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科技期刊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助力地方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潜能。【方法】 从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出发,分析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传播、科研人才培养中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纽带作用。【结果】 科技期刊可为地方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和知识服务,但目前存在重发表、轻应用,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结论】 科技期刊应以地方科技创新需求为目标,采取加强区域内期刊合作等服务地方科技创新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红高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2):118-119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激励机制主要涉及政策、组织、物质、精神、服务等层面因素。在学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积极推行激励机制,是确保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和提升科研管理效益的基本手段,也是长久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工作动力及释放其创新潜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能力涵义,分析了科技创新对信息的需求,论述了知识资源与服务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支撑内容和支撑方式,并指出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和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4.
科技基础条件是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基础,是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原创性科技成果的必要条件。目前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大多数局限于定性研究,本文通过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专项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大型科研仪器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现状,旨在刻画出中国近年来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和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型科研仪器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整体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建设状况。我国大型科研仪器建设投入持续增加,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势头强劲,我国科研仪器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科研仪器为企业服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5.
科技宣传工作为辽宁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全省宏观科技工作提供坚实的信息支撑。就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宣传信息职能作用,做好科技宣传工作,建设辽宁科技宣传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加快推进全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充分释放科技创新资源潜能,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近日,四川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工作推进会在成都顺利召开,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品华发表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  相似文献   

7.
科技报告是对科研成果和科研过程的总结,记录了科技人员从事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杨辉  牛栋  梁栋  田原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1):105-109,125
工程研究中心是科研成果验证与工程化的平台和基地,是下一代技术的发源地,是科研文化和产业文化的融合界面,是科研成果与市场沟通的桥梁。在中科院启动的"率先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科技服务网络、打造国际一流国家科技资源公共平台、提升服务支撑科技创新的能力。文章从国外工程中心的发展历程出发,详细回顾和总结了中科院工程研究中心工作经验,分析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提升中科院工程化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出发,提出了今后中科院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强大引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透彻理解科研活动本身,包括科学研究发展规律、科技竞争形式特点、科研人员行为方式、科研成果传播影响等。科技信息是大量科研活动信息的承载和记录,科技信息的智能挖掘服务可以有效支撑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文章提出"智能科学家"的理念,首先分析了科研范式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然后探讨了科技信息引领下的辅助科研创新、协助科研创新、自主科研创新三阶段构想,最终实现"智能科学家"的目标,最后介绍了"智能科学家"需要依托的若干关键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进一步明确大学创新体系的角色定位,营造创新生态,加强有组织科研。本文结合清华大学科研管理实践,提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的独特价值,即发挥知识流转枢纽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协作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并论述了在推进有组织科研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的建设路径,以期为高校完善大学创新体系,服务有组织科研,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激励机制是现代管理实践中提高管理效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积极推行激励机制,是确保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和提升科研管理效益的基本手段,也是长久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工作动力及释放其创新潜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高校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是人才培养、创新科技中必不可缺的工具。如何维护和保养好这些仪器设备,使它能更好、长效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成为了当今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供同仁指教,以求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陈柳 《内江科技》2014,(2):25-26
<正>科技报告是指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科技管理或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用于积累、传播和利用的特殊文献。科技报告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本文对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铁四院依靠科技创新占领技术制高点的要诀;应用激励机制,培育和完善科研体制;倡导企业文化,多维度提升科技实力;用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铸就了现代交通勘察设计品牌,引导并支撑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云南省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工作,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为核心,不断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研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仍存在薄弱环节,科研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高,对气象现代化建设支撑不足。有必要对云南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开展进一步的系统研究,认真分析总结我省气象科研现状,学习掌握相关文件规范和最新科研动态,完善云南气象科技管理体制,找准云南气象科研定位和目标,为云南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评价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结果是对科技资源共享事业良好发展的指路标。摸清当前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有的放矢地改进和创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作,才能刺激科技资源潜能被快速释放,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从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特征分析入手,基于文献趋势、共词分析和ESI前沿分析等方法追踪分析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评价研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共享服务评价体系指标融合、共享服务评价结果智能计算、共享服务评价与改进工作闭合循环、共享服务评价信息二次开发利用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评价研究的4个主要发展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从指标体系、监督管理、激励机制等维度,提出优化我国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广东通过改革创新全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探索构建了多主体、多要素、全链条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并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科技项目组织实施、科技项目管理服务、科技创新资源统筹配置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在全国形成重要引领示范作用。但对标科技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产出、研发与应用、固化与动态之间的关系,如何提升模式的情景适应能力和创新绩效?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程研究中心是科研成果验证与工程化的平台和基地, 是下一代技术 的发源地, 是科研文化和产业文化的融合界面, 是科研成果与市场沟通的桥梁。 在中科院启动的“率先行动”计划中, 明确提出了建设科技服务网络、打造国际一 流国家科技资源公共平台 、提升服务支撑科技创新的能力。 文章从国外工程中心 的发展历程出发, 详细回顾和总结了中科院工程研究中心工作经验, 分析了现状 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提升中科院工程化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和支 撑经济社会发展出发,提出了今后中科院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创新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服务地方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客观分析地方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宁波大学以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对其他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通过制定科学的科技政策提高科研水平是中国高校科技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通过对欧盟研发框架计划缘起、演变的分析及其分阶段计划比较,提出对中国高校科技政策创新的启示及建议:以资金投入为保障,强化在战略优先领域或优势学科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发展基础研究设施为前提,推动跨学科合作与释放创新人才潜力;以协同创新机制为纽带,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科研人员分层激励为前提,加速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层次晋升;以人员培训与交流为重要措施,培养科研人员的合作创新能力;以科学与社会的融合为重要目标,提高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以期为高校科技政策创新提供借鉴与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