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书的故事》以书为线索,叙述了三十年代发生在年轻的公共汽车卖票工人与鲁迅先生之间的一件事。“书”是联系故事中两位主要人物的纽带。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1.鲁迅先生托人代售书;2.卖票工人想买书;3.钱少买不起书;4.鲁迅先生慷慨赠书;5.读者“买书”给鲁迅先生的安慰和鼓舞。其中,第一、四  相似文献   

2.
《雷电颂》节选自著名诗人、学者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这些抒情独自,像狂风席卷天地,如惊雷震撼山岳,似闪电劈开长空,气势磅礴,雷霆万钧,是屈原悲愤感情的总爆发,是全剧的高潮。  相似文献   

3.
《书的故事》以“书”为线索,叙述了发生在年轻的卖票工人与鲁迅先生之间的一件事。 “书”是联系故事中两位主要人物的纽带。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1)鲁迅先生托人代售书;(2)卖票工人想买书;(3)钱少买不起书;(4)鲁迅先生慷慨赠书;(5)书带来的安慰和力量。其中,第一、四两部分以鲁迅先生为主,第二、三两部分着重写卖票工人,而第五部分,即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则写了  相似文献   

4.
[导读]本文选自《汉书·杨敞传》。杨恽(?-前54),字子幼,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是丞相杨敞的儿子,司马迁的外孙。恽素有才干,好结交豪杰、儒生,在朝廷上很有名望。宣帝时因告发霍光子孙谋反,封平通侯,升中郎将,官至光禄勋(即郎中令)。恽为人廉洁公平,但好揭发别人的隐私,因此,遭受同僚的怨恨。后来,宣帝近臣太仆载长乐上书告他平时语言不敬,遂免为庶人。后又因发生日蚀,有人上书说是由于杨恽骄奢不悔过所致,宣帝便将他逮捕入狱,并搜出他写给孙会宗的信,于是判定大逆不道的罪名,腰斩。其妻子被流放到酒泉(今属甘肃)。同杨恽友好的官吏,包括孙会宗一律罢官。本文是作者因胸怀不平,嬉笑怒骂,遂发为文章。表现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出敢于向权贵挑战的性格。历来论者以为有其外祖父司马迁《报任安书》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每个小学生到毕业之前,都要能独立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领会文章含义。 由此可见,诸多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段是基础。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面对一篇文章的分段而感到束手无策。怎样使学生会分段呢?我们知道,每一篇课文,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是题目。题目是概括诗或文的词句,是全文的精髓。因此,只要我们能紧扣课文题目,便能理清文章脉络。  相似文献   

6.
文章的思路,反映了作者的思路。作者的思路往往体现在文章的段落层次结构上。掌握了文章的思路规律,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下面,我以《林海》一课为例,谈一下粗浅做法: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  相似文献   

7.
《斧子的故事》是一篇神话故事。课文赞美了一个穷孩子诚实的品质。内容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易懂。根据教材特点可采用分步导读法设计教学。 一、拼拼读读,了解内容 本课是阅读课文,因此每个汉字都注有拼音。揭示课题后,强  相似文献   

8.
《书的故事》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形象鲜明,字里行间饱含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怀和青年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感激之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佳作。老师可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脉胳,以词语  相似文献   

9.
《书的故事》是新编六年制小语课本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唐弢。它通过一九三二年鲁迅先生进书给一位青年汽车售票工人的事,反映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深切关怀和青年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这篇课文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可以从四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简要地讲当时险恶的社会环境和鲁迅先生冲破重重压力,为青年提供进步书籍。课文开头讲一九三二年,鲁迅先生在上海。那时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当局对进步书籍控制很严,  相似文献   

10.
(一)【自学重点】渔夫捕鱼,无意中从海里捞到一个胆瓶的经过.【简要导析】《渔夫的故事》叙述了一个渔夫在海上打鱼,捞上了一个胆瓶。不意从胆瓶中放出一个魔鬼。魔鬼恩将仇报要杀渔夫,渔夫机智地降服了魔鬼的故事。本文中有许多字、词,要注意它的读音准确,意思要理解清楚。如:1、什么都没有捞(lāo)着。捞:从水或其他液体里取东西。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本文作者林觉民就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农历3月26日夜四鼓)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从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出发,论述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特点,指出要把握SEFC,必须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并重,结构与功能并重,培养读写能力为主,听说为辅,以学生为主体,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教师应坚持钻研教材,认真做好教后反思笔记。  相似文献   

1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人们往往陶醉于绮丽的自然风光,也激赏那些能够再现山水佳境的文字和绘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一篇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秀丽清新的山水小品。文章所写的是浙江自富阳至桐庐这一段富春江上的山水之美。文章一开头就点明出游的美好环境:天气晴好,山光水色更加明净。这样,景物也才看得更为真切。“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则是说明作者是泛舟江上,心情闲适,不是匆匆赶路,而是流连山水。观景点是在江上舟中。作者将自己置身于画境之中,也很自然地把我们引入了画境。“奇山异水,天下独  相似文献   

14.
《饲养员赵大叔》(五年制第七册16课)是作家马烽写的一篇小说。课文记叙了饲养员赵大叔精心喂养牲口的事,说明赵大叔对牲口有深厚的感情,从而塑造了一位关心牲口、热爱集体的优秀饲养员形象。 (一)抓总起句,理清脉络课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赵大叔喂牲口真有意思”。然后作者通过观察及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边喂牲口边跟牲口说话”、“给牲口起名字”、“关心母马‘金皇后’”三方面具体说明“赵大叔喂牲口真有意思”。板书课题后,教师出示思考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相似文献   

15.
适合年级二年级。导读目标⒈有效激发学生阅读《365夜故事》的兴趣,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⒉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⒊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感受童话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爱读书以及保护书的良好习惯。导读过程一、回顾读书历程,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故事呢?(学  相似文献   

16.
一、自读课文学习这类课文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凭空就能养成的,必须指导学生自己阅读,逐步“历炼”;切忌由老师包办代替,逐字逐句串讲。常用的方法是,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读通文章,遇到难点、重点的地方,由老师点一下。例如:1、游“孔子东游”。这个词,课本上没有注释,学生很容易犯“以今解古”的毛病,认为是“游玩”。甚至在有关专著中,也有人将“孔子东游”译为“孔子往东旅行。”(《中学文言文译  相似文献   

17.
《书的故事》是小学语文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主要写了鲁迅先生送书给汽车卖票青年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青年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和感激。质疑问难时,学生突然问:“课文中写道……进来了一个穿黄制服的青年(汽车售票员),这个青年帽子戴在后脑勺上,帽沿下露出乌黑的头发……而课文插图上画着的汽车售票员为什么没有戴帽子?这是不是图画错了?”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有了写作内容、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的基础上,就要提高写作思路,理清脉络,让学生练笔:一、理写作序列:即让学生按「写景→状物→叙事→记人」先后顺序分别集中练笔,以便各个突破。景和物是客观实体,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头脑中有图象,写起来不发愁,这是形象思维的训  相似文献   

19.
【导读】我们几乎每天都和书打交道,甚至靠书吃饭,靠书获得内心生活的支撑,却很少去想:书是如何演化的?不同的时代,书的模样有什么不同?伊林《书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几千年来人类如何靠文字、图画、印刷来积累、传播、普及知识的历史——由活的书、石头上的书、芦叶上的书、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词鉴赏,命题人为了防止考生猜题押题,诗歌材料有越来越偏的倾向,这不仅为难了考生,同样也给中学语文教师出了一道难题,许多考生临考之际对这道题仍然感到茫然无措。有没有比较容易理解的“捷径”好走?能不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抓手”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