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共建实验室是建立在双方需求互补基础上的全新教学模式,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高校实验室和企业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以高校已有校企共建物流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共建实验室的运行模式,包括项目合作模式、教学合作模式、定向培养人才合作模式以及科研合作模式,最后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提出校企共建实验室应注意的问题,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贺雯 《现代企业教育》2014,(12):121-12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地方企业也发展起来,而企业发展的关键就是人才,我国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而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大多与社会实际需求人才相脱离,校企合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和浅短性,本文就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进行分析,发现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22,(1):146-150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为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关系,基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应通过产学研和加强对学生专业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来确保高等教育能满足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探寻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3+1"办学模式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帮助高校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促进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相似文献   

4.
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短缺不仅体现在人才的数量上,更体现在人才的质量上。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没能达到与行业企业充分接轨,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脱节。因此,高校和企业应进行深度合作,瞄准行业所需人才特点,建立校企联合的管理模式,组建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新型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吉林省周边制药企业的调研发现,如今的民办高校与制药企业的校企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建设不匹配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为民办高校与制药企业校企合作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研究校企深度合作,使高校人才培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企业深度参与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培养适应新型市场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现状,并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保定市民营企业人才状况的分析,提出驻保高校成人教育机构和企业合作培养企业人才的新型模式,以期解决民营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优势,互相支持、资源共享,实现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结合界壳论,提出了实验经费、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环境、实验教学体系、实验队伍及实验室管理等为实验室界壳模型中的界壳;结合实验室界壳模型分析了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模式;通过加强实验室界壁的支持度,适当增加实验室界门的开放度和交换率,提出相应的措施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桂西北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对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河池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现实性。从更新办学理念、建立稳定校企合作基地、打造专兼职合作教学团队、构建合作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阐明了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目前各大高校都开始与企业实行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校企合作形式不仅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关于高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实情况却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虽然高校学生有更多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但是却并不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而且也不利于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鉴于此,本文主要就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进行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高校实验室科学建设与开放管理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西部地区高校对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原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验教学改革需求的状况,提出西部地区高校实验室在建设、教学、资源管理、实验队伍及评估方面发展的基本思路,以此不断推进实验室的合理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实验室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会计信息化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如何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这是高校会计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探讨了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的范围,并对"会计信息系统研究"课程与"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思考,总结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与"计算机审计"课程的实验教学经验,提出了建立XBRL应用实验室和集团财务实验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和高校自身的飞速发展,对高校实验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仪器设备使用率低、实验室相对封闭;安全隐患普遍存在;实验室队伍建设落后;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经费投入不足,使用不尽合理。基于以上制约实验室发展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权婷婷 《考试周刊》2014,(27):152-153
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不断需求,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三本院校也不例外。文章分析了三本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从突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主导地位,加强实验室建设,规范化的管理,以及实验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普通高校与中小企业因企业资源规模、高校层次定位、地域行业限制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校企合作共建受限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分解合作规模、扩大合作企业、扩展合作途径的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案。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专项实验室和校内创新实验室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创新实验平台,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校企共建实验平台的改革与创新。这种分布式校企共建模式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普通工科院校里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苏钰雯 《大学教育》2023,(14):12-15
面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求,新一轮的工科教育改革对高校培育新型工程人才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满足未来创新型工程人才发展需求,进行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遴选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针对企业导师遴选机制的标准、数量与质量问题,其改革创新的突破点在于制定独立性的遴选标准、优化师资规模与建立全方位培训体系,组织结构完善、教学特色鲜明的双师制下的产学融合育人协同发展机制,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具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供给偏差与培养方向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需求与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偏差。从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需求的视角,提出解决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接口问题的调整措施。本文认为让高校其它专业人才熟悉电子商务知识、电子商务专业培养高端人才;培养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人才、电子商务专业特色人才、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人才可能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郭慧香 《时代教育》2014,(5):123-124
本文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高校与企业交互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今随着社会发展和各行业竞争的加剧,仅学校一方之力难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既是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培养技能人才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是推进社会发展、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林坤和 《考试周刊》2014,(52):160-16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成为必然。然而,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却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目前校企合作现有模式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提出了相应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以及科研任务的增加,高校师生对实验室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和学校拨款已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通过校企共建,既满足高校对实验室的需求,解决高校对实验室投资不足以及实验室高成本运行等问题,又满足企业对先进仪器设备和最新研究成果的需求,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对现有实验室共建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需求的校企共建共管实验室模式,该模式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坚持项目导向,激励高校与企业取长补短,建立长期友好互利的合作关系,进而有助于实验室使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