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华 《语文学习》2010,(3):42-44
《小石潭记》是中国古代山水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作者以细致人微的手法,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与景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阅读此文,从柳宗元的身上我们可以考量古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落魄失意之时面对青山绿水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章清丽中蕴藏幽怨,宁静里包蕴禅机。“清”与“寒”的境界,抒发出作孤标傲世的思想格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小石潭记》是古代写景散文名篇,自然教学的重点就是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同时体会作者借描写景物所表达的情怀。而教学方法则采取"问题探究式阅读法",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4.
“同课异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研模式——不同的教师针对同一教材内容,运用多元化文本解读思想和差异性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借以收到互相启发与借鉴、共同提高与发展的效果。“同课异构”注重教师个人思想和文本理解的多元化,在教材把握和教学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于教师把握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在“思想交换”中打开...  相似文献   

5.
《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除最后一课是古代诗歌外,前四课都是山水游记性散文,并且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而《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在这篇不到200字的作品中,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  相似文献   

7.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②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人景的写作特点,学会鉴赏情致化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寄情山水的情结,山水之间的乐趣令人心驰神往,古代文人通过游记和山水诗歌将寄情山水的足迹流传了下来,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背后多是被迫放弃社会责任的无奈感。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小石潭记》这一篇山水游记的佳作为例,通过分析其中山水之景描写和文人的山水情怀,在多元化的解读中实现教学创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内心“乐”与“忧”的一次挣扎,学生只有回归文学现场,深入走进创作主体,才能真正领会多重际遇下的复杂情感。教学实践中顺应学情,无痕推进此篇,为学生搭建可以操作的三个教学支架:抓闲笔,理背景,比类文,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思维,真正让学生从学习走向“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0.
《小石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在教授这一佳作名篇时,我采用背读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得以提高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用于短小精美的文言文,其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上,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隋、意会其理,达到“言似出于吾之口,意似出于吾之心”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构建和谐互动的教学平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姚晨 《学语文》2013,(1):20-21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笔笔透着"奇",处处含有"奇"。解读这篇文章,可从一个个"奇"字入手。一、水:"奇"在清柳宗元笔下的水,声可闻,色却不可见。其声奇,奇在声犹在耳。"隔篁竹,闻水声",一个"隔"字,已显水声清脆。再用一个比喻"如鸣佩环",水声不仅更添几分清脆,那玉佩玉环碰出的玎粴声似乎已在读者的耳畔回荡;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而<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在这篇不到200字的作品中,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并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与景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集中表现了柳宗元既忘情于山水又抑郁苦闷的矛盾心情.  相似文献   

14.
这篇散文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清幽美妙,刻画出凄清的境界,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抑郁忧伤之情。散文中作者十分重视围绕这一中心选景,使景物非常突出、集中。而文章题目是“小石潭记”,文中就紧紧围绕“潭”字选景,文中“潭”字共出现四次,都是为写景服务。为此,我们应抓住“潭”字,围绕“潭”字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脍炙人口,世代传诵。《小石潭记》属新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之一,其教学重点是诵读和体会抓住特点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难点是体会文章的景中之情,与作者对话。一、诵读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其间,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更有文化的传承、智慧的汲取。诵读是走进文言文的第一步。客观规律表明,语言学习不是靠对语言的理性分析而是靠语感的培养来进行的。文言文的诵读就是对文言语感的培养。诵读就是要…  相似文献   

16.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一篇山水游记。它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深入研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会发现文中有多处矛盾不可解,柳宗元纠结复杂的心绪流淌在字里行间.文章以沈德潜对柳宗元的评价“不怨而怨,怨而不怨”为抓手,从三方面探究文本的矛盾之处:小石潭“美”与“僻”的矛盾;游鱼“有”与“无”的矛盾;柳宗元“乐”与“凄”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 教学目标 1.疏通文章,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捕摹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3.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  相似文献   

19.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作者观察入微,描摩细致,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特体验。面对一篇学生已经上过的课文,面对一篇我第一次授课的古文,面对新课程的一系列新理念,我如何把这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在不断积累文言词语的基础上,理清题目与内容的对应关系。2.通过品味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结合、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探究“清”字的妙处。【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2.通过品味环境、景物的描写,窥探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