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农村扶贫自1978年到2000年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如今正处于扶贫开发的政坚阶段.经过20年多年的不懈艰苦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贫困状况大为缓解.取得的这一成就为世界所曙目.但由于我国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扶贫救济中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扶贫资金管理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力图通过对外国的较成功的扶贫模式研究,探讨我国扶贫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提高,解决贫困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口骤增、生态恶化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消除贫困与持续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消除贫困就难以持续发展,不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一、我国贫困地区的分布特点及背景 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首先,具有典型的区域性,截止1994年底全国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国农村人口的7.8%,这些人口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而这些地区均为山地、丘陵、荒漠、高寒山区。其次,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比重高于东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在10%以上的14个省、区、西部就占了10个。比重在15%以上的8个省、区,20%以上的3个省、区,30%以上的1个省、区全部分布在西部”。再次,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突出。全国55个少数民族90%分布在贫困地区;在18个贫困片中,12个为  相似文献   

3.
【背景材料】缓解和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政府始终不渝的宗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政府在带领广大人民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道路;采取了科教扶贫、组织劳务输出、东西部协作扶贫、实施移民搬迁等多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模式。这为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自1978年以来,广东率先以市场为取向发展经济,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全省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整体上已进入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形成城市“包围”农村,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奔向现代化的新局面。1、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1978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184.7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9.9:464:23.7;到199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至32253亿元(1994年为4175亿元),第一、H、三产业的比重为1二3:503;32.3。过去全省80%以上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目前全省已有一半以上的劳…  相似文献   

5.
我国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2.5亿减少到1998年的4200万并向世人宣布2000年中国将再解决800万人脱贫问题。我们既为之高兴,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脱贫后的农民致富的道路还很长。农民致不了富,我国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如何形成一种教促富,富促教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本文仅从农村成人教育作为切入口,从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方面,来探讨一下农村成人教育与扶贫攻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从一般趋势来讲,必然带来更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贫困人口将会逐步减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人均年收入低于637元的农村贫困人口约为3000万,与2002年相比,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说明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其原因多样而复杂,应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扶贫办最近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中期评估结果显示,5年来,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927万人减少到2365万人,减少了562 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从6102万减少到4067万,减少了 2035万人。全国还认定了近800家扶贫培训基地,建成了国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已减少到2000年底的3000万,解决温饱问题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脱贫效果日益式微,且返贫率居高不下,贫困日益呈现出钢性特征。今天我国要早日消灭贫困并巩固脱贫成果,必须强化对贫困地区人们因自然灾害及家庭成员重病、意外等事件的救济帮助,同时改变制度化了的只重种养的扶贫模式,并通过发展经济、外出打工及改变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建设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创造一个与工业化、现代化一致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实现文化、价值等重建,培养起贫困地区人们的反贫困主体精神,在消除物质贫困的同时消除精神贫困,实现真正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9.
十年的农村经济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7年与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粮食产量由3亿吨增加到4亿吨;1987年农村的社会总产值达到9432亿元,九年中平均每年增长14%;1955年—1978年,农民的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只增加2.90元至1978年才达到133.6元,到1987年一下猛增至463元,九年间增长近2.5倍,农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他们建起漂亮的新居,购买了崭新的家具,添置了彩电,收录机、洗衣机等家电,城乡差别在不断缩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是农村脱贫致富的  相似文献   

10.
贫困作为一个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一直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而存在。绝对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也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虽然近年来我国扶贫力度加大,农村的贫困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但我国农村中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查,到2004年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虽比2003年减少了290万人,但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1.
周天勇 《学习之友》2008,(12):39-39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由于“左”的思潮干扰经济建设,使我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上不断后移。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年全国居民的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年分别低18斤和0.2斤;1978年全国有2.5亿绝对贫困人口。当年,实际城镇失业率高达19%左右。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区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500万人减少到1995年底的600万人。但是扶贫形势依然严峻,贫困面还很大,在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大,而且大多生活在生产条件恶劣,缺水、缺土,交通不便的大石山区,解决群众温饱难度很大,在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山区中,还有相当部分群众处于“贫困——温饱——贫困”的趋势中,返贫现象十分严重。我区的扶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 广西的贫困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有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但科学技术落后是最根本的一条。我们通过长期的调查发现:贫困地区由于很穷,吃饭、生存是第一  相似文献   

13.
一、我圈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一)农村成人教育取得了新进展 l、农民扫盲和初等文化教育取得新进展。2001-2004年全国共扫除文盲803万人,平均每年扫除文盲200多万。2004年农民小学有21068所,毕业学员150.71万人;扫盲班47239所,毕业学员204.58万人。目前我国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2000年成人识字率已达到90.9%,位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有14个单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扫盲奖。在过去10年内,全世界文盲人口减少了1亿人。其中中国就减少了9400万文盲,中国的扫盲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工作为世界扫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由于中央加强了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加大了改革力度,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据统计,农村职业高中由1984年的4217所增加到1994年的5275所,在校生由89.51万人增加到184.530万人,招生数由51.94万人增加到82.61万人。同时,还有农林中专420所,在校生34.5万人,年招生13.3万人;职业初中1538所,在校生63万人,年招生近30万人。十五年来共有各类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627.3万人。这些毕业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各条战…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的金融改革至今已历经30年风雨。中国金融资产从1978年115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7年83.8万亿元人民币,中国金融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76万人增加到2007年370万人,中国金融资产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31.7%增长到2007年3.4倍。可以说,中国金融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基本形成一整套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健康平稳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完善的金融调控监管体系。总结与回顾30年改革的进程,对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小光 《农村教育》2004,(11):30-30
改革开放加年来,共有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为农业和国发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有1.25亿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实现就业,6000万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约7000万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当前,农村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低素质供给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初步匡算,现有农民剩余劳动力1.5亿人,文盲半文盲约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市把农村劳动力输出作为致富农民的产业来抓,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并举.促进了劳务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从1999年的53.9万人增至2003年的68.3万人.转移人数以年均6.1%的速度递增.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9年的28.9%上升至2003年的41.2%。劳务经济在我市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劳动力的减少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另一部分指费景汉一拉尼斯所说的低效劳动力,即边际生产率虽大于零,但小于工资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的右江河谷中游,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百色起义发源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全县籍6个镇9个乡152个村民委,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1、7%,是广西48个贫困县之一。这几年来,该县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扎扎实实抓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既好文盲又扫科盲,给农民插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翅膀,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990年的450元增加到现在的1252元,全县贫困人口从1985年末的18.58万人下降到1995年末的36万多人。去年,该县已通过自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多地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这不仅对职教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为职教办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目前,常州市形成了多元化办职教的格局。全市有普通中专校14所,在校生17000多人;技工学校15所,在校生8000余人;职业中学14所,加上普通中学、成教中心附设的职教班,在校生15000余人。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达4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的62%。职教与普高招生比达1.7:1,市区达到2.34:l,职教比重大大超过普高。从1990年到1994年,职教招生数以平均每年223%的幅度递增。但实践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