术、产品、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如何正确地审时度势,制订出相应的对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关系到企业生死成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记者韩阳)3月18日,曾因“打伪书”而成为风云人物的姜汝祥博士携带新书——《请给我结果》来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与读者进行交流。姜汝祥认为,中国企业如果把企业成长的基点,放到员工的成长上,那么我们就获得了企业持续成长的真正动  相似文献   

5.
姜波面临的IT问题,首先是一个集团管控的问题。集团应当怎么管下属企业?对于具体业务的情况应当管多少?监控的力度应当多大?只有先确定这些问题,才能确定IT部门应当怎么做。所谓集团管控,就是如何处理企业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关系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关注解决权力分配和灵活性的问  相似文献   

6.
实时企业     
《电子出版》2004,(10):11-15
"实时企业"是一个目标,是多数企业向往的境地。如何使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变成实时的?如何将外蜀的信息实时传递给企业中的有关员工?如何保证企业内的信息有选择而可控地向外传递?这些问题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还不存在,但是在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所有的问题都应运而生,甚至越来越多的问题还在明天等待人们去发现和解决。最新的解决方案或许就来自最时髦的技术--即时通信(1M)。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宇航出版社为例,分析探讨了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如何以企业身份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形成市场化用人机制,做强做大企业,担当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ERP实施的成功率有多大,实施之前企业应该考虑哪些问题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选择ERP,需要分析选择ERP软件产品的要素。选择一套软件产品是实施ERP之前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现在社会上的ERP产品纷繁复杂,品种多样,高中低档,国内的、国外的、价高的、价低的,要选择一套真正适合企业的,确实比较难。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交易也是不透明的,因为像ERP这样复杂的管理软件很难从外观上辨认出质量的好坏,从厂商的介绍和说明也看不出来,从演示产品中仍然很难区分20万元的产品和200万元的产品到底有哪些区别。即使看看成功用户,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那幺,企业在选择ERP软件产品的时候,究竟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我认为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来考虑。  相似文献   

9.
《出版广角》2005,(4):52-53
今年年初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姜汝祥以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公布了来自正规出版社的百种伪书名单,包括出版社和图书名称,在出版界引起极大反响,使他成为打假新闻人物。2月25日14:30,人民网邀请到民间反“伪书”第一人、姜汝祥博士作客文化论坛,和网友就“伪书”话题进行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6,(6):12-13
各位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就媒体和通信之间的融合问题进行沟通。我今天想谈的题目是关于第五媒体的问题。从电信运营企业来讲,如何看待第五媒体,以及如何考虑它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国有出版企业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如何加强对国有出版企业的监管,我认为应建立健全企业监督制约机制,其中的关键是必须强化并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如何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27个报业集团,应该说,这27个报业集团都有经济实力、人才实力,都有权威性。挂牌之后,都在研究做大做强的路子。但是,在集团发展的道路上,却受到两个瓶颈的制约。哪两个瓶颈呢一是兼并报纸难,二是异地办报难。这两个瓶颈不打破,报业集团就难以发展,只不过是翻块牌子而已。先说兼并报纸问题。集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扩张。要扩张,就要兼并。兼并是什么就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大的吃掉小的,强的吃掉弱的,资产进行重组,资源重新配置,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在我国的企业界,已是司空见惯、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3.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是我国传媒业界经营较为成功的大型企业之一。这个集团在不长的时间内通过各种经济手段,使传媒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它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其实施了品牌拓展战略。研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品牌拓展战略,对于我国的传媒业界如何壮大传媒经济,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化领域最具产业特征的行业,出版体制的改革已拉开了序幕。出版业从传统的事业单位转向现代出版企业,可以在新的企业制度中获得解放,但转制过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也同时摆在了出版人面前。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把握好机遇,获得新的发展?这是值得每个出版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之所以成为一种事业,是由于它传播刚刚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为大多数人共同关注的事实。“共同”的范围越大、程度越高,新闻的意义就越大.影响越广泛.其作用也就越强烈。如果将新闻机构在新闻报道中对这种“共同关注”的获取称为大意识的话,那么,被称作小报的企业报也要拥有这种大意识。企业报天地小,版面窄,读者单一,专业性强,如何体现出大意识?从编辑、记者的角度看,关键是要手握三寸笔,心装天下事;耕企业三分田,观社会之大气候。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难,而企业报进行舆论监督尤其难。作为企业党委和群众喉舌的企业报,如何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需要,是企业报为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作用的需要,也是企业报赢得读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企业报受到企业有形或无形的制约,周旋的圈子小,受众的读者少,都在一个企业,低头不见抬头见,吹喇叭唱赞歌愿意听,倘若想说个“不”字,那可就糟了,通过各种关系,给报社施加压力,以后再去采访,冷淡你,刁难你,向企业领导告你的状,甚至有人会来到报社寻衅闹事。尽管企业报进行舆论…  相似文献   

17.
王伏梅 《兰台世界》2004,(12):33-34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难一直是企业档案工作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理念里,当人们赞誉一个企业时,往往首先会谈到它的规模,它的业绩,它的财富.虽然近些年来,"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形象"之类的词汇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还是一直在把"强"与"大"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这从"500强"、"100大"等社会对企业的评判标准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本书提出了中小私营企业的"种属"问题,是传统的"作坊"还是现代工业化的企业,把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聚焦到"物种"的改良上,从而引出了主题:中小企业不是做强做大的问题,而是如何做成真正的企业的问题。本文选编自该书的自序。  相似文献   

20.
出版社转企改制后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如何设置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是出版界至今仍悬而未决的问题.出版企业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障碍在哪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根本途径和标准是什么?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结合当前出版企业在转企改制、构建法人治理结构中遇到的困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已经改制或者正在改制的出版企业的公司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