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府惠农力度的加大,农村金融市场逐渐形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全国第五大银行,将"普惠"定位为发展战略,在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探究其在农村推广信用卡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西部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西部农村信用社调研的基础上,从农业信贷总量不足、信贷结构不合理、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变异,央行监管和地方政府行为等方面分析了目前西部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应构建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相互分工、密切协作的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点研究了农村信用社如何变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立,信用社体系的市场内生性演化以及信用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给出了建立乡镇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开展小额微型联保贷款业务,解决西部农民与乡镇企业贷款担保难和发展农村金融租赁、完善央行监管体系,规范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瓶颈. 相比城市,我国农村的存、贷、支付服务十分稀缺.走进大多数农村,你会发现,原先为农村服务的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已经纷纷进城,异化为商业金融机构了;其它涉农金融组织也大多由于经营目标、经营网点等种种原因,难以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事实上,农村金融服务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4.
很长时间以来,农户信用建设滞后都被视作是农村金融落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由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就业更加灵活以及一些新兴经营方式的出现,更是给农户的信用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而且,相关研究专家还提出,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现代农户的信用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丰富.但农户积累的金融历史资料却寥寥无几,很多方面不能直接套用传统风控手段;农户的信用信息收集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目前国内鲜有对农村征信领域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和调研结果,分析了该地区农户对普惠金融的信贷需求、储蓄需求、对银行中间业务需求和金融产品的需求、对普惠金融政策的认识和参与情况、政策宣传效果、政策实施状况六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金融服务品种等七项建议。  相似文献   

6.
榜钱眼     
《华夏星火》2016,(9):11-11
农村普惠金融又添助力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
  日前,银监会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要求邮储行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并适当设置较高的风险容忍度。邮储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是将三农业务独立出来,配备专门的机构、专门的资源和专门的人员进行独立的考核,是商业性金融服务“三农”可持续模式的探索。建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有助于邮储行提升“三农”业务水平,加强“三农”金融业务专业化能力,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构建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三农金融事业部将依法合规运营,为破解“三农”难题、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的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一些不足,农村金融现状已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明确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利率管制政策、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强化政策金融、商业金融的支农作用入手,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宏观视角廓清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相对贫困减缓效应及作用机理,识别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的农村相对贫困减缓效应,是一项重要研究议题。本文基于2011—2019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其与省级面板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减缓了农村相对贫困水平。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收入增长、改善收入分配的途径减缓农村相对贫困水平;并且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率、使用深度、支付指数、保险指数、信用指数和金融数字化进程也能通过上述途径发挥农村相对贫困减缓效应。同时,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发挥收入结构效应改善收入分配状态,且经营性收入结构和财产性收入结构在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农村相对贫困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有众多金融组织在不同方面承担着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但由于商业化的改革和金融组织原来体制中弊端一直存在,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村服务的作用弱化,必须对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加以重构,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适应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  相似文献   

10.
以2012—2018年的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市场竞争对农村商业银行业务风险选择的影响,并立足农商行进一步探究该影响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市场竞争系数与农村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系数显著正相关,即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会提升农商行所面临的业务风险;其次,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以及存贷利差,影响银行的项目风险选择及高层管理者的行为,最终共同导致银行业务风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吴俊 《科教文汇》2010,(16):189-189
2006年12月22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选取村镇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并尝试给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村镇银行的后续发展,进而为整个农村地区金融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服务对于海南这样的农业大省是个难题,以前的学者多仅从金融供给的角度解决农村短缺资金的问题。从金融需求的角度探讨了海南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者——农户,并分析了农户金融需求层次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金融的三个主要供给者:商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和非正规金融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央行日前公开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中,发展普惠金融及开展互联网金融支农扶贫创新和实践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热点. 业内人士及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强和各种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作为金融薄弱地带的农业经济将是今后投资的主流方向,加之各种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未来农村金融改革将激活潜力巨大的“三农”金融蓝海市场.  相似文献   

14.
2017年“一号文件”的发布,为“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着力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化农村,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在此过程中的金融创新服务,正在为“三农”发展及农村产业化转型升级赋能,农村金融成了一个热词. 银行、农信社等国家队在改革中创新,将业务下沉,惠及“三农”,民间机构也不断发力,宜信等公司在农村市场中发展势头迅猛,蚂蚁金服等互联网大咖更是纷纷开拓了农村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15.
碳金融本土化和农村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产业面临的两大难题,通过对当前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各自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得出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具有互动关系:碳金融创新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本土化碳金融.基于金融产业视角,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设计农业碳交易品、农业碳债券、农村碳衍生品和发展农村绿色信贷等实现.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改革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从分析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的角度入手研究农村金融改革,本文则从研究农户意愿的视角探讨这一问题,希望从整体上把握农户、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户的真实意愿。根据调查和计量分析发现,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农户实际对现行农村信用社有着积极的评价;农户是否从信用社取得借款对于是否认同信用社以及是否愿意参与金融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农村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需要一个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绩效评价从而更好的引导并支持其发展。文章基于多准则关联偏好信息(multicriteria correlation preference information,MCCPI)的2序可加测度确定方法,考虑指标间的交互作用,围绕农商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发展性选取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进行经营绩效评价,并选取江苏省6家资产过千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六家农商行的总经营绩效得分有一定的差距,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两者与发展性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各项指标得分较高且均衡的农商行排名最靠前。农商行的经营绩效需要发展和盈利齐头并进,要及时调整经营以实现盈利和发展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时期,普惠金融的普及对于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总结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献计献策,以期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华夏星火》2014,(10):9-9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对于发展普惠金融、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日前,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4]235号,下称《深化意见》)。  相似文献   

20.
孙乐  苑韶峰  朱从谋 《资源科学》2021,43(11):2342-2355
研究普惠金融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对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四川省成都市典型区域401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微观层面的农村家庭普惠金融指数,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探索了风险预期在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①普惠金融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普惠金融通过中介变量风险预期间接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风险预期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7%;③新生代农户和老一代农户家庭层面的普惠金融对其宅基地退出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两者之间未发现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本文认为,应基于家庭金融需求和供给双层面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引导农户形成合理的宅基地退出风险认知,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农户风险预期;加强政策引导,实现不同代际农户的金融知识共享,推动宅基地有序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