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佩洪  成立 《科研管理》2016,37(10):60-68
本文从商业模式的演化逻辑、构成要素和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入手,阐明了商业模式是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结合已有文献和案例研究发现,商业模式主要由为谁提供、提供什么、如何提供和如何盈利四要素构成,新技术、竞争压力、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家精神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演化的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PC网络游戏行业深入研究了其商业模式演化历程,最后给出了行业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战略网络结构、类型、构成要素和功能等基本问题缺乏统一认识.首先从系统观的视角,构建了战略网络系统结构,并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并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通过战略网络与网络组织的分析比较,揭示了战略网络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论述了战略网络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战略网络的结构、类型、构成要素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对战略网络结构、类型、构成要素和功能等基本问题缺乏统一认识。首先从系统观的视角,构建了战略网络系统结构,并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并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通过战略网络与网络组织的分析比较,揭示了战略网络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论述了战略网络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4.
企业如何在战略阶段演进中构建与战略网络与商业生态系统相互融合与共同演化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已成为开放式创新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文揭示了开放式创新网络与战略网络、商业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及内在逻辑,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每20分钟产生一项专利"的荷兰埃因霍芬高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将园区开放式创新网络形成及演化3阶段的开放式创新网络概括为"1+0"、"1+N"、"N+N"3种形式,得出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形成及演化取决于战略网络的类型和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商业生态系统中核心物种的生态位进化。  相似文献   

5.
借助CiteSpace V软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7—2016年间2 424篇创新创业代表文献为对象,采用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分析等方法对创新创业国际研究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得出:当前创新创业国际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开放式创新、创新公司、发展中国家、深度访谈方法和创新活动等领域;形成由区域创新系统到企业所有权、服务行业、社会创业、企业绩效和知识溢出理论,再到商业模式的7个阶段组成要素分析与演化路径;研究发展趋势主要将在知识溢出理论、企业绩效、商业模式与社会创业4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与范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SCI-E及SSCI数据库,检索并提取1991—2015年间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和相变储能4大技术领域的论文数据,试图整合统计分析、文本挖掘、突现检测算法和共现网络可视化方法,旨在从整体视角实现对4大储能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景观的辨识及演化探析。此外,还定义了稳定系数和创新系数,以测度储能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稳定性演化和创新性演化。研究发现:储能领域的研究问题是高度集中的,"飞轮"、"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相变材料"是研究热点,"压缩空气储能"、"能源存储"、"锂离子电池"、"导热性"和"热发电"是研究前沿;储能关键词共现网络扩张明显,知识结构也不断演化,储能研究仍处于创新热络期。  相似文献   

7.
增加信息要素的投入是提质增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必然路径。在分析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商业化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链嵌入的农业信息服务商业模式。该模式通过嵌入方式将广大低收入人群作为生产者纳入产业链价值创造网络中来化解农业信息服务商业化的困境。结合案例从价值网络、价值主张、嵌入方式、盈利模式等商业模式核心构成要素对基于产业链嵌入的农业信息服务商业模式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专利商业化的内涵、路径和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指出专利商业化创业已成为当前专利商业化的重要模式。专利商业化创业模式由高质量专利、互补性资产、创业团队和商业模式4种要素构成,其中商业模式是核心要素,决定专利价值实现的大小,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从支持商业模式有效构建的角度来考虑。最后提出选择合作伙伴的策略和步骤。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数字化概念、特性的基础上,对不同研究视角下的数字化研究进行了比较和归纳。从创新类型入手,总结了实证研究中数字化对不同类型创新的影响作用。从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和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角度入手,重新界定了企业商业式创新的相关概念,阐述了企业商业模式价值共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归纳并总结了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空间框架,最后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P模块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述评/P P /P P/FONT /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建华  王兆华 《科研管理》2008,29(3):187-191
随着全球范围内技术转移和产业融合趋势的增强,模块化理论已经成为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模块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产品层面、企业层面和网络层面对国内外模块化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析,同时提出了国内学术界在该理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网络舆情演化要素入手,构建网络舆情分类标准体系,以"刺激性事件主体行为"和"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作为两个主要维度。并据此从政府的视角,将网络舆情划分为弱型网络舆情、强型网络舆情和波动型网络舆情。针对不同类型网络舆情,提出相应的"淡入式"、"萌芽式"、"强力式"、"溯源式"和"重塑式"政府舆情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商业模式的视角出发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商业模式的要素(价值主张、收益机制、价值链、价值网络、竞争战略、目标市场),并结合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特点,将要素分为概念类和财务类;然后,构造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两层次商业模式体系。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构建的商业模式体系对宁波国家级孵化器进行分析和关键要素的评价,并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蕾 《情报杂志》2012,31(5):202-207
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问题日益受到不同领域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首先,在梳理创新系统、创新网络、知识网络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空间视角和结构视角提出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其次,从网络内节点间关系的发展总结出集群创新网络的4个演变特征:网络边界的开放性、网络主体的多元性、嵌入对象的动态演化性、嵌入关系的多样性;接着,从地理边界和主体类型两个维度将集群创新系统分为4种类型,分别考察这4种类型的运行机制;最后,对集群创新网络的未来研究方向作出4方面展望。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型与高端战略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未来发达国家产业转型趋势的分析,全面研究产业高端战略要素构成、运作模式、流程与策略,重点分析跨国公司的高端战略及其运作路径,并得出高端战略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商业模式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探讨了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分析了软件企业商业模式要素创新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商业模式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通过要素协同创新最终实现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虚拟集群创新平台为研究对象,揭示跨区域高技术知识网络的构成元素、生态演进过程及路径迁移规律。通过对"云计算创新平台"多案例比较分析,给出平台知识管理的阶段化战略体系及功能定位。结果表明:①高技术知识网络的空间建构决定创新平台的单元组合及功能范畴,导致新知识生产模式、商业模式与服务模式的形成;②知识网络的演化形态与知识轨迹的发展进程共同作用于传导活动主体的战略选择,并依据政策环境的不同表现出导向性差异;③创新平台的知识管理与精准定位需要充分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了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理论框架.随后以海底捞餐饮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对其商业模式成功创新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包括实地访谈、二手资料收集、数据编码和研究分析等阶段,最后得出了零售企业商业成功创新的要素和路径.创新的要素包括顾客、供应商、内部3个层面的诸多构成要素;其中关键的创新要素是目标顾客关注的要素本身及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创新的路径包括从外向内和从内向外两种,即“顾客价值—营销模式—关键流程—重要资源”,或“重要资源—关键流程—营销模式—顾客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理解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本文引入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中的重要分析框架多层次分析视角,在大环境、体制和技术利基三层框架的基础上增加商业模式层,构建多层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分析五种典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对五种路径进行案例研究,并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和影响因素的演化规律进行剖析。研究表明:(1)通过大环境、体制层、技术利基的多层次作用,商业模式存在拓展型、复制型、整合型、模仿型和替代型五条创新路径;(2)从五条路径的发展趋势来看,商业模式创新对体制层的依赖性正在减弱,技术利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大,新技术变革或将促使商业模式发生颠覆式创新;(3)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演进特征是,大环境是不确定的变化要素、体制层采取共生—竞争—共生的动态策略、技术利基呈现未成熟—成熟—未成熟的螺旋上升演进态势。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时代改变了企业的创新模式、组织结构和生态系统,要求企业重新思考和创新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具有感知性和连接性的智能服务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转型的关键。由于智能服务具有新型基础设施的外溢性特征,并改变了经济学传统生产函数中的要素分配与替代弹性,致使传统服务理论无法充分解释智能服务对数字化时代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与逻辑。针对现有研究主题分散、缺乏相互联系和有机整合的现状,本文利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工具构建关键词聚类图谱与共现网络,对2005—2019年的129篇智能服务创新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在界定智能服务与数字化时代企业创新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智能服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和影响情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化时代智能服务视角的企业创新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体系;并区分"依附、渗透、协同和替代"四种服务属性,认为智能服务主要通过协同机制和替代机制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进而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即价值体现、盈利模式、营销模式、市场机会、内部结构、顾客界面/关系、伙伴网络和利润屏障;以及商业模式有效性的主要判据,即整体性、动态适应性、他人不可复制性、前瞻性、自我可复制性。并以赛维太阳能公司为案例,通过此模型分析了企业的商业模式结构以及其与价值链、产业链、市场环境的关系,从而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