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环境问题是世界一大热门话题.随着世界工业快速发展,世界环境迅速恶化,酸雨就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人民.因此,环境问题中,酸雨的问题也就自然成为综合科化学高考的热点问题.但学生对酸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课本的一点介绍,并且对酸雨知识也只是被动地了解,解题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酸雨专题复习"为例,谈谈在高三理科综合化学科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与酸雨有关的系统知识.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中有“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该实验作为教科书上惟一的有关空气污染的验证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利用模拟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酸雨的危害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实践表明,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创境设疑,是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习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一、在媒体技术的运用中创境设疑在化学课堂中,教者结合网络资源,在运用媒体辅助展现教学内容时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透过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促发学习思维.例引导探究"二氧化硫性质",教者整合网络资源,运用媒体平台播放了一组介绍"酸雨危害"的图片和视频:化工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中,教材建议教师课前先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制成“雨水”和“酸雨”,课堂上再将它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学生只模拟探究了酸雨的危害,而对其形成及危害范围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且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所限,植物叶子和果皮浸在酸雨中的变化并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专题4第一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的第一部分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息息相关。本节课通过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和存在的问题,不仅能辨证的看待硫及其化合物的"功"和"过",而且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实践中,同时体会化学在环境保护乃至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化学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环保、节能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学习化学之初就树立正确的绿色意识,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于初中化学的教学中,结合教学的内容、选择合理的试剂、设计严谨的实验,向学生渗透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成为自然的好朋友.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绿色化学自然环境的变坏与人们的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空气质量的下降、酸雨的形成等教学内容中无不显示着人们对环境  相似文献   

7.
曾平 《贵州教育》2005,(5):23-24
信息技术支   一、开展网上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课程的设置正是要强 调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 程,并开展以此背景为基础的各 种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积极的活 动。所以,研究性学习,广义上就 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 是一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发 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而网 络恰恰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有 力的支持。如在讲授酸雨时,为 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 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就让 学生通过Internet网获取有关国 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 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了各种信 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 通过电子邮…  相似文献   

8.
“硫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打破所谓传统的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的教学结构,提出基于“情境-问题-活动-知识-素养”的深度学习模式。以自然界中的硫循环为大情境,通过建构价-类表三维图,整体认识硫及其化合物,在活动中使其核心知识结构化。运用价-类表三维图及转化的思路解决除去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模拟酸雨的形成、酸雨的防治等陌生且复杂的实际问题。同时将评价任务及活动镶嵌到整个单元学习中,通过实时的表现性评价,时刻关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相似文献   

9.
南太湖地区酸雨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雨是当前南太湖地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通过对该地区酸雨化学成份分析 ,论证了煤烟型大气污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并探讨通过减少大气中酸性物质的排放来防治酸雨 ,改善大气质量 .  相似文献   

10.
我国酸雨区面积在迅速扩大,约占国土面积的 40% .本文从化学角度论述了我国酸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阐述了酸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危害,进而提出了我国酸雨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酸雨是当今世界非常关注的重要环境主题之一,当酸雨的降落对自然界水体造成威胁时,水体也由于自身的化学组成可以对酸雨产生自然的抵抗作用。本实验借助EDISON数字化实验装备中的pH传感器对不同水体对酸雨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1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视野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并阅读化学科普读物,关注社会热点问题.1)热点事件中的化学问题:重要成果——诺贝尔化学奖;重大污染——禽流感、水体污染;新能源发现合成——火箭推进剂.2)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保护:酸雨的形成——硫的氧化物;氮的  相似文献   

13.
"酸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广宏 《化学教学》2005,(12):34-35
结合新化学课程标准理念,选择“酸雨”这一课题,创设多种情境,尤其是主题学习网站及Internet的运用,使学生感悟知识,学会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14.
融合化学、数学、信息技术、语文、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或方法,借“他山之石”,对“探究酸雨的危害”实验进行改进,帮助学生主动构建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5.
魏钊 《化学教学》2007,(7):35-36
选择"酸雨"这一课题,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学习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学会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常雨水偏酸性,pH≈5.6。人类活动把大量硫和氮的氧化物排入大气中,它们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pH<5.6的酸雨。煤炭中含有硫元素,煤炭燃烧产生SO_2。我国的煤炭含硫量较高,又是一个燃煤大国(煤炭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因此,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硫、二氧化硫、硫酸型酸雨等是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内容,它们在教科书中呈现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等。本文设计了一个符合化学新课程理念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为例,介绍从生活经验出发以漫画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8.
酸雨是怎样来的?1872年,英国化学家R·A·史密斯在他著的《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使用了“酸雨”这一术语;,本世纪60年代瑞典等国科学家发现生态恶化与酸雨有密切关系,从此酸雨问题引起世界人们的极大关注.1972年瑞典政府向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交了一份《穿越国界的大气污染:大气和降水中的硫对环境的影响》,标志着酸雨已成为国际性问题。目前,防治酸雨已成为当今人类面监的一个全球性的课题。“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和雾等大气降水。酸雨里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酸…  相似文献   

19.
化学概念为化学学科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化学概念,还能够帮助学生探寻到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原理,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加快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投身于初中化学概念的学习中,从而使初中学生化学概念学习水平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又重点阐述了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途径: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记忆化学知识的技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