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字书写教学中,有很多细节性的内容需要处理,比如“羽”在上下结构的字中,处于上面时,其中的“钩”要写成“竖”,同样“雨”字处于上面时,第三笔“横折钩”要写成“横折”等等,这类型的问题是书法上的要求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折是由不同的笔画复合而成的,主要的复合形式有横与竖的连接、横与长撇的连接、撇与横的连接、竖与提的连接等,形式复杂多变而且非常难写,尤其是圆转的折画更容易写不好。折画简单的有横折、竖折、撇折,复杂的有横折钩、竖折折钩、横折弯钩、横折斜钩、横折折折钩、横撇、横折折撇等。一、折画的写法(一)横折的写法:横与竖画的连接叫横折竖,简称横折,其连接处称"折"。折有方折、圆折之分,在"口"字中用方折,在口字框中用圆折,圆折写法与方  相似文献   

3.
正第六讲钩法钩法,在汉字中形态多样。钩画名称,往往是根据其所依附的主笔命名:钩画与竖画组合称为竖钩,与横画组合称为横钩,其它还有斜钩、卧钩、竖弯钩、竖折折钩、横折钩、横折弯钩等等。例如:"事、巧、思、机(机)、讫(讫)、元、阁(阁)、功、穴、夷"等字。(图1)所有钩画,都是在一个长笔画末端,改变用笔方向,折笔用侧  相似文献   

4.
释疑台     
问题一:是“横折”还是“横折钩”?近日,我们几个语文老师遇到了一点困惑:如“回、因、困”等字的第二笔是“横折”还是“横折钩”呢?课本上的字明明白白的都是“横折钩”,可我们的书写习惯都是“横折”,是我们错了吗?答复“:回、因、困”,第二笔应该是“横折”。根据:(1)可以通过用法来确定。“囗”和“冂”分属于两个不同部首,“囗”字作为部首,名为“国字框”,我们无论查阅哪一部、哪一种字典(或词典),都会发现“囗”部结构十分固定,即总是三笔完整地组合在一起作为部首的,从来没有分开;属于这个部首的字,全是“全包围”结构,“回”“因…  相似文献   

5.
正39.巾字底边竖略短,"横折钩"折后竖钩粗重略短,中竖垂直有力。宽度、高度均视上部覆盖酌取。40.贝(贝)字底目部长方,竖和横折垂直有力,横间距均衡,底点分张。高度视上部酌取。(三)字形结构人们通常将"欧体字"字形简单概括为"长口框",字体结构为"内收外放"型。汉字就结构而言,大体可分为独体字与合体字两大部分。合体字通常分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多部位组合结构等几个部分。左右结构,通常由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6.
开合的蛇口     
己、已、巳(sì)都是由横折、横、竖弯钩组成,他们是形近字,可读音和字义完全不一样。有一次,马小虎打量着他们:“你们长得都像蛇,一模一样,真叫我难以分辨。”  相似文献   

7.
1.图像法用简笔画表示某些象形字或象形偏旁的形义联系。如:“飞”字,教学时画一只小鸟,对照提示:横折钩像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一撇一点是小鸟展开的翅膀。2.记笔顺法记笔顺法就是书空记忆法,学生手在空中写,嘴巴说,眼睛看,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便于记忆。如:“牙”,学生眼看“牙”字,嘴说:横竖折竖钩撇,手在空中把说的每一笔写出来。3.分析结构法教学时可以根据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如“星”字,可以教学生这样记忆:“星”是上下结构,上边是日字头,下边是生,合起来是星,星星的星。通过这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卂,读作xùn,篆体字是疾飞的形象,这是它的本义。但是飞而不见鸟,即多指人,兽行动的飞快,可见它跟“迅”的含义很相近。先写横折弯钩,再写一横,后写一竖。用“卂”作声符的字仍读x(?)n,只有汛,迅,讯三个常用字。凡,读作fǎn,篆体字好像一只竖立侧视的盘子,据说古时与“盘”字同音义。近代一些文字学家认为它像帆船,是“帆”的本字,假借作“平凡”“凡是”的“凡”。先写一撇,再写横折弯钩,最后加上一点。现在主要用作“统括之词”,作“凡是”“总共”讲。用“凡”作声符的字也读作fán,只是声调不同,加“帆”读第一声,“矾”、“钒”读第二专声,“汛(泛)”读第四  相似文献   

9.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短竖末端自然弯曲向右行笔,末端回锋收笔,不出钩。 书写技法:书写技法由横折和竖弯组成,横折均等,上折下弯,角度约90°,不能写成上翘或出钩。  相似文献   

10.
学一学 这一期我们来学习横折钩类的偏旁部首。“ ”是这类偏旁的基本字根。书写时注意,横画略略右上斜,转折时顿一顿,写成—个方折,竖画重按行笔,写得比横画粗一点为妙,出钩不宜太长。  相似文献   

11.
正(10)单耳钩横折钩写法,折后部较短,与"垂露竖"相组合。(11)耳钩由横撇和小弯钩组成,小弯钩弯弧较直,形状独特,写时应谨慎。(12)横折折折钩由横折和横折钩组成,注意横折和横折钩搭接处的形状。8.点点的形态虽小,书写时切忌模棱两可、随意为之。亦忌要领错误造成形状怪异。标准点写法要领:(1)左上轻逆笔,(2)右下短行,(3)右下顿,(4)左上回锋收笔。欧体的点,起笔藏锋的笔画较少,多数为切笔入纸,右下略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第一次抱母亲》。伸出右手跟老师写课题。(师半蹲着、倾斜着身子,边写边述)这个"抱"要注意右边的写法,横折钩要小,因为下面还有竖弯钩,要为它留出位置。"母"字  相似文献   

13.
历岗 《小学语文》2007,(5):52-52
问:《三个儿子》(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一文中有个要求会书写的“拎”字,第七笔是横撇还是横折?另:“发”的第一笔是竖折还是撇折?  相似文献   

14.
134撇提符:是指由一撇和一提连写而成的符号。须注意,这一笔多由竖直加提构成。见知、求、众、勒、难字。135横向摆动符:多用于宝盖或竖与横折钩的连写构成,  相似文献   

15.
张玉寿 《青海教育》2012,(Z1):54-55
我认为的书法教学应该从最基础的基本笔法学起为宜。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进行临帖,时效性较强。一、基本笔画教学一定扎实牢固、耐心、细致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教学中,我们要采取直观、形象、逼真、化繁为简的教育教学方法,从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学起,就是系统地学习点、横、竖、撇、捺、钩、提、横折、竖提、斜钩、卧钩、横折弯钩等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种基本笔画,乃至所派生的其他基本笔画及相应独体字。  相似文献   

16.
历岗 《小学语文》2008,(12):56-56
问:三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要求书写的“帆”字的最后一笔,从课本的字体看像是横斜钩,但写字教材的书写示范又像横折弯钩。请问:“帆”字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应当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我觉得‘力'字横折弯钩的收笔与撇的起笔应该在一条垂直线上。""我觉得‘力'字撇的收笔与横折弯钩的收笔应该在一条水平线上。""我觉得‘力'字横折弯钩弯的部分应该与撇平行。""我觉得‘力'字撇的收笔应该超出横折弯钩的起笔。""‘力'字呈陀螺的形状。"……讲台前的屏幕上,赵老师展示出一个大大的"力"字,她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力"字有什么规律。孩子们不假思索,一个接一个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观察,清脆的声音响彻会场。紧接着,赵老9币让学生打开写字教材开始描红,然后尝试写第一遍,写完后一个小男孩大胆地站起来展示他写的"力"字,并进行  相似文献   

18.
对于“己”“已”“巳”三个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在作业中经常用错。因此,我采用了下列的方法来区分。首先,将“己”“已”“巳”写在黑板上,接着,告诉学生:“这三个字都是由横折、横、竖弯钩组成的,看起来长得都像‘蛇’,但它们的读音和字义完全不一样。”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致很高。于是,我笑着说:“蛇口大开,自己的己(板书:自己)。蛇口半开,已经的已(板书:已经)。蛇口不开,巳时的巳(板书:巳时)。”这样就从字形上区分了这三个字。然后,我指着“己”说:“我们自己,应该敞开思想去接受新的知识,所以用大开口来表示敞开的思想。”我…  相似文献   

19.
作品点评     
正陈筱瑄同学的这幅作品,没有明显的缺陷,章法合理,字的大小适中。作品中,"里、征、飞、教"等字写得较好。需要注意的是:1."明、月、胡、阴"这四字中,"月"字的横折钩的折应写得干脆些。特别是"阴"字中"月"的折,都快成斜线了,不美观。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学生记忆字形时,常常采用语言直观和实物直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不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而且使他们获得的印象鲜明深刻。如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时,学生往往把“乛”(横折)“ 乚“(竖弯钩)“(?)”(横折折撇)“(?)”(竖折折钩)等一笔的笔画,记成两笔或三笔、四笔。为纠正之,我便用一根带色的硬电线在课堂上依次折曲、演示,让学生看到这些笔画虽拐了好几个弯但仍都是一笔。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