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自2004年实施以来已经在全国逐渐铺开,取得初步成效。对其课程设置进行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有利于调整和完善高中新课程。对我国高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的分析主要立足于三个方面:课程设置的取向在坚持以学科为本的同时是否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课程设置在基于知识学习为本的同时是否兼顾学生的发展;课程设置是定位于因高考设课程还是以课程定评价。对高中课程设置的可行性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新课程实施能否给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带来好处;新课程能否解决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协调性;各课程的设计是否体现学生学以致知与学以致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难点,因此,它必然成为新课程实验能否深入进行的关键环节。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评价学生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是主体”这个宗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语文教育而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实行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次新课程的改革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与前几次相比,它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的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感受力,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倡导学生渎作品、赏美文,扩大阅读量,抓好赏析工作。下而,笔者就本人在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的点滴体会作为交流。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提出,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理念,提出改变强调接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克服传统评价制度的弊端,我校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创造了“三三制五星级评价法”。所谓“三三制五星级评价法”。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较原有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并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角色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教师的学生观必须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必须改变。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主要的实施者是教师,课程改革能否不断深入。取决于我们广大教师的努力。那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英语组就如何有效地改革传统的外语教学进行了探索,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学案,以期实现教学合一,创设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9.
刘根生 《科学教育》2006,12(5):22-23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的理念呼唤新的教法,更呼唤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主要标志之一,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灵魂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反思和自主性反思学习;创造性反思和发展性反思学习。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思考者与构建者,面对新课程下的学生反思性学习,我们广大教师理所应当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自我超越,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完成的教…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广东教育》2005,(1):42-43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化学新课程都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富平在《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1期发表章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与之相适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新课程评价的基本取向。新课程评价中的生本化取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评价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科学教育活动沿着制定的目的和目标前进的保证。在传统的科学课程评价中,一直把学生看成是被评价的“物”,而不是正在发展的活生生的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甄别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对学生进行优劣分类。而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程评价必须改变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重视发挥课程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改进科学教学实践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为了实现科学课程评价功能的这一转…  相似文献   

13.
齐立彬 《考试周刊》2014,(34):147-147
<正>"以学生发展为本"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地理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新形势下,地理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和新课程成功推进的重要保证呢?笔者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谈谈认识。1.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能力。1.1能够应用新颖教学方式。地理教学方式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尤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要求切实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教学问题,从而达到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由来已久,目前仍然是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之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对于指导高校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内涵、专业设置过细,边界明显、学生选课自由度小,选修课程质量总体偏低、课程建设与评估未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尚未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  相似文献   

16.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在教师培训上遵循新课程理念.以教师发展为本,在课程设置、组织管理、课程实施、学业评价上.通过四个方面的改革.解决了长期以来教师培训低效.教师把培训当作负担的问题.让有效培训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7.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评价手段已呈现多样化趋势,课堂评价、师生评价标准的定位、如何对学生实施评价、试卷评价、习作评价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在此,我们特编辑一组评价方面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较原有课程有了重大革新和突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场变革给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对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建设水平决定了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在“以本为本”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时代对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当具备的一般要素及特殊要素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以本为本”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理论分析框架。遵循此框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原理”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应贯彻“以德为先”,关注学生的课程体验,强调“以学为本”,丰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并重,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在课程实施上,应实现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从“教师讲授”到“探究合作”、从“教室学习”到“场域多元”的转变;在课程评价方面,应实现由知识掌握到全面综合、由教师独评到师生共评、由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总结结合的改进。这一改革探索应能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出,教师要掌握新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突出以学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学校的教学设备更新,电脑多媒体教室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认识到,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采集的信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资源对丰富教学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