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殷春宇 《教师》2011,(32):111-111
自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5部委《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发布以来,全国各省、市的大中小学都已开始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几年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给学校体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为学校体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据笔者工作经历和“阳光体育运动”相关理论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对“阳光体育运动”对象的主要人群之一——高校学生有所忽略,相关研究也屈指可数。无论从阳光体育运动的宗旨还是实施对象来谈,都不应该忽视高校学生。  相似文献   

2.
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总结了"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中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的目标和方法,如加强宣传,课内、课外相结合,提供场地、器材、技术支持等,以期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的组织与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齐爱丽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2):116-119,128
当前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但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意义与作用如何,仍需要体育工作者进行探讨。随机抽取毕节学院24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在毕节学院的顺利开展,切实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为更好地在高等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林裕西 《考试周刊》2013,(41):108-110
本研究以泉州五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对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看法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深刻,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容乐观,与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作者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实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依托这一对策。  相似文献   

5.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15所高校进行调查,显示在高校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不太理想,发现"阳光体育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准对这些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2007年以来颁布并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随着标准的深入实施,普通高校成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阵地.然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呈现全面下滑状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首先提出了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应该坚持长效机制,分析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涵义及重要意义,并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健康体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健康体育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PRE-CEDE-PROCEED健康体育模式,进一步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健康体育模式实施措施,阐述健康体育模式实施的具体步骤和内容,旨在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校健康体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许多普通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能从一而终,使得阳光体育运动得不到可持续开展而流于形式.因此笔者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目前合肥市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得出阻碍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冬梅 《考试周刊》2010,(4):149-150
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阳光体育运动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缺乏全面、客观的总结和及时反馈,因此.我们应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监控与评估体系,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使之有序、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我国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本文就我国学校体育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时代背景、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和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普遍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困境进行探讨,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始终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持续博弈是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不良教育观念成为“拦路虎”、体育教师的动力不足、学生主体缺少学习兴趣、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等几个方面,针对此现状提出解决困境的关键是要从教育观念、场地设施、监督力度、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肖丽 《青海师专学报》2009,29(5):119-121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让青少年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自2007年4月全面启动以来,全国亿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应该看到,目前,阳光体育运动在一些学校或地区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致使“阳光运动”难见阳光.通过对信阳市部分中小学的调查统计,查找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阳光体育运动更加蓬勃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以实施《国家体质测试健康标准》为主线,在依据医学院校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经调查研究得出: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活动方案,形成了以学校领导牵头,学校体育部门、团委、学生体育社团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组织体系,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体测档案,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作为评定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通过近两年的实施,学生的健康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得到了师生及相关体育管理部门的认可,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形成和完善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阳光体育运动的介入势必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针对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状况,从指导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及终身性等几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完善在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环境建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科学主义、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阳光体育运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阻力.笔者在分析原因之后,从舆论宣传、制度保障、课程开发三个方面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阳光体育运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来,阳光体育运动内涵的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科学、清晰和合理的阐释,且存在许多理论层面上的认识局限。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阳光"承载了三层含义:离开室内环境,享受自然"阳光;"让学生沐浴党中央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政策"阳光;"改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让青少年学生身心"阳光"。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应理解为全社会参与下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运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体育",其本质就是学校体育。为了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健康长久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移植健康促进理论,改造成适合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能认真且有规律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高校大学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结合情况不容乐观,经常性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单一、频度较低,80%的高校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宣传活动,40%的高校成立了以校长牵头的“阳光体育运动”专门领导小组,高校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能基本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且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社会、学校和个人3个方面。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旨在为推动安徽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6地市的8所城市中学进行调研发现:河南省城市中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锻炼态度、锻炼项目以及影响其锻炼的因素等存在着性别、年龄、年级各方面的差异;如何有效地增进中学生的健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应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努力为中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氛围,从而为其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格局特征以及阳光体育运动下学校体育内容与要求,构建普通高校学校体育新格局,认为需要加强部门间协作,营造阳光体育运动良好氛围,对学校资源进行整合与统一调配。淡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数据,重视其反馈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健康第一思想培养与健康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的终极价值体现在对生命和生命过程的干预作用.在生命哲学视阈中,体育运动表现着对生命的信任和利用,体现着对生命的挑战和享受,实现了对生命的意义追寻和超越.开展"阳光体育"要关注生命质量、注重生命体验、着眼生命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