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松梅一样有着崇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历代文人墨客常把竹子作为吟咏对象,借以表情达意。人们借助它或寄托品质高沽,或象征坚韧不拔,或颂扬守贞不屈,或抒写凌云壮志.或表达能屈能伸,或讴歌谦逊胸怀,或流露侧隐之心。  相似文献   

2.
[开窗启里] 画家喜欢画“松、竹、梅”岁寒三友,用来表示高洁的志向;人们喜欢把老师比作“蜡烛”,颂扬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也可以在写作中通过描写或刻画某一种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或寄寓某种生活哲理,这就是托物言志手法.比如宋代周敦颐,将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莲花”身上,借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咏蝉诗很多,其中以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最为出色,被称为“咏蝉三绝”。虞世南的《蝉》更是把蝉清逸的形象与诗人高洁的品格融为一体。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垂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的下垂部分,诗中以此比喻蝉头部伸出的触须。“饮清露”写蝉的生活习性,暗含生性高洁、清雅之意。次句写蝉声因桐“疏”无阻隔而远传。三、四句随次句而下,水到渠成,有“桐”所以“高”,有“流”所以“远”。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晴之笔,一“自”一“非”,一正一反,告诉人们品行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而自能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4.
我的家乡崇义,位于赣南西部,是个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小山城,尤其是那一片片的竹林,更让人们留连忘返,难怪崇义被人们称为“中国竹子之乡”。春天,贪婪地吮吸着雨露,竹茎在泥土里慢慢长出嫩芽。地面冒出一个个尖尖的小脑袋,成语“雨后春笋”说的就是这一现象。竹笋一节一节往上长,就像歇后语说的一样:芝麻开花——节节高。它们在雨露中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欢迎春天的到来。几个星期后,竹笋长高了许多,而且长出了枝和叶。夏天,竹子相互拥挤着,谁也不让谁。那郁郁葱葱、重重叠叠的竹子,像绿色的海洋。竹子把暴烈的太阳遮挡着,烈日只能投…  相似文献   

5.
竹,贞而不介,弱而不亏。《诗经》中有“瞻彼淇澳,绿竹依依”、“篁篁竹竿,以钓于淇”之句。《礼记》载:“礼之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可见在上古竹子即具有道德上的意义。王国维说:“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不可曲,凌寒霜而不渝其色,……使人观之,其胸廓然而高,渊然而深,冷然而清。其超世之致与不屈之节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焉。”古诗文中竹子还有很多的别称。《庄子·秋水》中讲“凤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文中的练即是竹子。南朝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诗中的筱即小竹子。白居易的“几…  相似文献   

6.
翠竹斋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近日,偶翻郑板桥的诗集,读到这首五言绝句,顿生感触。遂为我的居室取名“翠竹斋”,一方面表达我对竹的精神的倾慕,也希望竹的精神能永远伴随着我,鞭策着我。竹,历来就不缺少文人墨客的夸饰。它挺拔、修长、秀丽、多姿。一丛丛、一片片,或娇然如婀娜多姿的素妆少女,或坦然如豪迈潇洒的健壮男子,或蔼然如长髯飘拂的慈祥老者……微风轻轻拂过,叶片沙沙作响,恍若游鱼喋喋其间。若修竹成林,浓阴匝地,炎夏季节,纳凉其间,则有“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之感,甚为清爽。这使《红楼梦》中热衷…  相似文献   

7.
走进王世红的办公室.直接闯入眼帘的是他窗后的一片翠竹。因为喜欢竹子,所以对竹子怀有特殊的感情。爱竹之人定然有着像竹一样的君子之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想起了苏东坡的这句诗,想起了竹的高风亮节,想起了属于倚竹人的那份高贵品质。于是,我带着欣赏与尊敬的双重感情采访了这个在人生路上一帆风顺的智者。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13,(3):70-70
2012年春晚.主持人董卿说:“中国有句古话叫‘竹报平安’.虽然现代人早已不把报平安的家信写在竹筒上了.但这青青翠竹在传统文化里一直被视为坚贞高洁、虚心向上的君子形象。”董卿显然把“竹报平安”理解成在竹简上写平安家信了.其实“竹报平安”是个成语.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北都只有童子寺里有一丛竹子.数尺高.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年,有一位农夫叫王武,上山砍毛竹。他把砍好的毛竹堆成一堆后,又去砍毛竹了。不料,那堆毛竹中,有一根毛竹溜下山,正巧撞上了过路的李华。尖尖的竹子刺中了李华的心脏,李华当场身亡。王武进了监牢,县官叫他写悔过书。由于王武小时候读书不认真,遣词造句水平很差,写悔过书时,竟把“竹溜死人”,写成“溜竹死人”。粗心的县官不经调查,就据此悔过书把王武定为死罪。“竹溜”和“溜竹”,仅两字颠倒,王武竟成了刀下冤鬼。“竹溜死人”的意思,是指竹自己溜下去,刺死了人;而“溜竹死人”,是指把竹子故意溜下去伤害别人。王武是在无意中伤到了…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本县劳动初小听了吴秀德老师两堂课,现在,把教学实况和我们的听课意见写在下面。第一堂课这堂课,一年级教的是“金竹子”(共两课时教完,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要求是使儿童初步熟悉课文,学会“金、竹、节、骑、北京”等生  相似文献   

11.
阅读过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咏竹或诗词中涉及“竹”意象的的读者,大抵会注意到其对“竹”意象叙述,多写竹的正直、高洁、坚韧等品格,或于竹前月下饮酒作诗、或与竹影清风共享隐逸乐趣。在这种有趣叙述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寓意?儒家文人通过这样的叙述,试图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一种价值观?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分析,揭示出它所隐含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竹颂     
千百年来,竹子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令人称颂。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它们四季常绿,傲霜斗雪,然而三友、四君子中的竹子,却更具有不平凡的气质。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高雅清幽。人们爱它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品性。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  相似文献   

13.
竹,贞而不介,弱而不亏。《诗经》中有“瞻彼淇澳,绿竹依依”、“篁篁竹竿,以钓于淇”之句。《礼记》载:“礼之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可见在上古竹子即具有道德上的意义。王国维说:“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不可曲,凌寒霜而不渝其色,……使人观之,其胸廓然而高。渊然而深,冷然而清。其超世之致与不屈之节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焉。”  相似文献   

14.
说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是古人对竹的生动写照。竹子寿命特别长,可达100年。竹子可以长到10多米,每一节的间隔约为25厘米。成年的竹子高大挺拔,叶子好似利箭,当敌人来犯时,微风吹舞着叶子,竹鞭尽情地抽打着不速之客。竹子腹中是空的,人们常用竹子来形容虚心的人。我国竹子有250多种,常见的有冷竹、箭竹、罗汉竹、紫竹、青竹……其中,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最爱吃箭竹。紫竹则是制作竹笛、箫的上好原料。  相似文献   

15.
芦苇     
那些草从黑色泥地里长出来,它们和地下的根一样,也是一节一节,它们有着竹子一样修长的叶子,但是我的祖先却叫它们芦苇。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父亲告诉我,芦苇到秋天的时候,就开一大团一大团的白花,冬天的时候死去,第二年春天再活过来;而竹子不开花,竹子一开花就永远地死去了,再活不过来。  相似文献   

16.
芦苇     
那些草从黑色泥地里长出来,它们和地下的根一样,也是一节一节,它们有着竹子一样修长的叶子,但是我的祖先却叫它们芦苇.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父亲告诉我,芦苇到秋天的时候,就开一大团一大团的白花,冬天的时候死去,第二年春天再活过来;而竹子不开花,竹子一开花就永远地死去了,再活不过来.  相似文献   

17.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一个有“意”参与的“变相”过程。创作在“虚静”的状态中将自然界的竹子纳入眼中,经过“意”的取舍加工,一步步外化为“手中之竹”。而他的“胸无成竹”这个独创性的命题更是他“趣在法外”、突破成规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竹子与松、梅被并称为“岁寒三友”,成为君子的象征,历朝历代骚人墨客颂竹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竹子所具有的美德不过是人们的寄寓而已。人们也完全可以在竹子身上找到与人的弱点、缺点相近的特征,于是便产生了对竹子不太恭敬的一类诗  相似文献   

19.
竹思     
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假如我们判断不错的话 ,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在竹子身上 ,儒生们或看到气节、风骨 ,或看到虚心、谦恭 ,“岁寒三友图”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 ,松竹梅从此成为屡屡出现在各种器皿上的图案。中国文人中与竹子最亲近的当属蜀人苏轼 ,他的名言“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使人俗” ,道破了苏东坡酷好竹子的心态 ,而他策竹杖的风姿 ,也从此凝固为一种“何妨从容且前行”的造型 ,如果没有竹林衬映在苏东坡的身后 ,他迷人的魅力会大大削减。也有不拿竹子善待的文人 ,譬如杜甫先生 ,他有…  相似文献   

20.
竹子属禾木科竹亚科植物,与梅、松一起被称做“岁寒三友”,又和梅、菊一起被冠以“四君子”的美称。其家族庞大,功用甚多,我国很早的《竹谱》记载30种竹的具体用途。竹子渗透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愈是发展,人们对竹子利用的范畴愈是广泛。中国文化中的竹意象斑斓多彩,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