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年号,即纪年的名号。中国帝王年号,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有产物,其中蕴含着的祥瑞文化在人名、地方名、街道名、企业名和商标品牌名等的选取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中国历史上以相同汉字开头的帝王年号、带有相同汉字的帝王年号、被采用过的相同帝王年号、采用年号较多的帝王及其年号和"一元到底"的帝王及其年号等角度概要介绍中国帝王年号,并揭示其蕴含的丰富深刻的中华祥瑞文化。  相似文献   

2.
泰山成山于太古代,距今约二十四亿五千万年,为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泰山绵亘于山东省济南市与泰安、历城、长青三县之间,总面积为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县城北,海拔1545米,其高峰次于华山和恒山,居五岳的第三位。泰山之美在于山势磅礴雄伟,峰峦突兀峻拔,景色壮丽。泰山地处鲁北,古时鲁国人对之举首可望,所以《诗·鲁颂》里有云:“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这是诗歌中最早对泰山的描写。史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赞美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八个写形字中,前六个字写泰山的雄伟壮丽,后两个字写他对泰山的神秘感。这,可算是对泰山的绝妙描述了。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又有着根本的区别,作为执政者,如果过分地崇信某种宗教, 不仅其自身将受到宗教所固有的缺陷的制约,而且必将导致政治上的偏差,失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损害其执政能力,危害其执政地位。本文通过对秦始皇等封建帝王崇道佞佛现象的叙述,揭示了痴迷误国,巫盅害命的规律性现象。  相似文献   

4.
5.
当前描写封建帝王的历史文学和影视剧作品都是以忠与奸、善与恶、朋党与朋党(指党争)、满(或别的民族)与汉所形成的二元结构为基本内核的,故事就在这些二元结构的模式中演进。以《康熙王朝》为例,不难看出作者把忠、善以及利用朋党矛盾、满汉矛盾作为肯定康雍乾诸帝的基本根据。这种依据是不可靠的。从唯物史观看来,如果一位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帝王不能为新的生产关系创造必要的条件,那就很难给他以正面的评价了。历史文学的作者起码要把自己笔下所写的帝王放到宏阔的历史语境中去把握,看他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时期,看他对于新生的生产关系采取什么态度。当代历史文学和影视剧回避历史核心问题,并高调评价皇帝的所谓千秋功业,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也缺乏科学的依据。应当把历史内容还给历史,深刻总结历史,不以忠奸、善恶论英雄,重视历史的前提和美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6.
宋濂是明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教育生涯中,有平民教育,更重要的是帝王教育。他试图用儒家的经邦治国之道影响朱元璋的思想、决策、施政,从根本上给皇帝和皇太子“治心”,造就仁德之君。以朱元璋从农民起义领袖到皇帝的转变过程而论,以宋濂为首的浙东儒生集团起了决定作用,宋濂的帝王教育是成功的。以其“复先王之道”的预期而论,则基本失败。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的忧患意识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伟大征程,特别是在新的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后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入领会江泽民的忧患意识,对于推进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帝王略论》卷四、卷五记录了李世民与虞世南对南北朝帝王得失的讨论,既有对开国帝王功业的肯定,也有对中兴之君非凡贡献的赞扬,对众多废主昏君的贬斥,分析了产生昏君废主的主客观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南北朝帝王的功过,探索南北朝历史演变的规则,丰富和提升了唐初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9.
作者们在写古代帝王生活的时候,也要有主体意识的介入,即对帝王及其生活进行评价。把某帝王的所谓千秋功罪做平列式的罗列,堆砌各种资料,拼凑各种细节,虚构具体的场景,东拉西扯,万般铺陈,这都是无济于事的,或没有意义的。作为现代的剧作者还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这个“最现代的思想”去掌握和选择历史资料、去分析历史事实、去评价历史人物、去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并最终让人对于今天的社会有所“感悟”和联想。评价帝王应该有三要点:我们的作者不要把这些帝王看成是天生的,离开他们历史就不能前进;我们的作者们应当把帝王置于历史发展潮流中去把握,看他是顺应历史潮流呢,还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要写出帝王形象的思想和心理的复杂性,定量分析没有意义,需要的是写出他们的悖论式悲剧。  相似文献   

10.
政治上无所作为的南朝帝王多数擅长诗文,而且在文人集团当中充当领袖的角色,引导着南朝诗歌的发展走向;所作诗歌题材较为广泛,语言精致,风格轻柔,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钧 《西北师大学报》2007,44(6):101-104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有的价值概念,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人间忧患的悲悯情怀。鲁迅是20世纪中华大地上最具有忧患意识的思想家、文学家之一,他的精神始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文化发展的方向。本文从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与翻译思想着手来论说鲁迅的忧患意识,进而分析其历史渊源及传统,以及在新世纪继续保持忧患意识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君权”、“民利”是朱元璋国家观念的两个基本点,其政府建构、政府运行原则的设定皆基于此观念。然而,由于君权本质上是私人权力,无法消除私人化的官僚集团,从而使官员难以大公去私,顺民情行政;由于民利的实现以君权为中心,君权的绝对性得到强化,而民利实现却很困难。  相似文献   

13.
北宋仁宗时期 ,范仲淹面对皇朝的内忧外患 ,深感忧虑 ,上书言十事 ,主持庆历新政。他的忧患意识不仅表现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更表现为希望宋王朝在忧患中崛起 ,转危为安 ,阔步向前。从这种意义上讲 ,探讨范仲淹的忧患意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安诗人面对着当时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动乱局面,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忧世不治,忧民多艰是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限痛苦在建安诗人心灵的投影;身世之悲,怀才不遇之郁是建安诗人与乱世冲突和人与人的隔膜中产生的哀叹;生命短促与功业未成、壮志未酬的矛盾而产生无限的忧伤。对这些忧患的重负感,建安诗人往往以建功立业、宴游之乐、游仙之趣寻求精神解脱,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元璋登基以后,为凤阳的发展作出了诸多努力,这其中饱含着他浓浓的故乡情结.他为凤阳所做的一切,确实给凤阳带来了短暂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汉画像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汉代艺术,人们的审美认识及思维想象在通过图像表达和技法样式展现的生动视觉形象中被无限延伸。而丰富多样的祥瑞图案作为汉画像艺术风格的一种重要代表,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厚重的艺术成果。无论是夸张的手法和独特的表现位置,粗犷娴熟的动势之美和古朴幽雅的意境之美的展现,还是以虚构、变异和象征性去寓意等艺术特征都值得我们去感受、体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陈宝信仰起源于春秋早期秦文公时,最早与古人对流星神的崇拜有关,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雌雄陈宝的传说,与兴起于汉水流域南阳地区的东汉光武帝刘秀联系起来,成为帝王符命的象征之一。陈宝信仰的兴起和传播,是基于天人感应的观念,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祥瑞思想。  相似文献   

18.
吉狄马加是当代重要的彝族诗人,他以诗歌传递民族心声,建构精神家园,表达对人类的无疆之爱,尤其表现了对自然破坏、文化断裂和人类丧失家园的锥心之痛,具有浓厚的忧患意识。诗歌抒情方式上偏于直抒胸臆,构成明快简洁又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为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陈云忧执政环境,忧执政党自身地位的稳定与发展,忧执政党群体的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认真研究陈云的执政党忧患意识,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伊儿汗国统治西亚时期,基本上承袭塞尔柱王朝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伊儿汗国前期,土地仍以国有制为主。伊儿汗国后期,合赞汗实行军事封地制,西亚封建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伊儿汗国的封建地产形态主要表现为底万土地、媵哲、瓦克夫、穆尔克、伊克塔。随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伊儿汗国的封建地产处在不断变动之中,总特征也是公有和私有长期并存。伊儿汗国前期,封建地产以国有为主、私有为辅;伊儿汗国后期,封建地产中的私有成分上升为主导地位并逐渐向封建大地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