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微博的出现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契机.本文从政务微博对社会治理的意义、政务微博的现状及其提高政务微博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对策等方面探讨了政务微博对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种内容简短、互动交流的社交网络平台.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网络平台,今天已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政务微博对社会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平衡政务微博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使其更好地发展并更好的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需要对政务微博的运行机制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发现其积极性与局限性,同时也要提高政府及官员运用微博的能力,使政务微博真正发挥其积极功能,保持实用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3.
微博以其特有的传播特点在我国仅有两年的时间迅速吸引了4亿多用户,成为广大网民工作、生活、学习和交往的重要网络工具,同时政务微博也得以蓬勃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微博实现国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本文从政务微博的概念及意义、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望为我国的政务微博发展和使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是政务公开的新媒介、倾听民愿的新平台、与民沟通的新渠道。充分分析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用于指导指导福建省以及南平市政务微博发展。通过在全省各地市、全政府系统内推行政务微博,并为政务微博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呼吁更多的县处级以上官员参与政务微博,在微博中对话和辩论,以更好的实现政府与人民的沟通;加大政务微博的影响力、覆盖面,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等一系列措施规范政务微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微博发展非常迅猛。政务微博已成为了我国政务公开推行的新途径。文章结合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当前我国政务微博工作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办法,并对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与公民互动交流的新平台,政务微博已逐渐成为政府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受到广泛关注.但在其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分布不平衡,运行不规范,运行效果不明显等困境.为此,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重视政务微博,加强制度建设,并引入第三方力量加强对政务微博的监管,以更好地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淮北市政务微博发展现状调查,发现政务微博运营中存在信息发布数量少,内容水平参差不齐,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整合政务平台扩大覆盖面,借鉴外地经验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提升管理者业务水平,提高政务微博的影响力与活跃度,完善政务微博考评机制,建立政务微博绩效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语体与辞格的关系密不可分,以往的研究多从辞格的运用角度来研究语体的各种言语特点.作者认为也需要从语体的角度对辞格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要重视辞格的语体特征的研究.文章在讨论了仿拟在新闻语体中的类型及其所发挥的独特表达功能之后,初步探讨了仿拟的新闻语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闻语体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电视新闻语体作为新闻语体的下住语体,其发展历史则相对更短,它是逐渐在电视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伴随社会进步而发展着的言语现象.与其它语体一样,俄语电视新闻语体发展的内部动力也来自于稳固性和变动性、排斥性和渗透性这些因素.与政论语体、文学语体及口语体的交叉渗透使俄语电视新闻话语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俄语电视新闻语体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俄罗斯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博受众群体广泛、聚众效应强,具有微传播实时性、自由性、碎片化、多元化、多媒体性、互动性强等特点,信息时代政务微博在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上具有重要作用。对政务微博概念进行了界定,归纳了政务微博的3种发展模式:政务大厅模式、民众问政与监督模式、舆情应急与预警模式。对建设政务微博,实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传播模式及公民新闻的发展,微博传播机制对公民新闻发展的优势在于微博传播的广泛性扩大了公民新闻的影响范围,微博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全面性,微博内容的丰富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多样性,微博传播的便捷性降低了公民新闻的发布成本。但是,弊端也同样存在,如微博的传播中充斥虚假信息、内容娱乐性强、滋生网络暴力、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损、缺乏“把关人”等。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合作互动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围观产生力量,这恐怕是微博力量最具中国特色的解释之一。在中国,微博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方式,在微博领域里,官方微博用户、普通微博用户和以新闻从业者为代表的媒体微博用户构成了"泛新闻工作者"阵营,他们的微博实践,影响并改变着新闻生产环节。具体来说,新闻源的全民化,新闻制作过程的社会性,新闻发布方式的多样性,跨越组织化,实现全民性、社会化,正是微博语境下新闻生产的新表征。尽管微博力量变革着传统的新闻生产,但是它依旧没能改变社会对于"新闻"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网络自由交流与即时交流的需要微博应运而生,微博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人群加上其功能的强大,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它俨然已经成为舆论集中营.为了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愈来愈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纷纷开通微博,利用微博直接与民众对话,微博问政的热潮随之而来.虽然政府部门和官员在运用微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们中大多数往往只是停留在发布信息的表面功能上,并没有真正重视微博功能的强大以及使用好微博.文章阐述了政府运用微博的背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如何将微博与政府部门更好地结合,借用微博这一强大工具推动政府改革,建设“阳光政府”,仍是一个需要继续共同研究与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的现场纪实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记者的"机位"和"人位"必须离新闻更近。为了增强电视新闻的直观性,引导受众接受更多的预期信息,记者纷纷从机后走入镜前,介绍事件背景,评述事实,引导舆论,聚焦热点。当前,记者出镜虽已常见,但尚存多种误区。文章探讨了记者出镜常见的误区、常用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15.
时事专题是时事新闻热点的深度报道,时事新闻版作为地市党报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现代传媒业的激烈竞争,新闻同质化问题,需要时事编辑站在读者的角度精心选稿,掌握热点。创新编排,做实、做精、做深重大新闻,把时事专题报道提升到新水平、新高度,达到宣传、启发、教育、鼓舞群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新闻报道是一种软实力的竞争,新闻记者通过有选择地组织报道内容和运用语言技巧.有意识地引导受众建构他者形象,占据道德审判的话语权。本文以《时代周刊》2013年1月至6月涉华报道为例,从隐喻视角探讨美国新闻媒体建构中国形象的语言运用技巧。认为媒体通过运用隐喻修辞运用“映射”模式建构了中国政府和官员及草根的形象.体现了美国新闻从业人员的“反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企业报新闻言论相对薄弱的实际问题,详细阐述了新闻言论在报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搞好报纸言论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层媒体作为地方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平台,在引导当地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舆论导向作用.相比中央及省级媒体,基层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为此,基层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功能的同时,还要有“问题”意识,在内容选择上要“接地气”,在形式上要更“鲜活”.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介角色研究——以矿难报道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在矿难事件中同时扮演着政府稳压器、为矿工发出声音的人以及矿主的监督者等多重角色,并形成了多元的报道框架,然而,由于媒介的政府代言人角色具有强势地位,同时,市场的强大力量挤压了媒介其他角色的发挥空间,造成媒介的角色冲突和缺位,使得媒介建构的矿难呈现出强烈的官方色彩,缺乏舆论监督和人文精神.而媒介权力的畸形分布、媒介话语权的不均衡正是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之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0.
张耀健 《海外英语》2012,(5):270-271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has increasingly drawn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s a new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By studying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structures,it can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discourse,power and ideology.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news re ports of foreign affairs,which draw little attention in previous studies.We mak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10 news reports on the 3rd US-China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in American and in Chinese news media.The analysis will be conducted from 2 categories:modal auxiliary and lexical re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