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世纪之交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近年来农村职教内部尤其是农科专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滑坡现象。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和农类专业严重萎缩这一矛盾日益突出,其原因除观念问题、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客观的外部制约因素外,我们着重调查分析了农类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意图从农科专业自身建设的薄弱环节着手,探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办学活力的途径。 一、职业高中农科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安徽省高职院校农科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促进高职农科专业的发展,激励农业专业人才扎根农村,助推乡村振兴。建议包括:提高社会对农科专业的认同度、完善招生及助学政策、增加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招聘规模、逐步完善农业人才的引进和鼓励政策、建立适应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王琨 《教师博览》2023,(18):12-15
农科专业来华留学教育在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声誉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03—2018年农科专业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陈述推动农科专业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并从农科专业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规模、学历结构和奖学金变化三个方面描述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均衡发展规模与结构、稳步提升生源和教育质量、建立多元化奖学金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职中农科专业发展对策山东农业大学崔巍,李卫平农业是我国农村的基础产业,培养现代化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是农村职中的首要的、不可替代的任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政策的、观念的等各种原因,近几年农村职中农科类专业逐步萎缩,专业建设水平低,...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针对河南理工大学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对区域发展贡献不足等诸多问题,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要求,依托地理学专业开展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通过融合学校的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优势学科,利用这些学科在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村镇规划、土地整治等涉农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对课程设计、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地理学专业建设成为能够适应新农科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农业的新兴特色涉农专业,培养新型的、具有深厚“三农”情怀的新型农业高科技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各种先进的电教设备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设备的建设相比较,电教教材的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国家教委曾明确指出,我国电教教材建设和实际需要相比较在质量、数量和品种上仍有较大差距,加强电教教材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有鉴于此,本文就电教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述以浅见。一、电祝教材的选题间题编制电视教材首先涉及的是选题问题,所谓的选题,就是指运用电视技术将那个专业、那个学科教学内容转化为形声教材,其中也包括是全部转化还是部分转化的问题。因此,我们可…  相似文献   

7.
办好农村职业学校的农科类专业,是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重要方面,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因而,如何办好农职校的农科专业成为职教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此,我校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82年建校以来,农科类专业始终保持了一定规模,现开设的农科专业占学校开设专业数的三分之一;农科专业在校生42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一、把准农村经济发展的脉搏,采取灵活办学形式,为农村培养适用型人才农科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办学必须面向当地农村,同时要受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制约。这…  相似文献   

8.
高教社1997年秋季教材特点说明种植专业全国职业高中种植专业教材是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种植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的,是国家教委规划教材。本套教材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具有低起点、宽适合、深入浅出、突出实用和能力培养等特点。畜禽养殖专业全国职业高中畜禽养...  相似文献   

9.
高校传统农科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完善,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农科专业的教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农科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日渐突出,存在着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建设与管理不健全、师资队伍层次不够高和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等种种问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要重新定位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与改革、构建多层次多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用现代生物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专业,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复合型等各种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职教的低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矛盾日益突出。职业高中农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滞后,课程及其内容基本是高等农业本、专科教材的沿袭和压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还基本上采用普通高中文化课的程式,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忽视职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学农不爱农,学了不会用,甚至学的没有用,而有用的又没有学。导致农科专业招生招不来,即是招来也  相似文献   

11.
新农科建设是新时代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是对农林学科建设的新思考,培养适应农业新发展要求的农林人才是新农科建设对高等院校农林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以陇东学院为例,通过开设“植物改变生活”通识课,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通过植物在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应用,认识我国农业的悠久历史及对全世界的影响,并结合各自不同专业与植物学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不同专业在农林生产、科研中的应用,打破传统农业知识的边界,力求实现农科与人类健康、资源集约利用、生态文明及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也谈农村职教的滑坡蒋宏达农村职业教育是难点。目前,全国不少以农科类专业为主的学校都面临着学生招进难、留不住、分不出的困境,令人忧虑。导致农科类学校滑坡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因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长期...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其职业理想形成的关键期,职业理想的形成决定了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更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农业高校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农科专业大学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形成,关系到未来农科专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应用数学教材建设组扩大会议于1992年4月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应用数学教材建设组成员,全国高校应用数学系(专业)代表,国家教委理科处、高等教育出版社有关同志等7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调整农科专业设置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已不适应现实农业经济的发展,基于农业产业链为主线调整农科专业设置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符合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举措。它可以不断优化产业链,为农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依据,而农科专业的良好发展又可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新农科背景下,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以3S技术的基本功能为出发点,基于3S技术与林业的有机结合,依据3S技术与林学专业主要课程的交叉融合,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环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剖析新农科赋予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时代的新特征,为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体系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扩招前后农科《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影响农科《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提出采用调整教材、分级授课、减少课时密度等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农科专业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认为农科专业学风建设呈现出"农"的特色和"农"的内涵缺失等现象。在对其根源进行分析中,认为思想教育成效不足、育人机制未形成合力、监督约束机制落实不到位、学风建设载体不完善是导致农科专业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的重要原因,并从辅导员工作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植物保护专业五门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园艺、农学、土肥等农科专业的必修课之一。2018年"农业昆虫学"被列为首批启动的"农林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课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建设。本文在总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历史、主要成绩的基础上,根据"农业昆虫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进行课程群建设的初步框架设想和建设方法,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农科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了解和掌握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培养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是关系到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履行的职责。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转变农科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当前农业高等教育的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