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谐音双关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彰显着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特质。文章总结归纳了几种带有民俗特色的谐音双关,并从人文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华民族注重和谐、含蓄幽默及趋吉避凶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英汉谐音双关的语言基础和心理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悠久的运用历史,人们长期以来都利用它来获取预期的表达含蓄、幽默、生动、活泼,甚至隐晦、曲折的修辞效果。因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脸炙人口的谐音双关范例。尽管英汉这两种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在谐音双关的使用中,其表现形式、语用范畴和文化意义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但是,英汉谐音双关都是利用词(字)语音的同一性和词汇语义的歧义性为语言基础,利用双重语境为心理联想的基础,来获得其修辞的特殊效果。本文试图阐述英汉两种语言在运用谐音双关时,相…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谐音双关修辞格的大量运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从音效和释义两个层面分析<红楼梦>中地名、人名以及诗词中谐音双关修辞的英译,通过表格量化对比,最后论证了不可译性在<红楼梦>谐音双关修辞英译中的部分表现.  相似文献   

4.
说话人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有意使自己说的话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这在修辞上叫谐音双关。如何利用谐音双关的艺术规律,在说话和写作中体现其自身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呢?这就要求人们首先要善于构思,造作谐音双关。造作谐音双关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用同音异字建构谐音双关  相似文献   

5.
亓华 《现代语文》2006,(2):12-14
本文以谐音双关的修辞格为切入点,分析说明了香港谐音广告语的特色及与内地的差异.香港和内地的广告语都善于运用谐音双关,且都使用口语句式、古汉语四字格(包括成语)格式和普通话书面语句式.但香港谐音广告语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主要表现在粤语方言谐音表义、英文词夹杂,注重语言新异感,突出感官刺激,追求多样化趣味性谐音类型等.透过两地广告语言差异不仅可以了解其社会文化、思想意识的不同,也有助于两地广告语的制作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广告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谐音双关广告语在广告中所占份额虽不大,但对人们的生活却产生巨大影响。论文结合大量谐音双关的实例,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成功谐音双关广告语的判定条件、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以及应对消极影响的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双关和传统媒介语言中的双关相比较,既有共同之点也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谐音双关的变异性,语义双关的灵活性,语句双关的模糊性,别解双关的戏谑性。网络双关的盛行与求新求趣、调侃戏谑、自由宣泄等深层社会文化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8.
赛文娟 《文教资料》2014,(17):28-29
谐音双关是《红楼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修辞格,它通过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两层或多层含义,具有暗示、揭露和嘲讽、幽默、含蓄和避讳、抱怨等多种功能。由于文化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谐音双关语所包含的内容很难通过翻译精准、完美地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原著和维译本的对比,分析其中的谐音双关及其维吾尔语翻译。  相似文献   

9.
张学会 《文教资料》2007,(33):63-64
谐音双关是利用同音异义词,紧扣双重语境,增添不同的感情色彩,取得修辞的特殊效果。谐音双关在我们的身边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0.
谐音双关就是利用文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谐音双关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透过汉语表层结构释读其深层文化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民族化的一面镜子,它积淀着创造它的民族的历史。从不同民族的语言形式、表述习惯可看出其深层的化底蕴。汉语言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始终渗透着民族化发展信息。具体看: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推溯化的痕迹;人造字心理透析民族化传统;从汉字的构造折射出民族化心态;从姓氏来源看宗教化信仰。可见,汉语言字从其产生起就在方方面面展示着中国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日汉两种语言中的寿文化词语进行对比,揭示了隐藏在这些寿词背后丰富的文化语义,说明日本民族在认知过程中,一方面借鉴中国人的认知方式,移植中国的寿词概念和语义,另一方面通过对本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意识的感知和体验,采取择优渗化的方法,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寿词。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又反映其民族的文化特征。了解和掌握尽量多的英语谚语无疑对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大有裨益。该文着重探讨了英谚汉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的提出再一次唤醒了国人心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伟大实践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仅是“中国梦”的现实诉求,而且还构成了“中国梦”的实现方式,另外文化自强与“中国梦”体现出一致的文化话语表达,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文化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俊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04-106
词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研究,花卉植物词属文化词,与民族文化有各种关系。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汉英植物文化就有很大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汉英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现实表明,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资本原则之间存在着张力,并且正是在此张力之中发生着中华民族的命运转换。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境界揭开了资本诞生的秘密, 同时也就揭示了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资本原则之间张力的根源。从这一根源来看,中国社会的当代发展不能寄托于对今日西方社会的单纯效法,而应寄托于中国文化精神的返本开新。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之生命正走向终结。对于一个有着文明传统和文化命运的伟大民族来说,她所经历的现代化过程同时意味着她在根基上参与了世界历史进程,因此,中国的文化命运在今天便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蛙"在全国不同方言点的40多种方言词的收集,分析该词在不同方言点命名的理据及相关文化内涵,从而揭示词的表达形式和词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分析结果来看,"青蛙"的命名理据主要包括显性理据中的颜色特征、形态特征、声音特征、词缀构词和上古音的转化等,还包括隐性理据中的文化心理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8.
春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传承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近年来,春节与庙会活动、文化产业结合在一起,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教学界围绕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地位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淡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成为主流观点。但淡化并不意味着淡忘,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其中的文化知识教学更值得重视,因为文化知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教学,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其次体现了语文课程质的规定性,最后则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试论龙舟竞渡文化的精神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舟竞渡习俗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其影响之大,分布之广,持续之久,凝聚力之强,在中国民俗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龙舟竞渡习俗有着共同的神灵信仰、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认同。它所反映出的团结协作精神、拼搏争先精神正是当今中华民族所应该弘扬与培育的一种民族精神。我们认为深入开掘龙舟竞渡习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提升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对于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