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道”,是日本国的原发宗教,系其宗教的核心,与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并存共进。神道,既是日本统治者的工具,又是日本民族的生活信仰,日本人的宗教观、生死观、“耻文化”和集团意识均由神道得以体现。 神道起源 日本国气候温润,  相似文献   

2.
宗教建筑,是宗教文化集中有力的物质表达。人们往往运用当时最高超的技术水平、最昂贵的材料,力求体现宗教崇拜偶象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和信徒们虔诚顶礼膜拜的宗教感情。因此,许多宗教建筑本身就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地区文化的纪念碑,富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技术、历史文物价值。如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中国的名山圣寺等,都是典型的宗教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又是人类文化艺术珍品。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代表的中西宗教,在宗教观的形成上有着相反的走向:基督教是神的世…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民多神多教的宗教观孙福喜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至今依然存在,在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现实。生活在小农经济氛围中,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中国农民,由于经常受到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破产因素的影响,不...  相似文献   

4.
鸟图腾与巴蜀族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星堆以鸟形器为代表的动物符号与纹饰,构成了一个把自然界与人问召唤在一起的神秘系统,形成以鸟图腾为特征的巴蜀族徽.从空间上看,以鸟图腾为巴蜀族徽的器物分布得最为广泛;从时间上看,鸟图腾有自身的发展历史.三星堆文化在其晚期核心宗教观"祖先崇拜"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鸟兽自然图腾崇拜时期,它经历了由氏族徽铭图腾向文化图腾的演变.鸟图腾的成因与作用反映了巴蜀部族图腾信仰背后的人格化因素,也反映出因特殊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其它图腾不可替代的结构性作用.三星堆文化特征中有将天体崇拜与鸟图腾一体化的倾向,经过早期图腾的自然选择,不断注入宗教的内容与世俗需要,表现出"祭天"与"齐天",升腾与自由的原始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异化"占据着重要的理论地位。对其内涵意义的重新阐释,意味着马克思对于古典哲学中的宗教异化、绝对精神异化理论、政治异化理论的扬弃,并在经济领域赋予异化全新的含义。马克思对于"异化"的研究是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新哲学的影响下进行的。因而自然强调"人"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是中国宗教思想研究领域的最新力作,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该著共63万字,2010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文库",2011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逻辑在先"和"时间在先"的统一论述"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阐明技术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当代科技文化与大科学观,科技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先进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渾沌與太極     
一 前言 早期論述中國文化或比較中西文化的學者,時常列舉的一項中國文化之特色,乃是中國没有創世神話.這個命題配合着"中國文化缺乏宗教精神"、"黄河文明質樸說"或所謂的"儒家是人文主義"等諸種的命題,它們構成了一種强而有力的論述,這種論述强調中國文明缺乏形上的思考與宗教的情懷,它基本上是現世的導向.  相似文献   

9.
浑沌与太极     
<正>一前言早期论述中国文化或比较中西文化的学者,时常列举的一项中国文化之特色,乃是中国没有创世神话。这个命题配合着"中国文化缺乏宗教精神"、"黄河文明质朴说"或所谓的"儒家是人文主义"等诸种的命题,它们构成了一种强而有力的论述,这种论述强调中国文明缺乏形上的思考与宗教的情怀,它基本上是现世的导向。①这种解释模式所呈显的中国古文明颇特别,因为古代在西亚、埃及、印  相似文献   

10.
白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家族文化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和区域文化相比较,大理白族家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多元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和功利性特征. 一、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 1."烧包"时所用的"包"现在通常是买来的.这种"包"大小如32开的一个信封,其中的一面上有印好的格式,中间写收"包"人的名讳,右边写送"包"人的姓名,左边写日期."包"内装满各种用纸做的财宝,封住口后,就可以烧给自己的祖先了.一般一个祖先一包.  相似文献   

11.
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最早的宗教是商代出现的祭天拜祖的宗法性宗教,以后随着中外商业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外宗教文化交流逐渐开展起来,成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对中国文化发展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2.
上古之时,以祭祀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宗教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形成了宗教生活和文化的最初形态。周代祖先崇拜盛行,宗庙祭祀与郊天、社稷共同成为国家规定的三大主要祭典活动。作为周代的诗歌总集,《诗经》毫不吝惜地展示着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诗经》是"唱着以人生和宗教为主题的较短的抒情诗"。在《诗经》中,不仅可以窥见周代政治、经济、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亦可一睹周代宗教文化的全貌。周代祭祀的献祭品种  相似文献   

13.
张笑 《大理文化》2011,(1):101-112
剑川海门口文化与白族原始宗教大凡讲到云南的历史,讲到白族的原始宗教,可以说无不与剑川海门口文化相关联。文化人类学专家罗康隆先生讲过:"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它一定占有一片特定的自然空间,这片自然空间中所有自然特性就构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罗先生还特别谈到:"生存于不同生境的人们共同体,创造出了自己  相似文献   

14.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是中国古代原生性宗教信仰伦理化的关键环节,它最早将原始宗教的发展规范化,使之走上世俗化、伦理化的发展道路,这一过程是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神学宗教的原因."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是通过以礼"义"改造原始宗教的观念,礼"仪"改造原始宗教行为,礼"容"改造原始宗教体验来完成的.中国古代宗教始终不能跟政治抗衡的基本格局也是由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奠定的.  相似文献   

15.
文化形态(史)论是一种主张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别,但是有发展形态或历史形态差异的文化发展观。根据其划分标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大类:文化力模式、文化共同体模式、主体性模式。而马克思用"实践生成"主体性范式对传统"主体性"模式文化形态论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重构和改造,这种范式内在地包含了前二者,同时又克服了二者的单一性、片面性,相比之下显得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道教哲学认为人的本性是真性,而基督教哲学认为人的本性主要是"罪".这两种不同的人性观引出了两种不同的解脱观:道教主张人复归真性,就可了道成仙;基督教主张人克服罪性,在生活上效法基督就可成为真正的人.从而,导致人的本质脱离现实.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真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从三星堆文化看古蜀人的原始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星堆文化中的原始宗教崇拜观念中包含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人祖先崇拜等多层次宗教信仰.表明三星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观在发展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新旧观念互相渗透、融合,不断积累,三星堆宗教文化是多层次宗教文化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先秦时期业已初步开通。它的起点是以"三星堆"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共有三条主线穿越西南地区绵延逶迤的群山,而远达域外诸方。这些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线路,亦是中西方文化交往最早的信道,它促成并实现了中西方最早的相互了解。于是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滇南文化、印度文化、西亚文化等多种文化亦藉兹互通,从而谱写了一曲中外、东西方宗教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华章。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从而一方面它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说来,它自己还只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①依据这一经典理论去思考,我们认为,中国哲学也是通过对古代宗教的“扬弃”而产生的。关于“弃”这一面,哲学界历来论述繁多,对“扬”这一面却少有觉察,甚至根本否认。结果得出的结论大多是,中国哲学是作为古代宗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就以先秦时代的两位哲学家孔子和老子来说,哲学界多认为孔子的道德主义和老子的自然主义是对古代宗教…  相似文献   

20.
《刷勒日》是羌族释比所独有的以图表经、以图推算、演绎变化羌区人事神灵与凶吉祸福的"易书"。其版本在羌区现遗存极少,"母版"弥足珍贵;传承方式独特,是羌区宗教文化的产物。其内容基本体现了羌族释比经典内核;图经画面丰富,是羌区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的真实写照。作为民间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刷勒日》的艺术特色显著,其"造型"表现独特、感情色彩丰富、风俗画题材的叙事性特征明显;是羌民族艺术与宗教形象的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