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岫峰  许思来  刘鹤年 《寻根》2007,(5):132-135
被视为中医理论基础的"黄帝三经":《黄帝内经》、《黄帝阴符经》和《黄帝外经》,是中华养生文化的主要载体。汝州崆峒山是中华养生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关于彝族的族源,学术界普遍认为"彝族渊源出自羌人"(方国瑜:《彝族史稿》,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5页) ,其先民是古代居住在西南地区属于氐羌系统的部落."元代,金沙江南北两岸彝族各部落经济文化发展和彼此之间联系大大加强,随之,出现了一个在彝族中普遍使用的共同族称——罗罗...  相似文献   

3.
正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座落于大理古城北郊、苍山龙泉峰麓,是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的主要拍摄地。景区占地700亩,由大理国、辽国、西夏国、女真部落和摄影棚五个部分组成,是一个集影视拍摄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主题文化公园。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依托宋代建筑特点和公园主题特色,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宋代大理国市井文化""大理白族文化""金庸武侠文化"三大文化产业靓点为一体的大理的一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迄今为止,已有《十全九美》《倩女幽魂》《少年  相似文献   

4.
正在佛教鲜明而浓厚的哲学理论中,"空"是一个核心范畴和根本概念。解析佛教"空"论,洞悉"空观"真谛,对于我们梳理佛教理论的基本结构、领会佛教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一、原始佛教的"空"论什么是"空"?"空"在古印度梵文写作Sunya,音读"舜若",意译为"空"。…佛教的"空",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无"或"什么也没有",它有自己特定的宗教内涵。原始佛教关于"空"的阐述集中体现在《阿含经》中。"空"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的史官文化源远流长。传说中,仓颉、沮诵是黄帝的史官,《史记》、《汉书》中都有记载,当然这只是传说。当时可能没有"史官"称谓或正式史官职位的设置,但是应该有相当于后世史官职能的职位或机构。我们知道,"巫史"并称由来已久,我国古代史官源流是与"巫文化"分不开的。上古时代,巫是某个族群或部落集团的精神领袖,他们能知人生死、祈福免灾、与神沟通、预测未知,  相似文献   

6.
西安城南的终南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终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又称"中南山"。据考证,"终南"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诗经》、《山海经》称其为"南山"。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前109年)祀太乙神于此,建太乙宫,故又名"太乙山"(也做"太一山")。"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  相似文献   

7.
“大一统”并非儒家学者的编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司马迁《史记&;#183;五帝本纪》,早在远古黄帝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大统一局面。因为:(一)经过大规模的部落战争,如炎、黄,、帝与蚩尤之战,炎、黄二帝之战,其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说明黄帝已经建立全国性部落大联盟,大统一不但是可能,而且是必然的。“披山通道”,说明已经建立交通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8.
《五藏山经》“华山贡道”简释李盛铨《山海经·五藏山经》(以下简称《山经》)①记载着史前期中国社会的26条交通道路。这26条道路,即古贡道。案《山经》的编排次序为各条山系,山名即自然城镇,即原始贸易交换市场。由山川自然地理、经济资源以及民族或部落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在《百科全书》中关于“图腾”一词的解释为:“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于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图腾”源于原始氏族迷信的象征,也是氏族部落或群体区别于其他部落或群体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黄帝本是传说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春秋战国以来生成了圣王与神仙并存的双重文化形象,历来被道教奉为尊神.依目前史料所见,黄帝走进道教神谱是以"玄圃真人轩辕黄帝"的名号位列现存第一部道教神谱——南朝齐梁高道陶弘景所撰《真灵位业图》为标志的(《道藏》第3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5页).  相似文献   

11.
<正>山陕会馆是山西和陕西二省商人在客地集资设立的"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同乡组织。山陕会馆作为工商性质的会馆,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并且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屹立不倒,保存至今,成为我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山陕会馆在文化方面的作用,它传承着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的"义"文化。因此,山陕会馆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它还散发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气  相似文献   

12.
一祝融八姓是上古时期活动在北方地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部族,也是楚人的祖先。祝融集团自颛顼、帝喾之世迅速壮大,至尧、舜、禹之世,已发展分化为多个部族集团,并在华夏部落联盟中担任职务。《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彭祖自尧时皆举用,未有分职。"  相似文献   

13.
何研 《世界文化》2023,(2):53-57
<正>美国印第安波卡根部落波塔瓦托米人是美国印第安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于美国密歇根州西南部、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等五大湖地区。他们有着极强的土地观,他们的社会关系网以及族群历史、文化、信仰都围绕着土地而形成。波卡根部落妇女借助族群最具特色的白蜡树篮子制作,率先建立篮子合作社,在合作劳动中建构印第安人文化身份,促进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4.
正1935年,朱谦之在所著《文化哲学》中第一个在中国明确地提出"文化哲学"概念,从哲学的高度对相关文化问题进行了辨正,其目的在于"说明文化的本质及其类型,对于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生活,均加以根本研究,又分析文化之地理上分布,以明中外文化关系及本国文化之新倾向,并谋建设未来之世界文化"(朱谦之:《文化哲学》,《朱谦之文集》第六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在近代文化思潮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山海经》中,"青"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笔者统计了《山海经》中颜色词在各部分中的使用频率,见表1。根据统计,在《五藏山经》中"青"的使用就已经很普遍了,笔者认为这是由《山海经》的性质决定的,历来人们对《山海经》的性质有很多的猜测以及很大的争议,在这里姑且只把《山海经》作为一部早期地理志性质的书籍,既然是一部地理方面的书籍,那么记述的大多是自然景物,如植物、动物、矿石以及水系等,如"有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有明显的道教因素,有着丰富的道教情怀。在《妇人大全良方》中,求子、孕育、分娩、坐月、洗儿等生育文化中都带有鲜明的道教烙印,如求子文化与道教禁忌,孕育文化与胎神信仰,分娩文化与"安产图"等。生育文化中的道教情怀在《妇人大全良方》中主要表现在"术"的层面,如果提升到"道"的层面,对现代生育文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三汉宫室文化深受楚地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延续楚巫乐舞之风。汉武帝尤敬于鬼神而好仙道,在甘泉宫祭祀天帝泰乙,以女乐祭祀请神、降神,《三辅黄图》卷五《台榭》载:"武帝时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岁童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淮南鸿烈解》卷四《坠形训》载:"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  相似文献   

18.
无数次从朋友圈里看见"石空"的美照,心向往之.在一个雨天周末,我们"勤读会"第52期分享会在这里举行,终于夙愿以偿,走进了"石空",沉浸在大理石的静美,陶醉在这诗意的空间里,一直欣赏到了闭馆才离开. "石空"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全名叫"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这里汇集了当代诸多大理石名品,集艺术品鉴赏、休闲、娱乐为一体,是一个了解大理石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李健民 《寻根》2014,(6):9-11
<正>《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五经"之首,对它的评价一向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备受尊崇的。严格地说,《易经》是一部哲学巨著,令人惊奇的是,《易经》可以用来解释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包括数学、化学、物理、中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易经》充满了辩证法。中国旧时的文人如果不通晓《易经》那是非常可笑的。《易经》的卦名、"卦辞"和释辞因含义特殊又语多吉祥,催人奋发向上而常常被历代帝王和普通  相似文献   

20.
顾乃武 《寻根》2014,(4):4-7
<正>龙是伏羲氏族的图腾,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血缘之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龙,大体有两种形态:一是生物的形态,一是文字的形态。学界大多认为生物形态的龙,是一个以蛇为主体的组合图腾,是华夏部落联盟族徽的标志。部落联盟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华夏部落联盟的发展过程中,构成龙图腾的"部件"由少到多,龙的形象随之不断丰满。与龙的生物形态演变情况大体一致的是,龙字形体也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