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9,(2):107-109
《长恨歌》是白居易所写的长篇叙事诗,诗中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两个人爱情从喜剧到悲剧的整个过程。诗歌运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运用多重意蕴,通过对历史的沉思,总结了个人的悲喜剧无论是君王还是普通百姓,都是与国家的命运分不开的;以浪漫的形象寄托了爱情的唯美与人们对唯美爱情的渴望。《长恨歌》对后世文学所起到的影响很大,开启了后世文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的《长恨歌》既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抒情诗,是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的爱情诗。情,是诗歌的生命。《长恨歌》继承了中国诗歌文化“诗缘情而绮靡”的诗歌创作传统,富有一种悲剧的诗情意识和对爱情更深沉、更深邃的情感追怆。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关《长恨鳓的争议虽然众说不一,但对“李、杨爱情”的事实似乎多有默认。笔者对此颇存疑惑,借此提出,以辨其实。  相似文献   

4.
王远年 《现代语文》2007,(11):127-128
安徒生的文学创作具有丰硕的艺术蕴涵,小说《幸运儿皮尔》于对比描绘中凸显主人公形象,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双重视阈观照下,故事的表层与故事的深层、艺术理想与生活现实、文本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蕴藏着不同的意蕴。阅读安徒生作品的读者必须有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比较复杂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解读其创作的丰厚蕴涵。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在其《长恨歌》中要表达的主题和流露出的情愫究竞包含了什么样的复杂因素,这是千年来争议不休的一个谜团。正如诸多文学家内心感觉或明确表白的那样,似乎诗人自己也无法去诠释内心种种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交织。这是由创作者因种种自身因素相互作用而共同构筑的一个心理“场”演绎的结果。本文企图从一孔窥视《长恨歌》所包含的白居易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在其《长恨歌》中要表达的主题和流露出的情愫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复杂因素,这是千年来争议不休的一个谜团。正如诸多文学家内心感觉或明确表白的那样,似乎诗人自己也无法去诠释内心种种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交织。这是由创作者因种种自身因素相互作用而共同构筑的一个心理“场”演绎的结果。本文企图从一孔窥视《长恨歌》所包含的白居易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7.
性别视角是一种从性别入手审视人类文化遗产和文化创造的批评观念和批评方法,长久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从政治角度、民族角度和阶级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却忽视了性别这个重要而特殊的角度.文章以李隆基、杨玉环的情爱关系为研究内容,拟从性别视角重新审视、解读<长恨歌>.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文本具有丰富的精神内蕴,但其意蕴又呈现出矛盾性,具体表现在作品所承载的政治性意蕴、伦理性意蕴、审美性意蕴、情性意蕴等方面。《红楼梦》意蕴的矛盾性非指由于创作过程漫长或第一人称回忆叙事方式、记忆差错、笔误等原因造成的人生世事在时空方面的差池现象,而是指呈矛盾性的意蕴双方都是文本潜在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多重视角的艺术观照,使毕淑敏在散文创作上获得了新的表现领域和意蕴空间:她以医生和作家的双重视角审视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世界,在关注人、发掘人的生命内涵、精神内涵上获得了别的作家难以达到的深度;她以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注册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对现代人的心灵世界进行深入剖析,敏锐地诊断出人们心灵深处可怕的误区和奇特的症状,并为之开出医治与保健的精神良方;她从文化的视角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观照和思考,试图以文化寻根的方式找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和民族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先生认为《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用诗传合一的体式来书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故事,在结构上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其实由于叙事诗和传奇体裁迥异,它们不但展现出诗歌和小说的不同艺术魅力,同时还反映唐中期诗歌与小说互相借鉴、交融,共同臻于艺术妙境的创作状态。在体裁艺术上同样为“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  相似文献   

11.
《长恨歌》流传千载,对其主题的理解和思考,从它问世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分歧,成为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笔者从帝王角色这一角度来把握《长恨歌》的主题,阐述作品的帝王角色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2.
《长恨歌传》与《长恨歌》并行于世,它们取材相同,都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二者在主题上又有明显的不同。白居易更侧重于对爱情悲剧上的描写,在关于爱情的方面描写较多,表达"爱情"主题;陈鸿兼及史官和文人双重身份,表达的是一种"政治爱情交织"的双主题。两部作品的主题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交织。这种差异和交织的原因在于陈鸿、白居易二人身份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也与写作目的和文体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存在讽谕主题说、爱情主题说、双重主题说、隐事主题说等多种观点。本文先对目前最流行的几种观点进行陈述,然后侧重结合作者生平经历、自身对诗的评价以及作品内容来展开分析,论证《长恨歌》是作者借李、杨故事所写的一首爱情颂歌,赞颂坚贞专一的爱情,以及表达对美好爱情无法把握的遗憾这一爱情主题。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的《长恨歌》在化层面上显示出了卓绝的功力,具有丰富且深广的内涵,作随意自如的驱遣着语言,字字句句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闪烁着智慧与理性,直指人的心灵深处,并不断扩散,弥漫,从而具有了回旋错落之美,好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绵密将城市的历史世俗化,发性化,勾勒出了一幅幅上海弄堂中几十年浮浮沉沉的人生图画,她将视野尽量缩小,姿态尽量降低,却在平和与琐悄中折射出了最为深沉的人间悲喜剧。  相似文献   

15.
小说《长恨歌》英译本的良好传播效果,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以陌生化艺术手法展现原作的异质化文化背景。本文以《长恨歌》中俗语的翻译策略为例,讨论了在陌生化视角下丰富译文读者的阅读审美体验以及译本的语言融合之美。  相似文献   

16.
朱芹 《现代语文》2007,(5):77-77
王安忆曾多次申明她的小说是不能够单纯的用女性主义去解读的,单单上关注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会缺失她小说中最为本质的东两。在我们看来,王安忆的小说不论是怎样描述上海弄堂里的女性人生,其本质还是在于书写“关于城市的故事”。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讲述了上个世纪大上海二十年代的上海小姐王琦瑶沉浮坎坷的一生,将人生嵌入历史,写入城市。而以此改编的电影《艮恨歌》则侧重描写了王琦瑶与叫个男人的感情纠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长恨歌>主题众说纷纭,迄今仍无定论,目前以爱情说接受者较多、影响较大.对爱情说的提出、演进、主要依据及其局限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和辨证,有助于推进<长恨歌>主题及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与旧上海是一层无缘由的错过,而整部《长恨歌》却都是纵横交叉的差错,每个人甚至整个城市在命运无数次的轮回与反复中起伏、挤压乃至扭曲。《长恨歌》以蝴蝶为意象贯穿全篇,标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命运,分析他们在20世纪中期整个城市的悲剧氛围内的个体精神体验和生存感受,以及女性在广阔历史空间里对个人命运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的《长恨歌》写的是主人公王琦瑶坎坷的一生,她一生中与李主任、程先生、康明逊、老克腊这几个男人有过情愫。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王琦瑶的爱情,并将王琦瑶这一生当中经历的爱情进行了分类,分别为:物质式爱情、精神式爱情、缺失式爱情、旧物式爱情。通过对王琦瑶的这几段爱情进行深入阐释,可以看出正确的爱情观应为:爱情双方需要两情相悦、相互付出与接受,明确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尽应尽的义务,为对方着想。正确的爱情观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哀江头》和《长恨歌》作为同样描写李杨爱情的唐诗名篇,但由于写作背景、看待事情的观点不同等方面,造成了人们对于《哀江头》与《长恨歌》截然不同的态度,但也正因为这些不同,它们才形成了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