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世纪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旅游歌曲随之应运而生,《石林欢歌》是一首宣传石林旅游文化的旅游歌曲,是歌曲创作的又一新体裁,音乐要以旅游宣传为创作目的,所有的宣传都通过音乐得以表现。本文从歌词和旋律的角度解析歌曲,试图探索成功的旅游歌曲所具备的音乐特性。  相似文献   

2.
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能帮助儿童认知事物,教育儿童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建议应该从歌曲题材形式上不断创新;促进儿童歌曲创作商业化与精品化的和谐统一以及加强宣传力度、拓展推广渠道等方面解决当前儿童歌曲创作的现状.创作出更多适合儿童歌唱的、格调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3.
《儿童音乐》2010,(12):2-2
为了向建党90周年隆重献礼,在全社会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推动风格多样、时代感强、易于传唱的优秀新歌,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课标》精神,笔者围绕音乐课堂教学中歌曲演唱和音乐欣赏过程中"动与静"的协调与把握,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进行外在的、身体的"律动",实行歌曲演唱再创作时的"行动"。同时,引导学生如何"静  相似文献   

5.
历史歌曲表达的时代内涵,正是历史教学的主题。历史歌曲可以选用、创作、"掰歌"等。历史中有歌曲,歌曲中有历史。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由佘吐肯写词、祝恒谦作曲的《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歌曲创作的经过,并对这首歌曲旋律的形态和创作的素材进行了研究,歌曲虽然是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今天重温这首歌曲,仍然给人以鼓舞。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锡伯族人民的思想和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化育人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大学注意发挥校园歌曲的育人功能,通过"我的山大我的歌"系列校园歌曲征集创作与学习传唱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好听的歌曲唱不够,悦耳的旋律永久传。由管桦作词,少群作曲的创作歌曲《快乐的节日》获1954年“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很多妈妈的妈妈从小就爱唱《快乐的节日》她们把这支美丽动听的歌曲又传给了下一代,一代传一代,如今已传了半个世纪,此歌曲的生命力太强大,直至今天在放学路上仍然可以听到这支美妙的童声:  相似文献   

9.
歌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一首歌曲是由词、曲作者共同创作而成。演唱必须在充分尊重歌曲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然后再准确处理和表现。歌曲的处理是手段,歌曲的表现是目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对歌曲的处理与表现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例中,以"5"音为轴,严格按照轴两边的音程关系做反向进行,可视作严格倒影。 自由倒影只保持旋律线条的相反方向,对音程度数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在儿童歌曲创作中,严格倒影比较少见,自由倒影则相对多一些。  相似文献   

11.
民歌的概念以及特点.演唱者除掌握娴熟的声音技巧外,更要注重民族风格以及个性化.民族歌曲要善于表现民族的气质与特色.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山西省歌舞剧院连续创作推出大型系列歌舞《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在中国大地掀起了黄河歌舞的旋风,开创了全国民族风情舞蹈的先河。追本溯源,山西五千年灿烂文明、文化资源丰厚是黄河歌舞艺术产生的根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歌民舞是黄河歌舞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总结回顾黄河歌舞艺术的历史沿革,研究其发展现状,黄河歌舞艺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其一,黄河歌舞艺术流派独树一帜,首开全国民族风情舞蹈先河;其二,黄河歌舞艺术流派日臻成熟,淳朴隽永,博采众长,发展鼎盛;其三,黄河歌舞艺术在探索中前行,在艰难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黄河歌舞艺术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黄河歌舞艺术未来的发展思路如下:一是借势改革,创新机制,把黄河歌舞品牌做大做强;二是提高待遇,保护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宽松环境;三是加大政府经费投入,拓宽黄河歌舞投融资渠道;四是汲取"黄河三部曲"的成功经验,探索遵循艺术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构成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风格。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丰富多样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方面:音阶、调式、句式、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特点;歌词方面有: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特点,这些要素都可以作为辨析中国民歌的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界对抗战歌谣的系统搜集整理还存在不够全面、不够规范、不够系统等问题。研究才刚刚起步,诸多具体问题由于长期无人涉足而认识模糊不清。在笔者视野所及的范围,截至2012年底,共收集到抗战歌谣集仅10本,范围涉及“大后方”“沦陷区”和“解放区”;内容各有侧重,总体而言,“大后方”反映支持前线的抗战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沦陷区”反映军民奋起抗战、揭露日本侵略暴行的叙事性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解放区”歌颂我军我党奋起抗日及其相关政策的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仅十余篇,研究专著未见1部。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于7个方面,却又以抗战歌谣主题思想研究为主,其余涉及艺术特色、资料保护与利用、文化阐释、功能作用等,显得散而不深。因此,重视抗战歌谣的收集整理,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活歌是最具生活气息的歌谣类型,在民众日常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流传于青藏地区的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和儿歌做了民族志式的深描,并对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进行学理分析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土民歌与民族声乐教学是根和叶的关系,民歌是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五河民歌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其种类丰富,艺术手法多样,地方风格鲜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利用五河民歌资源,在声乐教学中开展特色教育,对于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和培养具有个性的声乐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巢湖流域是巢湖民歌的主要产生、传唱地。巢湖民歌种类繁多,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等。巢湖民歌思想健康、内容丰富、魅力独特,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巢湖民歌艺术手法多样、生动,表现生活面广,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第一批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之一。根据当下广为传唱和文献记载的巢湖民歌,分析巢湖民歌的类型概况、思想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发展方向,以期推动巢湖民歌研究更加深入,使其能在当今多元的文化生态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按照造物古歌、风俗古歌和爱情叙事古歌等三个类别,来探索布依族古歌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入挖掘和研究布依族古歌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等美学意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流行歌曲是一种新的音乐文化现象,在中国大陆二十余年的发展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现代流行歌曲具有世界性、都市性、商业性、艺术性等基本属性,而平民的、时代的、抒情的、民族的创作角度,青春的。自然的、时尚的、个性的表演特点及自娱的、个人的、随意的、多元的欣赏方式,便是其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宝鸡民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唱而形成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是一部形象化了的宝鸡人民生活和劳作的历史写照。宝鸡民歌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社火调、民俗歌曲和宗教歌曲等六大类。宝鸡民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与西府方言结合紧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