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前夕在陕西视察时"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讲话精神,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承办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于2016年4月1日到5日在西安市止园饭店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澳门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国立岛根大学、台湾慈济大学、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4月2—3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七十余位学者围绕"黄帝陵与黄帝文化"、"精神标识与文化传承"、"文化认同与文化创新"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大会共收到论文七十余篇。现摘要综述如下。一、黄帝陵与黄帝文化黄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需要读史。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建议干部们读《史记》与《汉书》。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华的第一部通史。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他介绍父亲司马谈的《六家之要指》;"六家"即六个思想文化学派: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即道家)。司马谈受汉初"黄老之学"的影响,对道家的思想文化予以很高  相似文献   

4.
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陕西黄陵县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1961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第一陵"。2006年,黄帝陵祭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一、绵延数千年的黄帝陵祭奠从黄帝逝世时起,就开始了祭祀黄帝活动,据《竹书纪年》记载:黄帝去世后,他的大臣左彻就开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如今,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之所以是中国的,是因为它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处处显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模式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习总书记的这句话,既是对黄帝陵的科学定位,也确切而客观地指出了黄帝陵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地位。黄帝陵的精神标识,不是一朝一夕或是人为所能产生的,而是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的,是由官方到民间经全体公民的认同而确立的。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两种祭祀黄帝的格局,一种是京都和地方的庙祭,一种是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14,(12):5-10
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共同出席《玛雅:美的语言》文化展开幕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l3日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共同出席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玛雅:美的语言》文化展开幕式。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中墨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去年我访问墨西哥期间。参观了奇琴伊察玛雅古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受到中外尤其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将扮演何种角色、发挥怎样作用?多位文化界、企业界人士就此发表与观点。  相似文献   

9.
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本来是世代相传而没有疑问的,也是自先秦以来有典籍明文记载的。但是由于伏羲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历史真实与神话传说的难以判然离析,传世文献记载的零散歧异,给我们把握和评价其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造成了诸多困难。尤其是20世纪以来疑古思潮的兴盛,使得学术界人都把伏羲作为神话传说中虚无飘渺的人物,很少有历史论著论及伏羲其人及其时代。近若干年来,随着学术界对疑古思潮的反思,随着大量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初步完成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顺利开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古史的传…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每年都进行黄帝陵祭祀。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国古代祭祀文化的特点。祭祀礼仪,最早产生于我国古代的祖先崇拜。大约在黄帝时代,祖先崇拜的丧葬仪式和祭祀活动已经出现。后来,从西周开始,这些礼仪逐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上午在京丰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朱虹 《世界文化》2011,(10):4-7
随着国际格局均衡化趋势不断演进,世界发展模式多样化成为现实。在当代国际关系中被称为“第四维度”的国际文化最具有流动性,因此也成为最为深刻的世界变动因素之一。外交方式正在逐步多元化,时刻处于“在线式”。中国正在努力开拓公共外交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10月8日,比利时联邦艺术中心布鲁塞尔美术宫的大厅,大红灯笼、青青翠竹,中国隶书写的“中国文化”和“欧罗巴利亚·中国”的红色条幅……无不向传递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儿。下午4时,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夫妇与到访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步入大厅,宣布第40届“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开幕。  相似文献   

14.
会馆是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社会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日根 《寻根》2007,(6):4-8
会馆是明以来同乡人士在各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它适应社会的变迁而产生,又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会馆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在数百年来中国的社会动荡中,作为“乡土之链”,始终呵护着侨寓异地的商人游子,特别是在战乱等多事之秋,会馆为同籍人士提供了生活的依靠和精神的寄托。  相似文献   

15.
儒家感恩精神与仁孝伦理——以关学宗师张载的总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公祭中华始祖黄帝典礼,是中国政府和海内外华人共同关注的大事,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条由五个环节构成的“文化链”:清明祭祖、礼仪模式、感恩精神、仁孝伦理和敬畏天地。  相似文献   

16.
记者:中国传统文化经过5000年的深厚积淀,终于凝聚成为独一无二的"中国精神"。作为著名的山水画家,您如何理解"中国精神"并于艺术创作中努力体现这种"中国精神"的?常朝晖:我理解的"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以"中国精神"作为核心形成的中国文化脉络在5000年的文明传承中相对稳定,从夏、商、周的古代文明开始,至唐、宋、元、明、清,"中国精神"的本质几乎始终如一,但其内容却在历史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8日,大理州文联在苍山饭店召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暨文联工作会议,12县市文联主席,州级各文艺家协会主席,《大理文化》部分重点作者和大理州部分作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上午进行的会议上,大理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子东传达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强调,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近期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条主题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