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以载道",是语文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重要使命。聚焦价值取向,基于四个维度,即场域取向、人物取向、道德取向以及政治取向,比较研究民国"开明版"与当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可以窥见我国语文教科书历经70余年其价值取向变更的基本图景。这一变更的特点既表征为超越时空的稳定,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革新。这些透视,将为我国未来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之基本格局的构建提供有益观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主体,也由此引发了诸多论争,包括其主旨是激趣还是教化,内容是为审美还是为实用,课文体裁是多文学还是多文章,其语体是用白话还是文言,用字是追求艺术还是科学等。如果能辩证地看待这些不同的观点,兼顾双方的合理性,则可为确立当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课文编写的基本原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在选文取向、选文内容、选文文体等方面体现了民国不同时期"儿童本位"观的演变历程,说明了"儿童本位本土化"是西方教育理论能够在中国的土壤生根发芽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能够最直接、形象地映照母语教育足迹的史料当属语文教科书。其中能够具体反映我国在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母语教育的内容及其方法理念的生动史料,当属那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近年来,出版界刮起一阵"民国风",大量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重印上市,民国课文选本、民国小学生作文类出版物也十分兴盛。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与民国小学语文教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中反思现行的语文教育。本文的研究从"民国教材热"这一现象出发,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原因,立足于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及编排方式特点的分析,将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现行教材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在教育目的、内容选择及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等方面的可取之处,以期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文化领域掀起白话文运动,文学语体发生了转型,精英的文言文逐步被大众的白话文所替代。在文化思潮冲击下,当时的国语教学乃至国文教学纷纷淡化文言文,转向语体文。特别是小学教科书,以白话文居多,教材选文的风格日趋单一化。为了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域,我校的"大教材"拓展力求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文教材专指语文教科书 (即语文课本 ) ;而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录音录像带、激光视盘、媒体软件及教学参考书等。本文所说语文教材是狭义的语文教材。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发展演变的轨迹 ,有助于教材的改进和完善 ,有利于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从西周开始到目前使用的2 0 0 0版小学语文教材 ,其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一、韵文诗集式教科书西周至唐宋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 ,基本上是内容单纯、形式单一的韵文诗集式的集中识字读本。我国西周…  相似文献   

7.
李汉潮 《文教资料》2009,(26):153-155
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制于特定时代的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并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变化.特定时代的教育目的决定着特定时代的小学语文教材.同时,特定时代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教育目的.从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中略见一斑: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21世纪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个科目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以最受关注的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强烈意识到,语文教学承载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获得新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主题检索"教材统编"获得期刊774篇,获得博硕文献79篇,其中20篇文献将视角聚焦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本内容、教材编排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研究,统编教材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在内容、教材编排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以期为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合理运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有效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保留了原人教版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文本相同,但单元导语、课后练习、插图等设置不同,蕴含的旨趣不同。"部编本"的设计指向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因此,在使用"部编本"教科书时,教学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为例,探究小学语文"部编本"与人教版教科书的同课异旨,并建议采用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设计教学;形成"单元意识",开展综合化教学;注重生活化育人等适应性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陆晨爽 《科教导刊》2019,(7):137-139,154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部编版(1-2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可分为水彩画和水墨画两类,也可以分为景物图、人物图、动物图三类,还可以分为实物图、描绘图、漫画图三类。同时依据插图抽象水平的不同,本文对1-2年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漫画图在所有插图总数所占的比例很大。据此,笔者研究发现,作为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类型,漫画图具有"形象表达童心"、"增进趣味效果"、"张扬想象力"、"增强艺术感染力"及"扩大哲理内涵"等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一部分教科书中存在插图位置不当、与教材内容存在差异等问题,因此提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问题研究及应对对策。首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插图工艺质量存在问题、插图布局不当以及插图选择不恰当等几个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问题应对对策,帮助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质量得到更好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修改后的教材,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增加了教科书的容量,很好地体现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课改理念,给学生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正为促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的落实,进一步推进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实验工作,将于2014年10月下旬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全国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五届课堂教学大赛"。一、参赛人员:参与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实验的教师及其教研、科研人员。现场赛课的选手以区域推进苏教版小学语  相似文献   

14.
在课改精神的推动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选文方面的童趣化趋向更加明显。教科书的编制以儿童为本位,强调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须为儿童读者所接受。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形象,就"儿童本位",对教材中的不同角色、不同背景进行分析,从而深入体会编者选取这些课文的价值取向,感受其审美品位,分析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本位"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科书作为一种合法性知识文本,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物。母亲角色是女性重要的身份,分析教科书中的母职图像,可以呈现教科书所建构的理想母职观念及其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X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和插图进行分析,以探究教科书对理想母职的再现策略及其背后所建构的母职意识形态。笔者发现:第一,X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母亲形象呈现出“家庭化”和“弱势化”两大特征。第二,X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通过女性刻板印象、母职的社会公共角色缺失以及母职符号化等叙事方式建构了当前理想的母职观念。第三,X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通过“惩戒凝视”和“自我标准化”这两种策略实现了理想母职的再生产。最后,根据研究发现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母职呈现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夏明祥 《成才之路》2013,(29):16-16
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制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是影响教材整体质量的重要内容。对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进行研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语体即日常交流中运用词汇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让学生分清文体与语体差异性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掌握语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小学作文中语体教学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1年秋开始,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国家级实验区使用。这套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十套教科书,在继承和发扬人教社教科书特色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教科书编写的跨跃式的发展。实验教科书不但受到了教材审查委员会的高度赞扬,在实验中,受到了各实验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也越来越被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现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作一介绍,以便于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推荐及教学观摩展示活动”,2021年是第三届。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中,国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进行了控制。而事实表明,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知识都有自己的理解,国家想把教科书中所运载的意识形态完完整整地传递给教师和学生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构成了一对矛盾。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第一,合理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加强语文考试内容的综合性;第三,贯彻新教科书观,真正赋予教师对教科书再次开发的权利;第四,注意潜移默化和建立平等的教学交往;第五,合理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作出的"另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