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被收人人教版初中语课本第五册,其中有这样一句:“至于负歌于途,行休于树,前呼,后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游也。”对于“伛偻提携”,教材作注日:“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驼背。”此注将“伛偻”、“提携”均释为名词,分别借代为老人和孩子。  相似文献   

2.
《情真意切释猜嫌》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中“人情与世态”专题的一篇例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大旨谈情",情贯穿全书,大致经历了"因空见色,有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过程,大可概括为"空情"。关于"空情",首先在于"虚幻",其次在于至情,深受前代关于情爱思潮的影响,至情归于虚幻,也就意味着对一切情的否定,也意味着作者在经历大起大落后的大彻大悟,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中秋诗里的“三生”不是“三世”,不“指祖孙三代”,而是佛家语,与“三生石”故事有关。“三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作者曹雪芹借用此语是取其“业报轮回”、“此身虽异性常存”等佛家思想意义,目的是为了刻画和讽刺贾雨村执著功名利禄的丑恶形象。  相似文献   

5.
对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一句中的“坚明约束”,各编著译者的注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①《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刘盼遂主编,北京出版社1980年1月版306页注:坚,坚守。明,明确。约束,盟约。意即信守盟约。②《高中语文课文分析》(一、下)顾振彪等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869页注: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约束”本是动词,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一经问世便遭禁忌,甚至被视为“诲淫”之作。尽管该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及辉煌的艺术成就跳出了禁书的行列,但其“诲淫”之恶名并未得到辨明。我们从本出发,意在阐明《红楼梦》不仅不是一部“诲淫”之作,而且是一部“诫淫”之作。  相似文献   

7.
魏爱婷 《学周刊C版》2019,(7):187-187
本文总结了经学家们因为对"贤"和"易"的不同理解,并对"贤贤易色"的不同阐释,分析了笔者同意将"易"训为"轻略","色"训为"面色、外在容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孟子》中“折枝”一语,据文意考察及其他文献材料检阅,可证“折”有“屈折”义,“枝”通“肢”;“折枝”即“折肢”,当为“屈体下拜”义.  相似文献   

9.
“抠门儿”,《汉语大词典》释为“方言,吝啬”,《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方)吝啬”,《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释为“【济南】吝啬”。“抠门儿”为什么会有“吝啬”的意思呢?这要从“抠门儿”的“门儿”谈起。  相似文献   

10.
“河山之阳”中的“河”,指的是韩城市城南的“沆水”,“山”指位于旧时夏阳县西北的“梁山”,“龙门”指位于“梁山”之阳,高门原南界的“龙门砦”。“梁山”“沆水”,“龙门砦”是旧夏阳县的管辖区域。  相似文献   

11.
查《汉语大词典》可知;“撕打”表示扭扯殴打,从字典引例可更加明确“撕打”的含义.是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例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犀利的穿山风,像脱缰的野马在混沌无垠的大戈壁上撕打咆哮。”而“厮打”则表示双方(有时也表多方)互相扭打,“厮”就是日,俩男子当街厮打互相的意思。请看下列新闻标题:情人厮打在情人节《合肥晚报》2005年2月15《合肥晚报》2002年2月25日。  相似文献   

12.
高语第六册中《宝玉挨打》(《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一课,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众人对宝玉挨打的态度以及宝玉挨打之后众人的情态。  相似文献   

13.
敦煌变文《茶酒论》(并序)中"打"却三盏已后的"打":一般被解释为饮食或吃,但通过对近代汉语相关语料的语义组合、语义语境分析,可以看出"打"应指大吃大喝,附属意义有粗俗随便的非正式风格、讥讽亲昵的情态和口头语体等特点。"打"和现代方言词"咥"的使用情况比较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15.
“班马”,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出现频率甚高。但很多人在实际使用时并不知道它的确切来源及含义,本文即对“班马”析源辨义,并对其影响加以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6.
释“政”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教版)第五单元《勾践灭吴》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中的“政”的解释不够严谨。略有瑕疵,请看其文:“……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相似文献   

17.
18.
释“日”     
“日”字是象形字已成定论,但其中之点划表示什么却历来众说纷纭,有许多曲解。日中之点划只是为了与其他类似的文字易于区别,并无其他含义。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释“兑”     
《说文》对"说"的本义提供了两种解释,以此导致后人在理解"兑"的本义时产生了一些歧异。本文从"兑"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辨析,认为"兑"的本义应为愉悦义。  相似文献   

20.
"馘",《汉语大字典》说:"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但作这一解释的,在《说文》是其《耳部》的"聝"字,其释如下:"军战断耳也。从耳或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