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德珍 《中学文科》2009,(5):55-55,77
数学知识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为了更好地把教师“现成的”“教数学”改变成学生“再创造”地学数学,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五注重”.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而这正是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那么,如何将“问题解决”运用于生物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3.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正是物理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宗旨,也是同建构主义理念完全吻合的原则。那么,如何将“问题解决”运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4.
周振铎 《湖南教育》2002,(12):42-42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个体首创过程,把运用知识过程设计成创新应用过程,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首创”、“发现”、“迁移”的体验。这样设计课堂教学,可使学科创造性教学的课堂结构有了基本保证。首创性的学习。首创性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这种学习与传统承传式学习的差别在于———知识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首创性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探究(或研究),是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类似科学家发现的那种体验。尽管学生探究的是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相似文献   

5.
一、引探创新教学的基本内涵和框架(一)基本内涵“引探创新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小组研讨为主要形式,变教师的教为“引”,变学生的学为“探”,把教师的讲课过程变为创设情境和组织学习的过程,把学生被动的模仿学习过程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再发现的过程。做到“引”中有“探”,“探”中有“引”,把“引”“探”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课堂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变为…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过程,不是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我曾将课本中,部分学生分组的验证性实验变为具有“探索性质”的实验,也就是把学生的分组实验放在教师讲解有关内容之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来“发现”规律获取知识。让学生作为“探索者”在“发现”知识,把学习过程变成“模拟的科研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和课本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哪些类型的实验可变为“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教学理论专家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或者“解决问题”.这种发现法又称假设法或探究法,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方法.一、发现法的步骤教师选定一个或几个一般性的原理,利用学生想看、想知道、想做的心理状态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把问题分解成若干需要回答的疑点,激起学生的探究要求,明确发现的目标;根据所要发现的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或答案,协助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助于下断语的资料;根据假设,尽可能提供可以发现的依据;组织学生审查资料,根据活动过程的发现而得出结论,提取原理和概念;引导学生把原理和概念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8.
赵启玉 《教育文汇》2013,(17):33-33
新课程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为此,物理教学应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把“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同当今数学素质教育思想是相吻合的。然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如何将“问题解决”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呢?一、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部新近修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把探究性学习摆到突出位置。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信息、整合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感知力。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探究式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概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发现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中学教研》2006,(5):22-23
发现教学法的提倡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他主张“人不是一个被动的有机体”,人们掌握一个概念、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发现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发现教学法”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现,由“消极应付”转化为“积极学习”.  相似文献   

13.
根据比利时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教育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知识的过程。当学生在掌握前人已有知识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精心安排的作业(解题、阅读、观察、实验等),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像前人一样发现结论,形成概念,发现定理,获得解题方法,这就是所谓“发现法”。 “发现法”的提出受到重视是历史的必然。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爆炸,那种只重视传授知识不重视培养能力的旧教学方法再也不适应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呼声很高。“发现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和得到普遍重视的。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更应提倡用“发现法”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读书内化,自我建构吸纳,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部新近修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把探究性学习摆到突出位置。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信息、整合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感知力。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逐步改变了“满堂问”的现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通常的做法是,教师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明确作为学生预习的一个要求,在讲读课文之前和讲读过程中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机会。但这正如不是把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研究性学习”提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位置,许多一线教师不知从何下手,认为“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一对对立的、不能统一的矛盾。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当于古代兵器的“矛”与“盾”。一支军队只有把“矛”与“盾”置于一身,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支教师队伍把“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置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具有乐于接受传统文化精髓、开拓精神和终身能力发展的新型人才。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  相似文献   

18.
在与多位教师交流时发现,在科学课上学生对实验操作颇有兴趣,之后叙述实验过程、归纳结论时,却常常语无伦次,学习前后有时判若两人。通过观察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不会说。后来我把小学三年级《科学》中的所有实验都逐一进行比较,发现大多数实验后的交流都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用(把)_______,发现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课上,我把这段话写在黑板的一角,学生实验完毕,我说:“请你按照这个方式说三句话”。果然“奇迹”出现了,举手颇多。如学生做完蚯蚓喜欢潮湿环境的实验后总结:把蚯蚓放在干、湿两堆土壤中间,发现蚯蚓…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教育,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