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风气是国家政治、经济、化等的综合反映,它与政治、经济、化等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明朝初期,士风唯谨,民俗敦朴,反映了明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而明朝中后期,逐利与奢侈之风的盛行,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衰落。同时,日下的世风又加剧了政治的腐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研究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徐霞客“耽奇嗜僻,刻意远游”,并没有理解其壮游天下的社会意义,更大大降低了徐霞客旅游事业的文化品位。徐霞客是明朝中后期旅游热的产物,他的旅游事业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种与众不同赋予他的旅游以一种恢弘的人文精神,即“徐霞客精神”。明末大学者钱谦益最先使用“徐霞客精神”一词,但未作阐释。本文研究了明朝中后期的旅游热潮和徐霞客旅游的奇特性,总结“徐霞客精神”的文化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是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  相似文献   

3.
冯梦龙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编写的“三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很深远。本文结合明朝中后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从情感观、家庭观、婚姻观、商业观等几个方面对“三言”中作者的主要价值取向进行考察,探讨。  相似文献   

4.
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提出了“因其时,用其术”的治国思想,他激烈地反对封建礼教,封建等级,反对因循守旧理论,提出了因性牖民,人人平等,安民养民,因时制宜的治国从政主张,李贽的治国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后期奢侈风气,由于传统习俗、经济条件、政治控制等因素的不同,存在地区、群体和违礼逾制表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各种信息,思想品德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思想品德课与信息技术整合将“信息”与“品质”联系得更加紧密。为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朝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笔者认为,在“信息”与“品质”的联系中需要把握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隶书振作于清代书坛,郑簋因开汉隶端绪而声名卓,备受时人嘉奖。然晓出半个世纪的王澍声讨郑簋“赋隶”,“以弱毫描其形貌”。他提出学习汉隶关键要得“汉人浑朴沉劲之气”。本论述“沉劲”着重从书法艺术的技法和精神两个层面切入,探讨“浑朴”从时代根源发掘社会化习尚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王澍“浑朴沉劲”的隶书观深得汉柬神髓,对清代中后期的隶书创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收入高了,财产多了,娱乐多了,“快乐”“健康”却越来越成为奢侈的名词;现代化、信息化、城市化了,却渐渐模糊了生命的本来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毛葫芦”军是豫西的一支地方武装,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兴起,曾是元朝政府的重要武装,进入明朝后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来,最终又亡于明末农民战争。在整个明前中期,“毛葫芦”军销声匿迹,直到明中后期才重新崭露头角,“毛葫芦”军在应对内外祸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不可避免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代的饮食文化,既反映了该时代的生产状况和经济水平,又代表着当时人们利用自然、美化生活的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财富的积聚,传统的饮食文化融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专事华侈”的饮食方式,及时行乐的饮食心态,以及美食美器的饮食美学,食疗养生的饮食保健等等,都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以挥霍奢侈为特征的饮食方式明初由于20多年的战乱,生产遭到破坏,经济亟待恢复,社会不可能提供挥霍奢侈的条件;加之明太祖朱元璋原本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深受家破人亡、饥寒交迫之苦,所以即位后大…  相似文献   

11.
胡适认为:“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在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成果累硕的今天,在矫正错误的教学行为,完善教育思想的当下,作为教育领域中永恒而又稳固的三维空间出现了盲点,那就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在教育与被教育、他教与自教时出现的“问题”——姑且诊断为“问题家长”、“问题学生”和“问题老师”。在病情蔓延恶化之际,提高认识,唤起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如今,“亚健康”困扰着现代人群,各种养生书籍便成为热门。目前最爱追捧的当属“刘太医系列”。作刘弘章、刘浡父子二人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第24、25代承袭人,“刘太医系列”是二人根据先人养生理论和现代人健康问题推出的读物,从“皇家养生技巧”到“祖传独特配方”无一不令人心动。[编按]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渐渐将奢侈品牌烂熟于心的时候,你晓不晓得它们的跨界之作也开始渗入我们的生活,国际知名奢侈品牌涉足手机的设计与制作便是一例。有人总在质疑这样的“玩票”是否有炒概念之嫌,其实品牌的成功不单单是某领域的无懈可击,更多的是品牌精髓的延伸。往往意想不到之于一厢情愿要更容易被人接受。时尚大牌,俨然转变成了全方位专家,跨界风劲吹,绝已不是想象中贴牌那么简单。品位与格调看来不仅仅在午夜绽放,更多时表现出对生活态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历史小说”通过两种类型的小说,即书写被正史排斥的人物、事件和重写正史已写的人物、事件,用复数小写的“小历史”改写了单一大写的“大历史”,从而质疑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安史之乱"是唐朝盛衰的转折点,从廉政制度方面讲,有以下特点:奢侈腐化与制约失控,体制削弱与监察流弊,言路堵塞与秘密奏事,用人不当与贤策难求,这一切造成了唐中后期廉政风尚的毁坏。由于国家廉政制度毁坏,造成唐中后期朝纲紊乱,乃至国家覆亡,为当代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留下了有益的镜鉴。  相似文献   

16.
顾名思义,“思想化史”涉及的中心命题是“思想”与“化”。在当代西方人社会科学领域内,最纠缠不清的应该就是“思想”与“化”了。其实“思想化史”的界定是很简单的,它被翻译成英为intellectual history,从这一点上看,“思想化史”包括人对自然环境、物质条件的认知与适应,人对人类社会生活、组织、制度的改造与适应,以及人对已知或未知世界的想象、信仰和崇拜,也包括人对自身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人的需求是维持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必需品,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的特质是人的需求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形式与内容的差异性和对外部环境的客观依赖性。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明确划分了必要需求与奢侈需求,必要需求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维持人作为肉体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必不可少的需求,奢侈需求的本质则是过度膨胀的贪欲。奢侈需求之害在于腐败,而过度膨胀的贪欲和以贪欲为最主要特征的腐败等,正是历朝历代所有政权和执政党必须面对的问题。自我认知和内心制裁是克服奢侈需求的第一道防线,思想教育和舆论监督是克服奢侈消费的第二道防线,刑罚和法律制裁是克服奢侈消费的第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学化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政府教化意志为主导,以广大民众为教育对象,在长期教化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重民”,“养民”,“教民”的教化观,在近代各种新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传统教化思想逐渐向“国民”观,“新民”观,“民智”观等方面转变,社会教化也逐渐向近代社会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一、修身修心 孟子把“修其身”看作是治天下的开始,在孟子看来,要解决任何问题,都从事物的内部寻求原因,内部原因解决了,其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孟子所谓“修身”主要是指道德主体的修为,是提高和完善自我价值的一种个体的主观能动行为,这一行为包括修心、修行两个方面。先有“心”之所思,而后有具体之行为,故修身之要重在“修心”,修身又是齐家、治国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后汉书》中有许多“弃官”的记载,有为孝、义而弃官,有不满时局而弃官,还有逃避惩罚等各种原因的弃官。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当时统治者的政策、社会风尚及个体因素等原因所造成。大量的“弃官”行为也有力冲击了东汉中后期的官吏人事制度,最终成为东汉覆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