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科学是系统的实证的知识,主要是追求纯粹知识的自由研究活动。科学家这一术语,是英国哲学家威廉·惠威尔于1834年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成立大会上首先提出来的。它最初指以经验为根据寻找自然规律的人,即从事实验科学工作的人,一般指自然科学和社会领域中各类专门研究者。它已成为一种社会职业角色。本文中的科学是专指自然科学,本文的科学家专指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以茶业为代表的生农业语速崛起,茶来成为唐宋农业、手工业的新兴产业,而且是最具活力、最有生机、量有潜力和发展前任的产业。从事茶叶,除了兼营茶业的农户外,主要是茶园户,他们是茶叶生产的专业自己经营茶或采取租佃、雇工经营的方式。此外,还有寺院茶园有茶园。唐宋茶业经济的发展,力量的壮大,与南方茶区广大农户的辛勤劳俐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羁糜制度是唐宋时期处理国内周边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历史上有着重大曲影响,本对其设置过程,基本特点以及对周边民族地区的发展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慧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4):112-114
唐朝之于整个封建社会犹如一颗皇冠上的明珠,耀眼夺目,以其博大精深引起了世人广泛的关注。而宋朝,因其诸多鲜明的标志性转折彪炳中国文化史册,对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承先启后的巨大影响。著名学者李约瑟说:“谈到11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一些日本学者与西方汉学家,都把宋代称为一次“复兴”和“一次商业革命”。本文拟从社会之基础——经济落笔,而以土地政策和商品经济观念为剖面,希能从中透视出唐宋两朝经济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唐宋两代的绘画在作品和理论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从唐宋画论中神、妙、能、逸等品评术语的理论变化,山水、人物等画科的划分,绘画功能理论的发展变更和绘画技艺理论趋于完善四个方面看当时社会审美评价体系的构建情况,可以看到这些理论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7.
黄红日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3):27-29,82
词的发展,经历了由民间词向文人士大夫词,由佳人青春空老感慨的艳情词向士人夫人生苦短之感的闲情词的明显演化轨迹。重点探讨闲情,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而细论闲情与艳情,闲情与隐逸之情等的区别,以明闲情之真义,分析闲情的形成条件:代言向自言的转化,创作者的富贵闲人身份,与具体情事的分离,并以冯延巳,晏殊为例,比较他不情抒写的具体内容,揭示了闲情这内涵在于文人的忧生之嗟与千古寂寞之心。  相似文献   

8.
马建波 《成才之路》2010,(8):I0011-I0011
流行的概念未必是好的概念。“科学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旨在取唐宋诗词名篇佳句,从学欣赏的角度,拟对其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作重点赏析。  相似文献   

10.
11.
唐宋时期沙苑地区的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宋时期沙苑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沙苑地区的畜牧业给唐宋朝廷提供了充足的牲畜产品和大批军用马匹。为了加强对沙苑地区畜牧业的管理,唐宋王朝在这里设置沙苑监施行管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沙苑地区出现了开垦牧地为良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唐宋词的美感、朦胧和悲剧性源于审美距离。审美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审美主体必须和审美客体保持一定距离,距离对审美起到一种神奇的间隔、超脱和过滤作用,从而突现和彰显美的本质。唐宋词的朦胧体现在距离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唐宋词的悲剧性的背景乃国势衰颓或个人不幸命运使然,但究其产生悲剧性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审美距离。审美距离没有一个固定的尺度,距离的把握全在于作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3.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兴盛时期,不但设立了官方的数学教育机构,而且还组织编辑整理了一批中国传统数学著作作为教材,对数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对后世及东亚国家也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唐宋时期三峡地区城镇仓储形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半地穴式仓窖转变为半地穴式仓窖和新式的仓屋混合使用,仓储的外在形式也呈现出非规则特征。这种仓储形制的嬗变,并非完全取决于仓储建设技术的进步,而是粮食作物结构变迁及特殊地貌影响的结果。从粮食作物的多元化趋势来看,唐宋时期三峡城镇发展直接受制于特殊地貌及气候环境,而三峡城镇仓储建设的变迁又突显出社会经济与其他地区的非同步性;从城镇仓储形制嬗变特征来看,唐宋时期三峡粮食结构的确立,直接反映出外来移民人口的增长及社会经济的相对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宋时期.我国自然审美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自然审美的实践还是自然审美理论的总结探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水平。究其原因.除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家统一,文化发达,宗教隆盛·为自然审美活动的展开和自然审美理论的总结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条件之外,自然审美所涉及到的三大品牌效应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家训是我国古代社会形成和繁盛起来的以治家和教子为目的的文化形式,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到了唐宋时期,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家训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成熟和繁荣的发展时期,传统家训从内容到形式都较前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客家人自汉代开始从中原辗转来到深圳地区,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生活,使深圳地区客家人在教育上形成了以民俗、民风、宗教信仰、民居建筑和谱牒为"教科书"的独树一帜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组织方式、方法,客家妇女风范正是客家教育成功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春秋二社,即春秋二时的祭社活动,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官方祭祀活动,然其在唐宋之际的敦煌却转变成了佛教斋会,这使我们看到一种传统的祭祀活动,在本土文化、礼仪和外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是如何维系自己的职能与地位的,同时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相互适应发展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唐宋是我国封建刑罚的完善和发展时期,封建制“五刑”经数百年演变终于确立。作为五刑之一的流刑在确立其重刑地位的同时,因其固有的缺陷,唐中期后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至宋初演变为一种新的刑罚——“配流”。配流刑的出现是封建统治者“明德慎罚”传统思想的反映,体现了唐宋之际社会的重大变革。宋代的“配流”在实施中不断完善,虽因时期不同效果各异,在实施上比传统流刑残酷,但它弥补了“折杖法”实行后刑罚体系的缺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促进当时的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富有我国民族文化内蕴的禅宗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是继儒道两家之后给中国古典美学以重大影响的哲学派别,它对唐宋乃至后世的诗话美学、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