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经济学关于社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为方法论基础,提出四川省双流县教育新任务——实现第三次跨越的依据、双流教育第三次跨越的基本内涵,以及实现教育第三次跨越的主要举措,并论述了教育第三次跨越对构建和谐双流的重大贡献,论证了文章的主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教育的第三次跨越,为构建和谐双流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攀枝花市迎来的第三次发展高潮,也是攀枝花市教育实现新跨越的又一次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为此,我市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化三项改革,建好两支队伍,加快一个建设,努力为“科教兴攀”和西部大开发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常逢生 《江苏教育》2006,(3A):16-17
“九五”期间盐城教育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在苏北地区率先实现“双基”目标;“十五”期间,盐城教育又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成了盐城名闻省内外的一张名片;“十一五”.盐城教育将实现第三次历史性跨越——建成教育强市、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次跨越与前几次相比,时间更紧、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攀枝花市迎来的第三次发展高潮,也是攀枝花市教育实现新跨越的又一次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为此,我市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化三项改革,建好两支队伍,加快一个建设,努力为“科教兴攀“和西部大开发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记者:当前,我省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教育强市、强县建设,请问益阳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进展情况又如何?熊国平: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决策,这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必将为富民强省提供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全省建设教育强省会议召开后,益阳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迅速启动了教育强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温州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对于促进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温州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仍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明确培训工作的战略地位,形成共同的运作机制以及创新培训模式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温州经济发展第三次跨越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宁作武 《成才之路》2010,(10):79-79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重点。生物科技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从事生物教学的教师必须将书本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中职扩招,与上个世纪提出的“普九攻坚”和“高校扩招”有同样重大的意义。“普九攻坚”推动了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高校扩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而“中职扩招”将对保证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国教育事业第三次跨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智 《农村教育》2006,(1):76-77
现代远程教育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教育形式。它是继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之后的第三代远程教育。它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实现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教育资源的传递和教学的实施,使得教育真正面向社会大众,达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教育装备建设是温州教育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装备水平的提升对实施温州教育强市具有重要意义。温州教育装备需要重新界定发展的目标,着力推动教育装备的建设功能向教育功能转变;以资源整合向管理内涵转换;从标准化建设向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因地制宜,分层次管理,实现建设、管理、应用良性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温州经济的第三次跨越中,鹿城区经济要发展,重点必须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离不开高素质的服务业人才。在对温州鹿城区现代服务业人才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区现代服务业经营竞争环境和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内部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温州鹿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关系密切。整个世界,在60年代发展模拟电视,在80年代走向数字化,在90年代初步入移动通信、无线电话和多媒体电脑,90年代后,全球趋向网络化,这一历程给各国的教育带来了一个个机遇,也不断出现新的挑战。本文提出,在我国,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着第三次跨越式推进:第一次跨越是在1979年,邓小平亲自批准成立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为错过学习时间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基于广播电视进行大规模补偿性教育。第二次跨越是在1999年,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批准在更多的重点传统大学建立网络教育学院,教育思想从补偿性学历教育上升为提供“终身教育服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学习型社会。目前第三次跨越式推进的主要标志是,教育部继成立“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之后,赋予远程高等教育承担更多大众化教育的使命,提出了基于远程教育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其主导思想集中于服务“三农”和教师教育,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教育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 三省一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均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现为: □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14.
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国家远程教育发展,是不是到了实现第三次跨越的时候?第二个问题第三次跨越有什么背景,有什么依据可以这样说?第三个问题是为三农服务该怎么做,问题在哪里?最后是我的结论。 我们国家远程教育第一次跨越,是在1978年到1979年,小平同志亲自批准成立了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为十年浩劫之中那些失去学习机会的人进行一种大规模的补偿性教育。当时用实施广播电视教育的办法,国家共投入7000万人民币,这为中央电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奠定了基础。经过10年的努力到1999年时,在那几年的大学毕业生中电大毕业生已经占了14%。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盐城教育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在苏北地区率先实现“双基”目标;“十五”期间, 盐城教育又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成了盐城名闻省内外的一张名片;“十一五”,盐城教育将实现第三次历史性跨越——建成教育强市、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次跨越与前几次相比,时间更紧、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用创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灵活的机制、超常规的举措谋求盐城教育的高位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锰 《安徽教育》2011,(8):32-33
【正】桐城市委、市政府"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实现桐城由教育强市向教育名市的跨越目标。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要在统筹优化教育结构,大力推进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首先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三年学前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战略决策,可以说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高职教育伴随着经济的跨越而实现了自身规模上的跨越。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职业教育者积极实践并探讨人才的培养规律,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以拓展高职教育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02年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全省各项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五月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是我省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局面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牢记使命,认清形势、明确责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调动一切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及对温州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营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共识。在设计促使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机制时,应充分考虑到民营企业生存竞争激烈、竞争环境欠公平及内部治理机制不规范的特点,做到让民营企业、大公司及政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对于温州而言.可以尝试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创新谋求实现温州的第三次跨越,并首选激励而非管制的手段推进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要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观,实行校企合作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育学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