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合作用的探究是初一生物学课中的重要内容,现行各版本教材安排了用天竺葵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淀粉”的实验,但天竺葵难以大量寻觅,为开展此实验带来一定困难。经过一系列探究,发现一年蓬、金盏花、草木犀(白车轴草)、一串红是做光合作用实验的合适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读不同教材中对“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浙科版配套实验手册提供的实验装置,对该教学内容进行了实验方法和装置的改进。通过“真空渗水法”和自制教具的使用,同时采取“假说—演绎”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增加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不仅可在课堂内完成整个探究过程,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高生物课堂教育效率并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一节的项目化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充分发展了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4.
韩远华 《科学教育》2007,13(3):64-64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是七年级上半学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同时,探究光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书中实验材料是天竺葵。方法是: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③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去掉叶绿素。④滴加碘酒。看似简单的实验,然而在现实中,这个实验的难度不小。首先,实验材料不易得。很多学校没有天竺葵,尤其是农村中学更为突出,由于没有实验材料而只好将该实…  相似文献   

5.
孙涛 《生物学教学》2006,31(11):27-28
光合作用是叶绿体内进行的一个复杂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变过程。要让高中生清晰地理解这个过程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人教版《生物》(选修)第二章“光合作用”一节的难点。教材试图通过两个示意图来突破这个难点,但也并不容易让学生理解,为此作者在讲授本节课时对教材中的示意图进行了整合与改进(下图),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6.
7.
探究光照强度、CO2浓度、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明确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CO2浓度越高,则光合作用越强。并利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提供不同光质,验证了与绿光相比,红光、蓝光条件更适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期间正值冬季,气温较低,光照强度较弱,光合作用速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实验的效果。文章着重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同时结合黑藻茎的断面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形成气泡的原理进行实验设计。通过该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找到更好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是生物实验教学的努力方向.为了使学生真正学好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学会研究科学的方法,培养观察、思维、设计、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对实验要仔细推敲,必要时进行修改或重新设计,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动手和思考,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的改进,将该探究实验从定性实验转化成定量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结果更可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9,(6):61-62
以"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一节为例,展示了教学设计和学生创新实验的设计实施与交流过程,为基于学科素养考查的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实验探究、理性思维等能力的提升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光合作用的探究是初一生物学课的重要内容。现行各版本教材一般都是借鉴经典实验,按照“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叶绿素)”这样几个专题,分设连续几个探究性实验,比较烦琐,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有一定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的水生植物金鱼藻为实验材料,以生活中常见的带吸嘴的矿泉水瓶为实验装置,仅用一个实验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进行说明和验证,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同时,该实验在实验变量的控制以及实验的可实施性等方面均进行了改良,解决了实验耗时长、成本高、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5节“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实验,从改进装置,寻找合适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从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中寻找金鱼藻的替代物,在晴天和阴雨天分别做该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光合作用”实验是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经典实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有所涉及。本文对以往验证光合作用实验方法存在的反应时间长、材料不容易寻找、操作不便、现象不明显等缺点进行了改进,而且通过数量的比较还能得出环境条件量的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实验室废弃的显微镜木盒、彩色透明PVC塑料片、可调节LED灯盘等器材,制作多功能光合作用暗室箱,用于“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对多种环境因素进行探究,并对实验进行分析和反思,建构相关数学模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实验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更新后的生物学教材 ,更注重对学生观察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但就这一点而言 ,笔者认为初中《生物》第一册 (上 ) (人教版 )对演示实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处理有待改进。该实验需准备甲、乙两套实验装置。教材要求 :在甲装置的槽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 ,乙装置的槽中盛放等量的清水 ,先将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再一起移至光下数小时 ,通过检查叶片能否生成淀粉 ,来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由于该演示实验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发生 ,缺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 ,更不用说促进积极思维了。以往这个知识点完全是靠教师的讲…  相似文献   

19.
水生植物是能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一些水生植物在水中具有放氧、吸毒、杀菌、净化污水及对有毒物质的指示监测等作用。其中 ,水生植物及其附着性藻类 ,白天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 ,供给水中氧气 ,保持水体中溶解氧平衡 ,使水中的好氧细菌繁殖加快 ,促进了水体的净化。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水草的光合作用的发生 ,了解其在水环境中的作用。1 仪器和试剂无色透明玻璃瓶 (或烧杯 )、空气泵、药匙、滴管 ;靛蓝胭脂红、连二亚硫酸钠、蒸馏水、水生植物 (黑藻、金鱼藻或狐尾藻等 )、河水 (或湖水、池塘水 )。2 实验方法2 .1 靛蓝胭脂红溶…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A0):129-130
将七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与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三个实验组合在一起,对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进行重组与改装,通过PPT演示出来,实现复杂实验简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