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媒体记者勇敢奔赴灾区,让国人和世界及时了解了灾难真相,为此次特大灾难的信息透明化做出了贡献.但在灾难发生后,对媒体工作本身进行反恩,尤其是对媒体表现出的心理学欠缺进行检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这次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所引起的恐慌,使得如何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并让公众充分了解,再次成为关注焦点。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啸灾难发生后,传统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之后发生的核辐射危机,媒体也及时进行追踪,让远离灾难现场的中国受众对灾难的危害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各地灾难多发,对于灾难的报道工作都牵动着灾难发生国的敏感神经。对这些重大灾难的报道工作不仅是对媒体综合实力的临场考验,更是展示国家形象体现人文关怀的契机。全球各大媒体在报道本国灾难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媒体风格,尤其是日本和西方某些知名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体现出来的原则和经验,是值得我们中国媒体认真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国家媒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者和传播者,近年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在我国频发,如何在灾难事件中扭转及重塑国家形象成为政府和传播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文献研究表明,近年来学者对具体突发事件分析频率最高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①中国媒体史无前例地对此地震灾难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报道,并取得了较高的国家形象评估结果。②汶川地震后,我国媒体快速及时地公开信息,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③中央电视台从5月12日15:26央视播送中心发出第一套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到6月2日,新闻中心总共动用卫星传送设备42台,完成传送475次,提供传送及直播信号1080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提灾难发生后,地方媒体通常会派特派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报道。在当前的媒体格局中,地方媒体的灾难报道如何作为,与国家级媒体、社交媒体等多种信源如何形成差异化报道,即如何让特派记者的稿件“特”起来?本文以大连地区两家报纸--《大连晚报》和《半岛晨报》的雅安地震报道为例,分析此次灾难报道中这两家媒体特派记者的采访理念和报道特点,探讨地方媒体参与重大灾难报道的规律,以促进、提升地方媒体整体报道水平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蒋瞰 《新闻实践》2013,(6):39-40,41
关于灾难报道,国外媒体遵循的报道理念是:陈列事实。不予以评价,不引导观众;受众关心的只有两点:灾难怎么会发生的?什么时候开始应对?这是灾难报道的核心价值。本文对社交媒体时代国外灾难报道的理念与机制作了一些梳理。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媒体对于这次地震的客观、积极的报道,得到了包括以灾难报道见长的西方新闻界的赞誉。从媒体介入后,对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推动作用来看,中国媒体对灾难报道的模式得到了肯定,“总体上看,这场灾难依然是政府信息公开史、传媒灾难报道史、公民慈善凝聚史上值得纪念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不仅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实实在在的重大自然灾害和人间灾难,也是21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罕见的现代媒体事件”。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四年,比起灾难爆发期的轰轰烈烈,灾难恢复期是一个持续的、渐变的过程,大众媒体的角色和报道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关注2009年以来,“人民网”策划的汶川地震的周年专题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新闻框架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框架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从而透析当前自然灾害恢复期的大众传播媒介反应机制,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可以提升媒体灾难报道的层次,进而促使媒体更理性、全面地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政府在今后应对类似危机事件时提供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在灾难发生后,除了现场救援人员和当事人外,媒体对灾难了解情况相对较多,因此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对受众获取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综观近年来的灾难新闻报道,进步之处在于形成了多级联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内容趋于理性等。不足之处在于过度的悲情传播,有时会把负面事件变成正面宣传,以及面对负面情况的失语。做好灾难新闻报道应该坚持专业性,及时沟通协调,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国各媒体迅速抢滩,利用各自的优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在发生的事告诉受众,这极大地满足和尊重了受众的知情权,其报道方式引起了理论工作者的关注。《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一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媒体对灾难报道的不同方式方法的反思和研究,为灾难新闻报道理念作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高沿蜻 《记者摇篮》2010,(9):24-24,12
灾难特别是重大灾难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应对和抗击灾难的行动中不仅承担着让公众了解事实、稳定舆论的作用,还在号召组织救援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活动是抗灾行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抗击灾难、抢险救援行动需要用科学来指导,媒体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自1900年到2004年,中国发生巨灾55次,平均1.9年发生一次。仅在2008年和2010年,就先后有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袭击中国,灾难是我们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近百年间,伴随着大大小小的灾难的突击,中国媒体对于灾难报道的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成长,成熟,自然离不开一线的新闻记者的辛劳。记者是如何处理灾难报道的?如何在灾  相似文献   

13.
4月5日-8日,全国30家晚报、都市报、门户网站总编辑齐聚四川,参加由华西都市报举办的"全国晚报都市报总编辑重返灾区看巨变"暨"巨灾与重建中的媒体社会责任高峰论坛".期间,总编辑和嘉宾们就都市类媒体"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如何选择独特的视角""重大灾难性报道中,媒体如何应用新手段,进行全方位报道"等议题,共同探讨灾难与重建过程中媒体担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韩亚空难发生后,包括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各展所长,及时、快速、多样地发挥了信息传播的功能,然而,在新闻职业伦理和素养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外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缺少自律、对他国灾难幸灾乐祸、国内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在空难报道中存在价值观偏颇等人文素养欠缺,以及少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和新媒体则表现出人为地将灾难神秘化、灵异化等科学素养欠缺等问题。在灾难报道中,媒体和从业人员有必要准确把握灾难报道的根本目的,强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红红 《新闻世界》2009,(4):99-100
灾难新闻可直观地理解为是对天灾或人祸的报道。而如何将灾难新闻做得具有美学高度一直是新闻界探讨并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媒体的报道得到了空前的高度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就灾难新闻的视觉传播美学意义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实现灾难新闻视觉传播的“美”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日本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地震不断发生,中国相对于日本来讲并不是灾难多发的国度。但在最近几年频频突发的自然性灾害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灾难随时都可能会出现,它就在我们的身边,灾难应急措施也因此成为了重要的事情[1]。日本在地震灾害的报道过程中,媒体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媒体可作为政府政令的执行者,还可以作为政府行动的监督者。在报道过程中,日本媒体对灾害报道会不断地总结经验。日本成熟的报道给国内媒体提供了大量的启示,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频频发生自然灾害[2]。因此本文对日本媒体对灾害的报道进行客观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媒体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上树立了典范。本文在深入分析后认为:灾难事件最能考验媒体公信力,及时、真实的报道以及人文关怀和平衡处理是媒体在灾难事件中建构公信力和提高软实力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灾难报道能力的提升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综观近几年的灾难报道,我国媒体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报道模式、手段和思路在不断改进,取得了突破.汶川地震报道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及时性、透明性和人文性.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报道的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进一步发展.灾难新闻报道特点分析近年来,我国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还处于探索时期,但总的来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突破,特别是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难的报道可圈可点.其报道上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体现:  相似文献   

19.
黄智知 《新闻世界》2011,(6):258-259
在3月11日本特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媒体的表现得到了世界的赞许与肯定。在这一类灾难新闻中,对比国内的媒体报道,日本媒体在报道的采访、内容、导向性上有着许多值得国内媒体学习的地方,中国的媒体在对于特大自然灾害的报道中需要对自己报道的标准、方法进行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20.
李义菲 《新闻世界》2013,(6):319-320
4·20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媒体第一时间向社会报道了灾情。但部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片面追求报道速度或为吸引受众眼球而降低要求,在采访中忽视受难者的感受、伤害他们的感情,导致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