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金瓶梅词话》有关方言研究的材料入手,联系当今《词话》作者的有关学说,浅析《词话》语言相当驳杂的原因,力图说明其与说唱文学有关系,支持《词话》乃集体创作学说。  相似文献   

2.
没呀 九P103行21:李外传听声阿呀[::]时,便跳起来,立在凳子上,楼后窗寻出路,被武二双提着,隔着楼前窗,倒撞落在当街心里来,跌得个发昏.  相似文献   

3.
李申先生的《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是一部专门系统、全面考释《金瓶梅》方言俗语的著作。它多方求证,义项全面,内容丰富。当然,其中也有少数词语(尤其是疑难词语)存有误释或解释不妥之处。本文择出其中的30余条予以辨析,以求得出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不见 九P100行12:这武二竞走来街坊前去寻郓哥.只见[--]那小猴子手里拿着个柳笼簸箩儿,正籴米回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补充解释了《金瓶梅词话》中“瞅”、“反乱”、“哈账、“行货子”、“拦拦济济”、“使心拄肝”、“战”等几则向来解释欠确或未曾解释过的词语。  相似文献   

6.
1996年 9月 ,笔者在《昆明师专学报》上发表《 <金瓶梅 >与云南方言集序》。序中讲了全集分语音、词汇两部分。本文即词汇部分。文中收集目前能见到的多种词典中对近八十个词的解释 ,为方言研究提供该词来源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是正定方言——兼谈其方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金瓶梅》方言研究的必要性、现存问题和研究建议。指出《金瓶梅》中有大量正定方言。正定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的历史状况使其有可能是《金瓶梅》故事的地点和语言背景。文中大致分类举出较多例证,以明其是正定方言。鉴于其方言一般人不甚熟悉,故对生僻者释义说明,其中也间或对某些著述中的错误解释及意见提出适当辩驳。最后得出结论:《金瓶梅》基本上是用正定方言所写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中的聊城俚语俗语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 ,《金瓶梅》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本文从中撷取当今仍在使用的部分山东聊城方言中的俚语俗语加以例释 ,略作考证 ,从一个方面为《金瓶梅》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9.
《尔雅》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词典,分门别类地记录并阐释了上古汉语的基本词语。现代各地方言特别是北方方言在词汇上,都与《雨雅》中的词有前后继承关系。文章从中找出一部分现代聊城方言中仍使用的词语加以解释.对聊城方言的研究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蒸热 八P .83行 12 :妇人便问 :“角儿蒸熟了 ?拿来我看。”按 :此处港本原作“蒸热” ,无误。戴先生径改 ,应出校。“蒸热” ,意思是指把熟食品放在锅里馏一馏。前文有“又做了一笼夸馅肉角儿 ,等西门庆来吃”语 ,下文有“妇人用纤手一数 ,原来做下一扇笼 ,三十个角儿 ,翻来覆去 ,只数了二十九个 ,少了一个角儿 ,便问往那里去了。迎儿道 :‘我并没有看见 ,只怕娘错数了。’妇人道 :‘我亲数了两遍 ,三十个角儿 ,要等你爹来吃。你如何偷吃了一个 ?……’”等语 ,可知角儿是原先蒸熟了的 ,故此处不可径改。径改而不出校 ,也可看作是戴本的…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中语气词“着哩”出现频率高,用法灵活,表义丰富。本文对其中的语气词“着哩”进行了穷尽搜索统计,并对“V+着哩”和“A+着哩”形式的不同用法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描写,揭示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猫黑尾”是《金瓶梅词话》作者“表里不一”一语的同义趣巧变说;“黄”为相对于“黑”的“白”,“猫”是“貌”的谐音字,“尾”是“里”的谐音字。解作“表里不一”,不仅词语语素在训诂上可找到依据,词义理据上也能讲清楚其相互之关系,所释之义且验之各句皆通,当是作者之本意。  相似文献   

13.
“然”作为形容词和副词的后缀,起源于古代汉语。《金瓶梅词话》的“然”尾词反映了明代中叶该类词的全貌:涵盖词类——形容词、副词、连词;根词种类——形容词、副词,还有名词、代词和动词,副词有普通副词、时间副词、肯定副词和否定副词等;口语词渐多。在汉语语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甚多,如一面口袋倒蘸过来、扌历子、贼皮褡、东子房、白铜顿罐、天吊客忤、宽蒸荼、花靠等。甚难解释。本文经过大量考证给出以上词语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15.
继续对陶慕宁校注本《金瓶梅词话》校勘方面存在的粗疏处进行考辨,纠正其误校和失校文字。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词话》中的服饰描写在它同时的小说中无与伦比。它是为作者的创作主旨服务的;它揭示了明末腐败的社会现实;它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折射.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作者在充分掌握杭州“儿尾”方言特点的情况下,非常熟练地、巧妙地运用“儿尾”方言来描写人物。一、用“儿尾”方言来描写人物外貌;二、用“儿尾”方言描写人物穿戴;三、用“儿尾”方言描写人物语言。  相似文献   

18.
论《金瓶梅词话》的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词话》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三大类十二小类60个单词,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汉语在明代中叶这个历史阶段代词的全貌。历史地看,其中有传承、有发展、有存古,为近代汉语和汉语语法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代陕西方言的如下语法特点可以从《金瓶梅》里找到根据:1.逆序构词如“菜蔬(蔬菜)”“找寻(寻找)”“齐整(整齐)”等;2.“家”字用如复数标志“们”,周至等处阴平调的“我、你、他”加上“家”字表复数和领属;3.耀州等处“的”字相当于“着”字,而西安一带“着”字用在句末表示将然时态。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作者与河东有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著《金瓶梅》自问世数百年以来,对其思想和艺术众说纷纭,莫衰一是,而对其作者更是扑朔迷离,迄今难有定论。本文从《金瓶梅》中的方言土语以及一些习俗入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可能是河东人,或者起码在河东生活过,或者在其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各种文人的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