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王观国首先指出颜之推、颜师古分训謰语的错误。张有第一次使用“联绵字”的概念,但仅指謰语,不含重言,以为二字不可分割。明方以智“双声相转而语謰謱”的謰语观抓住了本质特点,进而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释原则,联绵字的研究开始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徐通锵先生在<基础语言学教程>中对联绵字的界定与现今通行的界定具有一致性,他们都认为联绵字中的两个字是"不可分释、共同表义".根据联绵字形成的原因和它的结构特点,不把它归入到"字"类而称它为"特殊"的字组,这不仅有利于"字本位"的语法体系的构建,而且表明了联绵字在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是"字"向双音节的字组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里的两字结构不易与联绵字相混的两字结构联绵字与互训式的两字结构联绵字的特性联绵字与重言古代汉语里的联绵字是古代汉语里的复词的一种,这是汉语学者所公认的.联绵字从书写方面看来,它是个两字结构,也就是写出来是两个字.在我们认识联绵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说"肃爽"     
"肃爽"也作"肃霜",出自《诗经》,毛传分字解释,王国维撰文驳之,指出"肃爽"是联绵字,不能分训。极是,但释义还是不正确的。本文指出王氏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考证了肃爽的本义、引申义;连语用法和单字用法;各种假借字及爽字造字的原义。从而说明联绵字也并不全是本无其字,以音借字的。有些字的原型,就是表示联绵字义的,爽字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5.
"还"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注音为"huán"和"xuán";现代汉语中读作"huán"和"hái".杜甫《兵车行》一诗中,"归来头白还戌边"中的"还"字,应读作"hái",译为"又"或"再".  相似文献   

6.
先秦文献中的联绵字,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因而对它们的形成能有所了解,但也有一些联绵字因为语料的局限,无法探索其来龙去脉。由于联绵字的出现有早有晚,为此通过对某些后起联绵字或准联绵字进行分析考察,来说明这些后起联绵字或准联绵字的成因,进而为说明那些早期联绵字的成因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王力所著《同源字典》中未注意的"同源字"中尚可发现并甄别出不少"同根字"。有些字在王力《同源字典》中虽已收录,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语源义",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一组一组的"同根字"。这些同源字也是考察的对象。文章还进行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以此来对所构拟原始汉语及上古汉语mb-型复辅音声母及清鼻音声母m-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联绵字解析     
联绵字是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词语。按照通常的看法,联绵字是不能解析的,因为构成联绵字的两个音节被认为不具有表义的功能。但实际考察发现,并非所有的联绵字都是如此,有些联绵字,其构成部分的两个音节都是有意义的,有的还作为单音节词出现在语言中。这可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所列举的联绵字“蒹葭、便嬖、缤纷、憔悴”等证之。  相似文献   

9.
联绵字浅议     
联绵字的特征是“以声为义”,因此同一联绵字可以有不同的文字形式 ,具有相近或相关意义的不同概念可以使用相同的联绵字。探求联绵字字义关键在于审音 ,只有掌握古今音变 ,审其音理 ,观其汇通 ,方能准确解释词义  相似文献   

10.
词义引申在传统小学文献中常被误为文字的假借,以""一词意义弓l申系列为例:清儒<说文>四大家及当代较为有影响的两部通假字典对"釐"本义、假借义和弓I申义有不同认定.但结合甲、金文对"趋"字形义的释读,"釐"之真正本义应为"以手扑麦脱粒",其"治理"、"家福"和"延"都是其引申义.在"釐"一词内部各个不同引申义当中,关系相对疏远的不同引申义受源于"釐"一词不同的词义特点(即所指客观事物的不同特征).如若忽略这点,词义引申常常会被误认为是文字假借.  相似文献   

11.
怎样识别联绵字江苏/卢广庭语修逻文YUXIULUOWEN怎样识别联绵字呢?传统的方法是从语音角度,根据联绵字双声或叠韵的特点来识别。例如:双声的联绵字有:仿佛(fǎngfú)、参差(cēncī)、挥霍(huīhuò)、吩咐(fēnfù)、叠韵的联绵字...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言学把"联绵字"的内涵界定为"双音节单纯词",导致在"联绵字"分类上关于"叠字"归属有分歧。为了教学和研究的方便,"联绵字"内涵应重新界定为"由不同音节组成的双音节单纯词",这样就可以将"重言"与"联绵字"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3.
词义和字义     
对词义和字义以及相关问题作了论述。提出词义和字义的区别和联系,着重对它们的区别给予充分论证,认为:词只有本义和引申义两种,而字除了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可能有假借义和通假义。对教材中的个别论点进行质疑,给出看法。对教材提出修订意见,对古代汉语字典编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赋用联绵字本于用字造语的讲求,不拘"单纯复音"的语言学定义。或联绵与复合并置,或同旁鱼贯,以资铺陈;或联绵与复合属对,但取字面相类。联绵字初多分用,或以声韵系联,习久联绵;或由赋家依据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语感临文归并;或同旁近义并用,由于四字句的结构作用与音步切分,久之联绵。  相似文献   

15.
基于“趋”的文化义和文化义位的分立问题的分析,词稳定的文化义在历史语文词典和综合性辞书应该单独立项,这样字典辞书就能更客观准确的反映语言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文学悖论语言可分为“奇异”和“反讽”两种形式。文学语言中,为追求语言的“超凡脱俗,”表达式的字典义和语境义常常出现偏离,偏离的极致便是对立,于是产生悖论。悖论是对立的语境在同一语言表达中的体现,理解悖论须从明确语境入手。  相似文献   

17.
徐通锵先生在《基础语言学教程》中对联绵字的界定与现今通行的界定具有一致性,他们都认为联绵字中的两个字是“不可分释、共同表义”。根据联绵字形成的原因和它的结构特点,不把它归入到“字”类而称它为“特殊”的字组,这不仅有利于“字本位”的语法体系的构建,而且表明了联绵字在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是“字”向双音节的字组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记录一个联绵词的两个汉字,往往存在偏旁相同的现象,这种相同的偏旁具有"类聚显意"功能,通过它们可以推测这个联绵词的词义,这种偏旁近似于形声字中的形符(意符)。也就是说,这些具有相同形符的联绵字,在字形上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我们也可以"望文生义",训诂学中"义存于形"、"依形求义"的基本原理,也适用于这部分联绵字。所不同的是,联绵字中形符的表意功能是半独立的,这些单个的联绵字也只是半独立的形声字。本文进一步论证了这种观点,也进一步分析了联绵字形符类聚显意功能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说“嫖姚”     
“嫖姚”,叠的联绵字,其基本含义为轻扬,它本无正字,不但写法多样,而且含义亦多,使用广泛,可连语、可单用、亦可重言,该系列的多形多义联绵字,字音都不出叠韵宵部的范围,是联绵字之典型。  相似文献   

20.
说“芒砀”     
《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东巡,刘邦“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徐广曰:“芒,今临淮县也。砀县在梁。”应劭曰:“二县之界有山泽之固,故隐于其间也。”一说芒砀二山名,在砀山县东南,接河南永城县界,二山相去四里。无论是山是县,皆以芒和砀为二名,都不把它看作联绵字,而芒砀又确是叠韵联绵字。不能说双声叠韵是联绵字的绝对标识,因为还有不是双、叠的联绵字,但是双、叠的,却十有八九是联绵字。通常都说古汉语词汇,多单音节,近现代汉语词汇,多双音节。这个时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