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气类专业是一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工科类专业,传统的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的需求,现在企业需要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电气类专业技术人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现在高校都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本论文主要从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能力素质、坚持大类培养,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双创能力进行阐述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希望为研究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工科的研究和实践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与研究前沿,"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以提高地方高校人才质量为目标,研究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突出工程创新理念,构建了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创新创业课程实施路径与方法。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从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阐述食品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充分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实现“专创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地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4.
牛建会  许树学 《科技风》2023,(16):54-56
“新工科”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途径,高校要积极地推动新工科教育和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在“新工科”项目建设中,应当融入“三创”理念,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建设。  相似文献   

5.
杨婷 《科技风》2021,(1):142-143
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迅猛发展,为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2017年,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全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培养高端创新的专业人才.本篇文章分析了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对策提出了几点...  相似文献   

6.
李今心  陈波 《科技风》2023,(32):16-18
新工科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统计学知识基础,讨论了统计学知识对本科毕业设计中的作用,提出了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统计学应用能力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和社会亟需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然而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新工科背景下,其培养模式的科学合理程度,影响着研究生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课程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课外教学体系、教学师资、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这些具体措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其他地方高校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7)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融入"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创新性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0)
智能制造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大趋势。本文就"智能制造"背景下新工科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分析了跨学科协同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工科人才教育现状,探讨了新工科人才的跨学科协同培养方法,重点结合"任务驱动(项目+竞赛)"的培养模式,将培养"机械+"交叉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作为最终目标,逐渐形成机械与材料工程、机械与管理工程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的建设是高校教育内涵提升与社会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三创"能力培养是完善新工科人才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因此,本研究从高校"三创"育人的理念与价值、学生主体、课程与师资梯队建设、育人环境塑造、平台搭建、评价体系建设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思考,探索新工科教育与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与融合,能够对高校新工科教育内涵不断丰富,以及我国产业提升发展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研制新医科背景下卓越护理人才创新培养调查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专家函询、预调查等方式,编制初始版新医科背景下卓越护理人才创新培养问卷调查表,选取192名学生开展调查,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结果:新医科背景下卓越护理人才创新培养调查问卷主要涵盖的条目有26个,Cronbach′sα系数是0.932,借助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五个公因子,测算得到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74%,符合主成分因素分析法对方差贡献率大于50%的要求,这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较为良好。研究结论为新医科背景下卓越护理人才创新培养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用于新医科背景下卓越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13.
王松 《内江科技》2022,(2):27-28
<正>为了响应国家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号召,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各类型专业人才,新工科背景下公共数学课教学策略研究是目前众多高校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公共数学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材内容调整、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新工科背景出发,明确了新工科对高职院校工科类教师的要求,探讨了高职院校工科类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提升教学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并要优化激励机制与评价制度,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引导青年教师成长,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传统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结构单一、复合型人才不足的缺陷使人才产出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新文科建设适应全球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要求,重视文理学科交叉和融合,契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在自主学科体系、学科交叉、维护国家利益和结合新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应与新文科建设要求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当前应用型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体系、专业师资、专业和新技术的融合等方面与新文科的要求存在差距。在新文科背景下,知识产权专业应探索学科交叉路径,课程设置应体现时代性和国际性,以培养企业管理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丁荣晖 《科技风》2022,(14):31-33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科技得到快速、迅猛发展,我国传统模式下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严峻的挑战,创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与市场动态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借鉴德国为首的工程教育体系,结合我国地方产业特色,希望构建有特色、符合我国市场运行规律的人才培养制度。基于此,本文围绕如何构建应用型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新工科有着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等重要的内涵和特点,高校学风本身也有着层次性、裹挟性、可引导性的特点,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理想抱负水平,加强日常学风建设中对创新性教育的引导和载体设计,加强国际化和家国情怀的引导教育,在良好学风的感染引导下,真正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的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结合本校所处地方产业经济模式、办学定位及毕业生毕业去向,以"新工科"指导思想对自动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细化,充实,提高,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实验分析、逻辑推理、创新能力的要求,本文从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实践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自动化的专业2018培养方案的修订,新的培养方案更新了知识内容、强化了实践环节、合理安排了课程进度,是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一次新的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