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共存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以分析化学课程群设置为例,提出了分析化学4门专业基础课程和4门方向课程构建课程群新体系的思想,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基础和前沿相互衔接,建立了信息化时代将网络恰当融入传统课程,合理采用微课教学,逐步向慕课和翻转课堂过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旅游文化课程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课程的定位还不够清楚,教材的内容安排不成体系,教学方法上重讲授轻实践。要想实现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必须优化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加强理论研究,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训环节。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是深化高等旅游教育改革、提高旅游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基本特色,是进行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的必要前提。进行中国旅游文化建设。应突出它的理论性、文化的地域性、体系的科学性,使这门课程尽快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4.
改革教学体系,打破专业界限,注重专业实践与岗位职业能力的衔接,设计开放的、专业交叉的教学内容;加大重点或特色专业在课程群建设中的力度,建设出多专业兼容,专业性、综合性并重的课程群体系,形成直接为教学、学生实践及有推广示范效用的专业课程群建设体系是职业教育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需要辅之以相应的新人文教育来传承文明、涵养精神、启迪智慧。海门市通源小学从本地非遗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构建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的非遗课程群,并借力非遗传承人,通过课堂教学与活动展示相结合,学校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深化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肖志红 《考试周刊》2010,(8):203-204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校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本文作者介绍了近几年其所在学校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吴静 《广西教育》2022,(1):41-45
本文基于城市薄弱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智—识”脱节、“学—用”脱节、“教—育”脱节等困境,为提高城市薄弱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英语+”课程群建设的实践策略,侧重在“英语+”课程群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所有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群建设中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并分析了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适合应用于各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国学文化课程建设模式进行研究。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建设国学文化课程,需要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核心,明确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着眼长远配置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并夯实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方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角度出发,阐述该类课程群建设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理论结合实践,探讨了该类课程群的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它对其他类的课程群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波  张建中 《教育教学论坛》2012,(31):181-182,116
文章提出了"机械设计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同时探索了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能力",即以机电产品设计为中心,培养学生产品创新能力、计算机设计能力,进行课程群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绩。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机械设计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同时探索了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能力”,即以机电产品设计为中心,培养学生产品创新能力、计算机设计能力,进行课程群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绩.  相似文献   

13.
农药学及相关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专业实践性.课程思政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文章以农药学课程群为整体,针对新农科发展要求、农药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和社会对植保专业学生的需求,充分挖掘蕴藏在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农药学各门课程...  相似文献   

14.
以我校"热力发电厂"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专业综合改革为契机,针对以前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热力发电厂"课程教学实践中,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高速发展、本土文化价值凸现的时代背景下,"吴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地域文化的特征,品味地域文化中蕴涵的精神和气质,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受吴地文化深刻影响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吴文化"课程以"吴文化魅力"为主线构造内容体系,充实完整历史线索和横向多元的吴文化知识,发挥地方课程资源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吴文化精神,形成较宽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思维能力,使之对学生思想、心态和行为产生建设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教育部关于"卓越计划"培养的目的和要求出发,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优化和强化实践环节三个方面对"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中国现代史”课程主要讲述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30年间的中国历史,具有自身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近年来,安徽大学围绕“中国现代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教学资源建设,提升课程质量;重视课程实践,强化协同育人,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英语专业是随着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文章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误解就需要培养高层次的外宣翻译人才。结合英语专业课程特色,探索如何建设“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以“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思政主题为线,联通相关课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项目形成课程思政教育产出,从而培养熟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外宣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20.
注重实践环节、强化专业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龙教学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