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在社会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学校教育 的关键部分。我校虽然起步较慢‘但在不断的探索、总结、发展 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 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多次帮助过心理出现困惑的学生,他们 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引导的渴望 心情‘告诉我们了解孩子、教育子女要更多的关心孩子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我习惯性地环视一周。与每个孩子的目光相遇时。他们个个是两眼放光。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看着孩子们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我欣慰。我也不失时机地用孩子们能读懂的眼神向他们传递着我对他们的赞赏和鼓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正是通过这扇窗户走进了一个孩子的心灵。那是一次攀岩游戏,由于攀岩有一定的难度,班上的几个男孩子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正在我焦急的时候,恰好看到高高的攀岩墙壁上活跃着一个熟悉的灵巧的身影。我冲着那个身影喊道:“尧尧小心点。”上面的男孩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他缓缓垂下了头,缓缓地下行。站在我面前的他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陈老师,我错了”,尧尧的声音怯怯的。“你哪儿错了?”尧尧的紧张使我莫名其妙。尧尧不敢直视我的目光:“我不该爬那么高,我不该,我……”他那受惊的样子把我逗笑了:“尧尧你…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孩子视野广了,掌握的知识丰富而多元化了,个性开始张扬了,在班集体建设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的"盲区"。这就要求我们彻底的抛弃笼罩在教师头上的光环。以一颗平实、真诚的心走进孩子的心灵,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孩子,读懂孩子,从"管人"过度到"育人"、再由"育人"向着"育己"转变,真正实现班主任角色的转换,实现班主任思想境界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还记得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1981年创作的童谣《阁楼上的光》吗?那首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却洋溢着天真童趣、映射着孩子心灵世界的歌谣——阁楼上孤灯一盏。尽管门窗紧闭,漆黑一片,我却看到微光在闪,那是什么我全知道,阁楼上孤灯一盏。站在外面我看得见,我知道你就在里面……往外偷看。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孩子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相似文献   

6.
晓风残月:新浪“高三家长博客圈”资深成员、新浪博客资深博主,她根据自己陪伴孩子备战高考、帮助孩子成功走进理想大学的切身体会,常年撰写高考咨询、备考交流等方面的博文,受到家长和考生的极大欢迎。  相似文献   

7.
杨柳岸 《教书育人》2007,(10):59-59
他是一个谁都不喜欢的男孩,虽然他有着匀称的身材、白净的皮肤、笔直的鼻梁。他常把同学放在宿舍的零食自己拿来吃;寝室里换下的衣服一堆又一堆,床上还不时出现一大片湿印,尿味熏人;基础课,不交作业是家常便饭,任课老师催急了就抄一份交差:技能课,抱着篮球使劲拍,任课老师说他几句还顶撞;体育课是他最喜欢的科目,体育老师看他那么喜欢篮球就把他送进篮球队训练,然而训练时又常溜号,成绩还不如没有参加训练的同学;  相似文献   

8.
我校是一所住宿制学校,不少学生的家长都在外打工。根据这一一实际,我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留守孩子进行跟踪访谈,随时掌握留守孩子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留守孩子感到父母般的温暖。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摊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点,同时辅以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情愫和兴趣。唯其如此,才能让数学走进他们的视野,走进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情景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道,也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让人忧虑。  相似文献   

11.
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是初二(12)班的音乐课,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的《唱脸谱》,目标是学会歌曲《唱脸谱》,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当学生踏着《唱脸谱》的音乐步入音乐教室时,洋溢在脸上的表情告诉了我,他们很喜欢这段音乐。待他们坐在了各自的座位上,我停止了音乐,准备上课。教室里还是说话声不断。我静立着,并注视着他们。几分钟后,教室还是安静不下来,顿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说话的同学都停下来!”学生被我的厉声镇住了,我对他们数落了一番。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接下来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一节课下来,我的肚子气得鼓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人需要爱的温暖,就像沙漠之需绿洲、春草之盼甘霖一样。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连接感情的纽带,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交融的催化剂。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学生是现实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个性多样化和生活多样化决定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潜心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精湛的教育艺术引领学生,在细微处凸现人文关怀,演绎无私关爱,让真爱伴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钱理群 《中学教育》2006,(12):10-15
北京大学名教授钱理群先生,走进中学讲堂,为中学生们讲授鲁迅,激起强烈反响。他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情?他怎样让鲁迅从“神坛”走进中学生的心田?钱理群先生为此在上海建平中学作了一个演讲,其中有许多东西不仅仅是搞科教育的老师应当关注,所有教育工作都可以从中接受启迪。 现将演讲全刊载如下,希望能够引起读的关注——若干字为了简洁的目的,略作调整。[编按]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陶行知“四颗糖果”的故事,值得每位教师去思考和借鉴。陶老在担任校长时,看到男生李刚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窒去。放学后,李刚已早早地等在校长室门口了。陶老没批评他,反而送给他一块糖果,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接着,陶老再掏出一块糖果给李刚,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让你不要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相似文献   

15.
李建文 《生活教育》2010,(11):54-55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而不复存在。”学生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  相似文献   

16.
王淦生 《生活教育》2013,(2):123-125
在拉·封丹的寓言作品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北风要和南风比试谁更有力量。有人穿着大衣走过,北风便施展威力,使劲地吹,结果那人的大衣越裹越紧。北风累了,停止了。南风微微吹起,带来阵阵暖意,那人敞开了胸怀,不一会,出汗了,他便脱去了大衣。  相似文献   

17.
盛虹瑾 《早期教育》2001,(19):36-36
读了由查德博士和凯兹博士的《探索孩子心灵世界》一书,书中对方案教学和动态发展的介绍,令我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坚守"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的办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机制,构建和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智慧地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让教师把育人理念化为具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来是以一种任务观念来读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合著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一书,可当静下心仔细阅读时竟然爱不释手,扔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全神贯注地读完了整本书。这是一本引进版权翻译出版的美国亲子教育的畅销书,也是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所期盼的教育类读物。该书既有非常先进的理念,又有很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支持、合作、引导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就是教师要关注儿童、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和瑞吉欧的教育理念——“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